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的山坡
文/空谷幽兰(山东)
八月的前脚,刚迈进沂蒙山腹地——
秋天的大门也渐次打开,难耐的燥热,根本没有停歇,继续炙烤着大地;像给人出了道难题,和人形影不离,你走一步,它追一步,抛也抛不掉,粘着你,无论走到任何地方,都是汗涔涔,潮乎乎——
夕阳,坠落到山顶。立秋后的气温,仍然坚守着居高不下的阵地,虽然,近日隔三差五的下着不痛不痒的细雨,也丝毫不解炽热的渴;高温遇见高湿,简直到了令人窒息地步。
山坡下,除了生长着各种野生的灌木,而且还有播种的玉米,大豆、高粱,花生、谷子等农作物……今年雨水频繁,淹了许多的玉米,大豆等,许多庄稼,穿上了“黄裤子”;初步估计:山里的收成,由于地势高,排涝好的自然优势,要比山外强的多……
目光所至,有近年新裁植的一片一片粗大的杨树林,数不清的蝉儿,勤快并绝望地,此起彼伏地对着象征富蕴的秋天;声嘶力竭地鸣唱原创的歌谣,秋天小黄车,轻车熟路,行驶在向往收获的路上……
蝉们,已经清醒地预感:自已亲手打造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和坠落西山的太阳一样,渐渐消失人们的视野,走进深深地黑暗……
树林的四周,用碎石磊砌,砌工讲究、非同寻常,看来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你看:从墙缝里窜出的一朵朵不同颜色的牵牛花(红色,蓝色,粉色,白色的……)分外妖娆,形成牵牛花纯静的天地;它们不择地段,不攀高枝,有一小捧土就可生根发芽开花,甘愿开在穷乡僻壤的山村,牵牛花如普通的山民一般纯朴,善良,可亲,可爱;在属于秋老虎的秋天,仍不时看到,生活在山里的人们,克服高温天气,劳作在田间地头,拨草,喷药、精心管理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知足常乐,过着“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树林旁边,有一面南高北低坡地,生长着青青的草地,一群青山羊,似不谙世事的少年:有的卧着,有的站着,有的看着天上和自已一样自由行走的白云,有的低头反刍着胃里的草儿;它们一会儿狂欢追逐,一会儿“咩咩”地喊叫——仿佛,不忍心吃掉脚下的这块茂盛的青草地,一块天然绿色织成的地毯……
铺在山坡,美好的,羊儿都舍不得下口,每吃一口,心里便产生一丝丝的痛惜和怜悯。
这长得令人心疼的青草,对于羊来言,绝不亚于丰盛的晚餐!
这是自然的神笔描成,这是自然的天作之合。一切的一切,缘于这方挂满勋章的红色的热土。
陶公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充分见证了乡村振兴的伟大奇迹!
我一直猜测,牧羊人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或者是一位懵懂的青春少年?
遗憾的是:我一直没有等到他们的身影在我的视线出现。此时,已是暮色苍茫,远朓西山,散落于山中的庄户人家,不约而同地冒起缕缕久违的炊烟……
我想,那是他们一家人,工作劳累了一天以后,最幸福的高光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