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艺维

人生在世,都说“一辈亲,辈辈亲,再亲亲不过隔辈亲。”说的就是爷(ya)婆爱孙孙。
韩城方言把爷爷叫(ya),把奶奶叫婆。经常回村里闲谝之时,常听人说:“爷婆爱孙子,爱的沃能咋嘛?长大了,工作了,都跑的远远的,常年到头都难见着人,他爸他妈都不见得对您二老能有多好,孙子辈的更指望不上!”说归说,到了哪家都一样,爷婆依然爱孙孙。

当年我在部队上,爱人在部队医院工作,我的假很少,爱人工作很忙,实在没办法,就在儿子八个月大时,尚未断奶就让老母亲抱回了老家抚养,直至三岁多上幼儿园,我们才把儿子接到西安,在我们部队幼儿园入托。儿子在老家期间,可是把他爷爷奶奶折腾扎了,刚接回家,不用奶壶,不咂奶嘴,不吃奶粉,可把他爷爷奶奶折腾美了。

看着娃饿得哇哇叫,奶奶抱着娃跑东家跑西家找奶吃,别人的奶娃还不吃,急得爷奶俩用勺子喂、端着碗喂,最后娃饿得实实受不了啦,接受了端碗喝奶,就这样,儿子从小都是端碗喝奶,从没用过奶瓶,这成了老母亲最无耐的发明。娃娃天生还是跟妈亲,好像是心灵默契,每到周五下午,儿子都会跑到村口大树底下,坐在大石橙上,盯着河对岸的公路,等着我们回家,咋叫都叫不回去,爷爷奶奶就得陪着他孙子一起等。儿子从小难管,天天晚上不睡觉,要妈妈,哭得撕心裂肺,爷爷奶奶就别想睡觉,轮流抱着孙子在脚底下转圈圈,实在哄不下,没法了,甚至都在屋里磕头作揖加烧香,再难管都是爷婆的亲孙子,爷婆有的是耐性。娃难管,有时脾气上来了,把爷婆的脸上、身上抓得稀啪烂,爷婆还裂嘴笑,舍不得拍一下,打一下。爷还常说:“娃要正确教育哩,千万不能打。

”娃把邻居家的玻璃砸了,爷还是说:“小娃哪有不犯混的,娃要正确教育哩,千万不能打。”正应了村里一句老话“爷婆贯(韩城话包批、纵容的意思)孙子哩!”这娃再不敢让爷婆带了,得送到幼儿园接受正规教育了。
我们把娃带回了西安上幼儿园了,当爷的比当奶的还护崽,撵到西安住了个把月,看到孙子入托习惯了、正常了,才恋恋不舍地回老家去了。儿子上学了,做作业偷懒,犯错了,被我揍了一顿,儿子没哭,爷爷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不让揍他的宝贝孙子,反过来差点把我揍一顿。

儿子上高中了,爷爷比谁都急,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多方打听,给他孙子选心仪的学校,最终确定“国防科技大学”。整日念唠,反复叮咛,鼓励他孙子朝目标奋斗。只可惜,目标实现了,引路的爷爷没能看到。爷婆爱孙子,孙子更爱爷婆,爷婆的抚养、爱护、包容、鼓励总算没有白废,儿子的成长过程,爷婆功不可没。儿子和爷婆的感情无人能够替代。儿子每次休假回家了,总要尽可能多的陪陪奶奶。忘不了的是总要到爷爷坟前烧把纸钱,向爷爷汇报他的工作。
老爸老妈内外五个孙子孙女,从大到小各相差两岁,二老对每个孙子都痛爱有加,依着顺序一个个抱大,五个孙子都和二老感情深厚,平日里嘘寒问暖,请安问候,婆孙感情深厚,爱意浓浓。现在总算明白了老话为什么说:“隔辈亲,辈辈亲,爷婆就是爱孙孙。”


《作者简介》
王艺维,男,1971年出生于陕西省韩城市,1990年入伍,2001年11月转业到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特约通讯员,韩城文学会员,业余喜欢文学创作,大部分文学作品发表于中国大唐报、中国大唐集团网站、大唐陕西公司网站、韩城文学等平台。

202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