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七四两年,铁军有许多好故事。就在前面说的那次拉练后,我们到了石岭子,在坦克九团受训,王教官授课。学习兼实兵训练,每天都很充实。
当时是冬季。记得那时营房取暖烧的木头柈子,都是从营房所在的山沟采樵,而且是现砍现烧。一天周末,连队分头上山砍柴,我和铁军结伴同行。山不是很髙、很陡。大概逆坡爬了三五百米,快到山顶时,我俩选中几棵树,既粗又直,少有枝权的树,都是柞树。本想至少要伐两棵。可当我们伐倒一棵树后,发现倒下来躺在山坡上的树,比没伐倒时站着的情况下要长很多、粗不少,并且在林子里把树放倒绝非易事:因为树头四处刮连。为了把倒木顺下山坡,我们锯掉了树头,刷掉了所有的枝枝权杈。一看还是太长,就把它锯成两截,搬着试试,很重。这时才注意到,脚下的山坡,嶙峋不平,覆被一层厚厚的腐叶,上面是薄薄的雪。困难在于,从山上到坡底,没有一条直溜儿的树空儿可以容我们往下顺木头一一哪怕只有半棵树。只好一个人用背包带的宽带子在前边捆绑着做牵引,另一个人在后面推。大概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区区半棵树弄到山底。仔细打量,挪到山底的半棵树,胸径有二十多公分,四五米长,一个人根本就扛不动,加上往山下搬倒太难,躺在山顶上的另外半棵树只好放弃。

刘铁军与我
两年后,部队移防宽甸,菜窖里需要架杆,我又一次带新兵进娘娘沟采伐。有了石岭子的经验,就没有太大的贪心(期望值)。这时铁军已离开了炮三连,同时也离开了三团,离开了军营,离开了我。尽管我办许多事大抵都成竹在胸,多半都很成功,但没有铁军在身边,好朋友天各一方,心里总会空落落地。而此时的我,脑子里生长出遨游沧海们羽翼,相对于军营,已心有旁鹜……
20190726

【作者简介】李旭光
,祖籍山东,吉林松原人,军人出身,退休前曾供职于乡、县、市(地)、省党政机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民族史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理事,中国楹联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
散文《秋来查干湖》,收入2011年《中国散文精选》、刊于《光明日报》、《作家》、《大家散文》、《诗选刊》、《散文选刊》、《语文主题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等书报刊,被《学优网》、《第一文库网》等语文学习网站眷顾;《查干淖尔之冬》发表于《大家散文》、《人民日报》,收入《人民日报》散文精选《风在诉说的时候》;《中华典籍引领我的生活》,获《光明日报》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有奖征文优秀奖;《百余年来洮霍两河注入查干湖以及松嫩两江与查干湖沟通的文献与图舆》,在全国辽金史年会宣读,刊于《东北史地》,收入《辽金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三石·九石》等几十篇札记、随笔、诗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人民文学》、《美文》等报刊发表。
楷书《金刚经》入选首届华珍阁杯全国书法大赛;楷书《盂方·盂圆》获建国七十年“翰墨云桥杯”全国书画邀请赛优秀奖。
《踏青集》、《方舟·方舟》、《查干湖畔的辽地春捺钵》等文集在作家出版社、吉林出版社出版。(2019·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