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元节祭祖禁忌民俗
诗║李耀文
七月十五是中元,
家家都要祭祖先。
中华民族讲孝道,
千年继承万代传。
视死如生待逝者,
供果先人要喜欢。
空心水果不可用,
寓意无心来祭奠。
葡萄荔枝圣女果,
桃梨不可上供案。
禁忌民俗有多种,
祭祖尽量要避免。
有道不知神不怪,
心到祖宗便欢颜!
注:中元节,又叫“鬼节”,自古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孝道文化的传承,所以中元节还是一个追思先祖的节日,在民间又叫“祭祖节”。七月十五这天民间的习俗有很多,作为祭祖节日,讲究自然不少,民间传说这四种水果不能做为供品,寓意不好:
❶不供逝者生前不喜欢的水果。老辈人常有“视死如生”的说法。意思是对待逝去的先人,也要像在世时那样侍奉。所以说大家在祭祖的时候,要选择长辈在世时喜欢吃的水果。
❷不供空心的水果。其实不管是清明还是中元节,扫墓祭祖都不适合带一些空心水果。民间传说,祭祖要讲究诚心诚意,俗话说“心诚则灵”。而空心水果,则意味着“无心”,祭祖带这样的水果显然是不妥的。常见的空心水果有哈密瓜,以及各种甜瓜等等。
❸不供成串生长的水果。像龙眼,葡萄,虽然寓意多子多孙,但在祭祖的时候并不适合。这种水果是成串生长的,带去祭祖,则会被认为是希望先祖成串离开的意思,也属于大不敬的行为。除了以上这两种水果之外,还有荔枝,枇杷,圣女果等等都不能做为供品。
❹梨子也不能做为祭品。“梨”与“离”谐音,带去祭祖则表示要与祖先分离,也属于大不敬的行为。
除了以上几种水果之外,还有一种水果是不能出现在祭祖之处的。那就是桃子,不仅因为桃与“逃”字谐音,在古时候的文化中“桃”是一种辟邪的东西。同时,桃子在传说中还于“仙界”之物,所以桃子是不适合出现在祭祖之处的。
中元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风俗大多也与驱邪,祭祖有关。这些所谓中元节的风俗,习俗,都是千百年以来后人附会的。虽然略带迷信,但往往更直接地表达了对老祖宗“慎终追远”的思想,以及“孝当先”的文化核心。这也正是中国孝道文化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