
人活着在世的时候,除去那些为生存努力的各种大道理和彩光亮丽的妙言论语后,其实人活着就是吃喝拉撒。
“黄篾杆杆五寸长,中间粘起蜜蜂糖,丢向垃圾,烧把火🔥,臭气熏天莫怪我,皇帝老子也不管。 ”
一听这首无从考证的歌谣迷语。
六、七、八、九十年代以前,农村、山村的人们都能猜出这首歌谣的迷底:“刮屎片。”
没错,当时是没有卫生纸擦屁股。到八、九十年代才有“黄草纸”,但很多人家是买不起的,倒是偶尔用废书纸,废作业练习本纸擦屁洞的多,那种味道只有擦过的人才知道,不信的话,反正现在你的废书纸多,也可以去试一下。
还有拉屎歌曰:“洞门开,铁门响,一条黄龙跃出来,送恭喜,道万福,家家菜园香菜铺!”
也有名句说“行万里不如蹲一秒畅”,写出了茅屎屋里解裤拉屎尿的文才与屎尿胀闭难齿和斗放的轻松快慰。
又有“ 喝十斤酒上茅房不知屎臭 ”的句子,也更见文者骂人的精妙。
还有差不多人人熟知的胜过诗仙李白、杜甫的《茅屎屋》诗:
进屋三步急,
出门一身轻。
人人爱卫生,
屎尿拉茅坑。
版本很多,大意都如此。
如:《上公厕》诗曰:
进门三步急,
出门一身轻。
劝君讲卫生,
屎尿要水冲。
你或许曾经也吟诗过,只是没有被传颂而已。
那时候农村、山村的房屋大都是单家独户,不象现在房屋成片,一栋紧挨一栋,处处象街镇一样。
从底矮的茅草土砖屋到比土砖屋稍高一点的红砖瓦屋,这段时间里,最闻名的就是“茅屎屋。”
这个时期的茅屎屋,家家户户都起(建)得大小不一样。如果张家,李家,王家…想起(建)大些就起大些,只要自家有空地,自个定。不过茅屎屋大也大不出什么样子。土砖墙,或者杂枝夹泥墙,屋顶盖些稻草或斑茅,茅屎屋就建成了。
茅屎屋很底矮,大都屋中高也不过二米。大的茅屎屋,大半部分是用来放草木灰,也放些干草或杂木柴,农用工具,如锄头,箢箕、扁担,…尿桶。当然茅屎屋里,最主要是“茅粪缸”,也叫“茅粪坑”。
茅粪坑,就是在茅屎屋里定个位置,试着蹲下,起来方便舒适,隐蔽些处,挖一个坑,光整到不漏水,粪坑放上二块厚实的踏脚木板,在两块踏脚木板的中间再斜放一根大人手臂大小的木棍到粪坑的底部就可以了。当然大点的短木棒或者其它材料做踏脚板,只要结实能踏脚的东西,都可以。中间这根斜木棍,是人在屙屎的时候,来防止屎从屁洞处落下粪坑,粪水溅到白屁股、黑屁股或裤衣上的。当然,有时候即使放了小木棒,由于茅粪坑里粪水多,粪水溅到屁股上,也是常有的事,但那都会藏在心里,没有人会说出来。
茅粪缸也是一样的,只是废物利用,破损了的水缸,就用来做茅粪坑,不管是茅粪坑还是茅粪缸,农村、山村的人都叫它“茅粪缸”。
小的茅屎屋,小到只能容纳二个人。
茅屎屋的门,有的就是在茅屎屋的进出口边挂块废旧的布条当作门,进入时,把布挂上,出来时把布放下来,有的装上一个简单的木门,有的干脆是敝口茅屎屋。
农村、山村的茅屎屋是不分(性别)男女的。上茅屎屋的人,必须发出信号。当然农村、山村的人上茅屎屋都是直来直去的,事先会朝茅屎屋喊“茅屎屋里有人吗?”里面有人,那人就会回答“有人。”但多半是发出嘿嘿或干咳声,以示有人,避免尴尬。
哈哈哈,“催屎”的也有,“快点,我马上要屙出来了!”要上茅屎屋的人,通过喊…,知道茅屎屋里有人时,会忍着被屎憋红的脸,稍夹紧着腿不停地催。
屙屎屙到一半的人,只好跟打仗一样,迅速刮屁眼,提裤子,一气呵成,忍着出来,让急者去屙屎。也有故意逗人的时候,先占着茅屋里的人,听到有人急喊上茅屎屋,会搞出很多很多的笑话来。急得马上要上茅屎屋的人气嚷嚷的求人、骂人!不过事后,谁也不记仇。
春天的茅屎屋里多有蜜蜂寻缝,钻进去又钻出来,六、七、八岁的小男孩,一边方便,一边用小棍子捣蜜蜂。
好久没从茅屎屋里出来,惹得爸妈喊个不停。
夏天,秋天又臭又热,茅粪缸里的蛆虫,那是象千军万马,在粪缸里翻江倒海。倘若去方便,不管你的是白屁股,还是黑屁股。如果不带上一把老巴扇,即使你用上你有力的手,你那白屁股或者黑屁股,也一定会被饿虎一样的毒蚊子咬上无数口,那也是最常有的事情。被毒蚊子咬了屁股,不但又痛又痒,而且还不能说出来。要是被人知道了,那肯定在农村、山村里被当作笑话,传得沸沸扬扬。有时被传上半年,甚至数年之久。
茅屎屋里的毒蚊子咬了屁股,谁都心照不宣,也早不把毒蚊子咬屁股当回事。
冬天,上茅屎屋,又臭又冷,屁股常常被冻得发紫。也都不在意,因为小孩子大都是穿的衩裆裤,外面冰冻,下雪都是这样,所以茅屎屋那点冷更本不算什么。
七零年代,生活在农村的人,谁都知道老爷爷把粪蛆虫当成宝贝,用竹篾制的捞粪斗,把粪蛆虫捞上来,用一个小木桶装着,放上灶🔥 火草木灰拌着,早晨或夕阳西下的时候到河边,塘边去钓“游鱼子”,那是一钓一个准,能钓很多很多的“游鱼子”。钓回的游鱼子,清理洗干净,撒上盐,淹上一晚,趁着大太阳上斗盘上晒干,火🔥 烟熏好,用来做下饭菜,那是美味。当然,老爷爷有时也会把钓来的“游鱼子”卖了,换些零钱。
那个茅屎屋时代,茅屎屋粪缸里的粪便,尿桶里的尿,是不会浪费的,人们用它浇肥蔬菜、果树……,六、七、八十年代之前,大粪是很好的家肥。因此,在农村、山村,人们屙屎屙尿都会自觉,而且很珍惜地屙到茅屎屋的粪缸里。
总之屎臭粪蛆是没有人见了会大惊小怪的,也更不会象现在的年轻人一样,遇见正在掏粪便的环卫工人,握鼻快速跑开,并在很远的地方还在干呕不止。
生活在农村、山村的人都尝过那个滋味。可以说是百分之百,见粪屎臭不呕,都是笑着走过了那个年代。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社会日新月异,新农村如春雨后的花,带珠飘香,争相斗艳,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夜晚的时候,从远去看,似乎站在高楼上伸手可摘星辰,交错宽广的柏油路早已覆通了农村、山村。现代化的厨卫,让那个茅屎屋随着运去的年代不见了。但它的进化史,还是永远值得我们深味。因为它映现了祖辈们的生活不易,为了下一代人的美好生活,铺垫了阳光道路。
注 ①茅屎屋:又叫“灰屋子”、“茅房”、“知肚舍”“解裤”,也就是现在人们熟知的“厕所”、“卫生间”、“W C”。
②屙尿,又称拉小便。
③屙屎,又称拉大便,或拉臭臭。
彭意辉,男,1970年1月生,笔名东剑,又名十豆三,湖南益阳人。当代诗歌协会理事,《当代诗坛》杂志社特约编辑,桂林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国际羲之书画院荣誉教授,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
作品发表于全国多种报刊、网络。
作品、传略入选《新文人专集》、《大地诗选》、《当代诗家代表作手迹传略宝典》、《世界名人传记》、《中国文艺英才辞典》、《人生智慧宝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诗典》、《世界知名专家.人生感悟录》、《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名家大辞典》、l949一2000《中国书法选集》、《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当代诗人作家通讯博览》、《中华名人申奥献词签名大典》、《2022中华精英诗人诗歌日历》、《世界文化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作家诗人精品集》、中华作家网《中国诗歌.百家诗选》等。
曾荣获“中国诗人”、“中华十大精英诗人”、“世界名人金杯奖”、“中华精英文学奖”、等荣誉称号。
电话:15675103027
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秀峰西路口金银山派出所斜对面益阳雨曦美容美发用品批发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