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重庆路今昔
作者/张文革
2010年初夏的一天,老伴儿陪同我一起来到重庆路。
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想看一看昔日的重庆路以及当年的“朝阳剧场”。距上次来重庆路,已有20多年了。那时,因身患疾病,不能随意下地走动,所以一直在家休养。
当我站在万达广场大厦下面的人行道上,环顾四周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这让我惊叹不已。
记忆中,在我对面的西南角,曾是“吉林省博物馆”的旧址。
当年,吉林省博物馆不收门票,随意参观。所以,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光顾这里。而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座25层高楼大厦。
经询问路人得知,这座大厦是“香格里拉”五星级大酒店。
我清晰记得,在香格里拉大酒店北侧的崇智胡同与重庆路的交汇处,即是原来朝阳剧场的位置。
小时候,父母有时间也会带我前来朝阳剧场观看评剧。
时至今日,能记住评剧的名字有“三滴血” 、“团圆之后”、“生死牌”等。
自从上小学后,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朝阳剧场,后改为朝阳电影院观看电影。如《鸡毛信》、《鱼岛之子》、《英雄小八路》等等。这些脍炙人口儿童喜爱的电影,也是我的最爱。
每年寒假前,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在朝阳剧场举办庆新年文艺演出。当年的朝阳剧场,也是我和老伴儿初恋时,经常在那里约会看电影的地方。
此刻,我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用眼睛朝对面扫视好一阵子,哪里还有什么朝阳剧场的影子?
正在我疑惑之际,忽听老伴儿在前面喊我。你咋站在那里不走了?
我的思绪冷不丁被老伴儿地喊声所打断,我冲她笑笑,然后一起沿着重庆路缓缓地往北走去。在我的脚下,是采用特大的天然方砖铺设而成的人行道,显得特别的整洁美观,走在上面心情显得特别的舒畅。就见,在熙熙攘攘地人流中,伴随着摩肩接踵地人们嬉笑与嘈杂声不绝于耳。大部分游客手里都提有装满物品的购物袋,那情景好不热闹。
当我来到沃尔玛购物中心附近时,偶遇一位老者,看样子已到耄耋之年,但他的身体显得还是那么硬朗。
我询问他,在马路对面“卓展购物中心大厦”的南端,那里曾经的朝阳剧场咋不见了?
就见他上下打量我一番后,便笑着问我,你是从外地来的吧?我和你说,现在的长春,自改革开放以来,变化简直是太大了,几乎是一天一个模样。你所说的朝阳剧场,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因城市改造被拆除了,现被卓展购物中心大楼所取代。
老者的一番话,不免让我有些尴尬。我这个地道的长春人,竟然会不了解当年的朝阳剧场是否存在,真的是让我羞愧难当。
随着这位老者的话语,让我的思绪瞬间回到了上个世纪的70年代。
昔日的重庆路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脏、乱、差。柏油马路因年久失修,渣石都裸露在外,尤其是人行道上的水泥方砖大部都已破损,赶上下雨天,没有铺设方砖的地方显得十分泥泞,路人在此经过很是不舒服。尤其是汽车在马路上行驶时,尘土飞杨,路人都捂鼻避而远之。而在重庆路两旁的商铺,大都是伪满时期的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有些建筑外墙皮都已剥落,也有的已成危房。那时的重庆路特别的狭窄,而在马路中央还有三路有轨摩电车在此经过。每当路人听到电车发出哐当哐当地噪音时,内心会受到不同程度上地烦躁和压抑。我的思绪被这位热心老者地话语所打断。他告诉我,他是重庆路上土生土长的人,不但对重庆路熟悉,而且对朝阳剧场地变迁还略知一二。
看来这位老者很是健谈,又十分热情,这让我感动不已。
接着,热心肠地老者又向我讲述,当年在重庆路上最有名气的理发店有两处,一是孔雀理发店,二是朝阳理发店。两处理发店,分别在重庆路的东西两侧遥相呼应,给附近和远道来理发的市民们带来极大的方便。而长春最大的“长春百货五商店”、长春市第一家“长春饭店”(国营食堂),还有春城剧场(胜利电影院)也都坐落在重庆路上。在重庆路的东侧与崇智胡同交汇处上,还有一家由长春市政府授予的模范粮店。老长春人都曾记得,它是用救火英雄向秀丽的名字命名的“秀丽粮店”。老者见我听得津津有味儿,便又热心地向我聊起有关朝阳剧场变迁一事。
朝阳剧场始建于1935年日伪统治时期(康德二年),当初名为“丰乐舞厅” 。也是伪满时期最大的舞厅之一,因为位于丰乐路(今重庆路)上而得名。长春解放后,朝阳剧场曾几次易名 ,“朝阳电影院”、“长春音乐曲艺厅”、“长春音乐厅”等。
接着,这位老者又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述了近年来,长春市政府对旧城区——重庆路进行全面改造。原来的危房建筑早已不复存在,街路两旁拔地而起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
从老者的讲述中我了解到,经过重新改造的重庆路商业一条街,以暂新的面貌迎接市民和游客前来购物。一条集服饰、电器、手表、眼镜、美食的商业街,横跨朝阳与南关两个行政区。
重庆路商业一条街,纵然是长春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长春对外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重要名片。
近年来,长春市政府经过不断改造治理的重庆路,在打造一个新型的重庆路商业街的同时,也带动了重庆路一带的经济繁荣。
别说,老者的一席话,如同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的同时,也更加让我了解了沧桑巨变的重庆路。谢过老者后,我再一次凝神伫立在那里,细细品味老者讲述重庆路演变的整个过程。
我望着那宽阔整洁的柏油马路,望着重庆路两旁那一幢幢雄伟高大的建筑,我地愉悦心情是不能用任何语言来表达。
此时此刻,我仍恋恋不舍地望着朝阳剧场的旧址很久很久。
说心里话,我不但对重庆路难以忘怀,而对当年的朝阳剧场始终情有独钟,因它曾是伴随见证我的童年、少年,快乐成长及初恋的地方,同时,也是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作者张文革,笔名老革,曾在诸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数篇文章现为长春市作家协会、长春市朝阳区作家协会、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李牧
编审/张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