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 变
图 文 | 小 柯
山不过来人就过去,环境在变人就得顺应它的变化。这,就是改变,我们所做的就是改变该改变的,适应该适应的。
据董宇辉自己爆料:小学时没有学过英语,升入初中后,老师让同学们背诵26个字母,结果,在一众学生中精准找到了使用方言背诵“a、b、c……(注:这里需要使用陕西方言)”的他,以为他是在捣乱,于是,被老师赶出教室思过。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从此,董宇辉开始下功夫苦学英语,多年以后,他成为新东方的一名英语老师,教育了一波又一波学生。及至国家改革培训机构,他又顺势成为一名带货主播,小作文张口就来,根本不需要提前备案,有时更是双语直播,吸引了大量的粉丝的关注。

我也看过几期他的节目,生发出和他人相似的感觉:他哪里是在带货嘛,这分明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授课,比某些网红的直播不知高了几级。毋庸置疑,他的出现,让很多很多人再次见识了知识的魅力,见识了被知识所武装起来的凡人一样可以熠熠生辉,一样令人刮目相看。有多少人因为走进了董宇辉的直播间而重新开始有意无意的捧起书籍,开始找回曾经搁置一边的爱好,开始喜欢语文。
他明明就是带货的,可是贩卖的却是文化,是涵盖了地理、历史、语文、英语、数学……的文化,多像一个全才啊。而且,听他讲课还无需付费,顶多就是消耗些电量,以及,时间。
因为偶尔能够翻看到他的视频,这也在无形中改变了我的惰性。于是,我也会抽空找本书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有时读几行,有时即使看看封面,心里也莫名的多了几分宁静,文字的魅力,是如此丝丝入扣,又这样温存绵绵。

因为又一次和书本如此接近,想起从前看着平台粉丝跑路后,会扪心自问:“我这是哪里做得不够好,他们才会跑的?”也因此而自责,焦虑,忐忑。
许是日久成习惯了吧,现在,知道粉丝依然会舍我而去,明白我最终也无法留住要走的粉丝,心里反而淡定了许多:终究,平台不是人民币,做不到人人欢喜,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于是,不再解释阅读量就是钱的认知,不再计较不明就里的理解。只因,懂你的人无需解释,装睡的人叫不醒。

接受改变,改变可以改变的,每天只要比前一天前进一小步,也是改变,更是进步。
当改变=进步成为等式时,相信你会笑口常开的。
董宇辉的走红,与斯年沈巍的爆火有的一拼,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重要性。当年沈大师可怜围观自己的网红,如今董宇辉该是风轻云淡笑对世人吧。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珍珠总是值钱的,是人才总是令人珍视的。想要变得有价值,先填充内涵吧,别败絮其中。
对照他们,我羞愧于自己的知识储备。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