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岀身也很重要
一一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史毅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岀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理解:
出身低微的人往上升,所遇到的坎坷可能更多。孟子所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溪等人,曾是社会的底层人士,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出将入相,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对他们的事迹由于时代久远,了解得不全面。我们可以补充现代人物的实例。
领导中国革命获取成功的伟人,出生于山沟里,没有到西欧喝过洋墨水,也没有到当时的苏联接受洗脑,是一个头上没有任何耀眼光环的、土生土长的革命领导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他发动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将队伍拉到了井冈山,建立了游击根据地。这一过程虽然磕磕绊绊,总算以他为首,立住了脚,进入发展阶段。但留苏学子刘恭安来到根据地,不容分说便将伟人所创立的游击战术否定。原因是他的那一套与苏联的正统理论不对号。不对号便可诛之。这个刘恭安不久牺牲在了战场上,中止了一场劫难。
本来,上苍给每个人的机遇、风险和挑战应该是均等的,可惜给人的岀身却不平衡。好比登山,有的人离山顶只半步之遥,有的人起点就在半山之中,有的人却在山脚下。那些处于山脚的人攀上山顶的路显然长些,坎坷显然多些。而促使他们坚韧不拔的动力就是来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伟人一生忧国忧民而成信念,所以具有感天动地的历史担当,创造了惊世骇俗的丰功伟绩。
这种忧患意识,也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及韩国的咄咄逼人的不断挑事,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情,它们不停地提醒我们要加强戒备之心,不停地催逼我们奋发图强,因为落后就要挨打,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只有牢记“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国恒亡”的箴言,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强大。这也是符合历史升降辩证法的。
2022-08-01


作者简介:史毅,男,1955年出生于后套五原,祖籍陕西府谷,大学本科学历,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之余,笔耕不辍,创作作品四十余卷。退休后积极参加社会团体活动,曾为中国写作学会会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特聘讲师,内蒙古孔子学堂推广委员会特聘专家,内蒙传统文化协会特骋专家,乌海孔子研究会会长,五原作家协会高级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