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再读巴蜀闲人《灵魂在月夜碰撞》
评 / 流水
巴蜀闲人诗歌巜灵魂在月夜碰撞》发表后,我第一时间读到这首诗,就感慨万千并写下了读后感。这首诗在文化圈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对《灵魂》诗的意境,大多数文人持支持赞赏态度,但也有一些缺钙的文人奴性实足⋯⋯,让人扼腕叹息、蔑视鄙夷⋯⋯
让我们再读巴蜀闲人这首詩:
灵魂在月夜碰撞
诗 / 巴蜀闲人
我踏着银色月光
漫无目的徘徊倘徉
阵阵冷风撕扯我的白发
宛如那规劝批判的声浪
“你的收入虽不高,
“但也够你填饱肚肠,
“何必忧国忧民,
“替他人作嫁衣裳?
“更不要自不量力,
“你拿什么关心百姓痛痒?”
“人活一世吃穿二字,
“我们关心的与你不一样,
“只盼每月近万元口粮到账,
“退休后要吃够数百万大洋,
“否则,绝不撒手去天堂。”
“公权力似泰山压顶,
“谁也没有撼动的力量,
“别当愤青没有好下场。”
“你算是幸运的了,
“如果放在一九五七年,
“恐怕你早已锒铛入牢房!”
⋯⋯
面对这诸如此类的
或善言相劝或恶意中伤
我痛苦我挣扎我迷茫
人们争相夸赞盛世莺歌
虽难分辨是真还是假装
我却不识时务如此乖张
要揭示发展不平衡的癞疮
还要试图开出治病的处方
难道我是孙大圣悟空转世
长反骨大闹天宫玉帝胆丧
此时,就在此时
从千年历史隧道的远方
传来诗圣杜甫清瘦的吟唱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一个千年前的封建文人
心胸境界尚且如此宽广
当今文人脊骨痛断60年前
至今仍瘫软猥琐不敢担当
我仰望着天边那轮残月
但见一颗星星熠熠闪光
“我们曾如此期盼
“外界的认可,
“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
“与他人亳无关系!”
那是已“回家”的先生杨绛
2017.11.18
再读《灵魂》一诗,更觉寓意深刻,语言优美,发人深省,让人激情涌动,不吐不快⋯⋯
我们纵观中华民族历史可以看到,历朝历代文人为实现其人生价值,有的死心塌地为专制暴政、失去民心的统治者效力,不惜手段为统治者涂脂抹粉、歌功颂德,沦为恶政的帮凶和奴才;有的隐姓埋名遁入山林、乐于清贫而潜心文业,著述立说;但更多的是舍死忘生为公平正义、人间真理、百姓呼声而摇旗呐喊、奔走呼号、舍身取义⋯⋯
我们说,作为文化人,一个大写的人,就应该顶天立地,挺起脊梁骨做人,心系民众,关注底层百姓的疾苦,为百姓呼号,痛斥社会诟病⋯⋯这便是历朝历代大力颂扬的有骨气有担当的文化人。
巴蜀闲人便是这样大写的文人!他在诗中写道:
“人们争相夸赞盛世莺歌
“虽难分辨是真还是假装
“我却不识时务如此乖张
“要揭示发展不平衡的癞疮
“还要试图开出治病的处方"
他时时刻刻关注底层民众的喜怒哀乐、竭尽全力地鞭笞社会诟病。这在巴蜀闲人的一系列诗作中便可体现。
然而,一些文人却认为:"为所谓“气节”、“担当”而动,不吸取前世文人逆势而为的惨痛教训,不自量力,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韬光养晦之术,莽撞地以卵击石、苍蝇碰壁,有何意义?在强势的国家机器面前,特别是在专制暴政时期,为保持“气节”、“担当”而碰得头破血流,弄得家破人亡,对己对家有啥必要?"
这是什么韬光养晦?难道公平正义都不要了?难道起码得做人的底线也不要了?这些文化人是典型的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巴蜀闲人痛斥这类文人:
"当今文人脊骨痛断60年前
“至今仍瘫软猥琐不敢担当"
巴蜀闲人骂得是何等的好啊!
巴蜀闲人鉴於历代文人的种种情形,且根据现实状况写出了《灵魂在月夜碰撞》一诗,让我们大开眼界,且越读越有味道。此乃历朝历代文人心灵的搏斗与挣扎的真实写照!
笔者以为,那些所谓"韬光养晦"之辈的说法和行为,与《灵魂》诗的意境相背,且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左。它抹杀了中国历朝历代文人应有的气节与担当!
纵观前朝后事,笔者以为,在历朝历代文人中,被称道、被颂扬、被讴歌、被效仿的,还是那些有骨气、有胆魄、有正义、有担当的文人;被指责、被鄙夷、被痛恨、被唾弃的,还是那些无正义、无脊梁、无胆识、无担当的文人!
人生大不了一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心灵的呼喊时刻萦绕脑际。奴颜卑膝、阿谀奉承、苟延残喘,留在世上有何意义?!
诗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思想,激励着后代无数仁人志士!
其实,从历朝历代文人挣扎轨迹看,无非是要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为什么一定要让别人认可?
已“回家”的先生杨绛,告诉了所有文人答案:
“我们曾如此期盼
“外界的认可,
“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
“与他人亳无关系!”
2022.8.8于天府花园水城之宅。
【作者简介】刘文水(男),笔名:流水,四川成都人,生于五十年代。当过农民、当过石匠、当过兵、当过生产队长、当过大队支部书记、经过商当过老板、当过民办教师,初中肄业(初六七级,初“老三届”),后通过自学考上四川师范大学,获本科学历。
他一生坎坷曲折,饱经风霜、历尽风雨……代表作有散文《啊!仙山峨眉》;散文诗《喜迎香港回归》;时评:《请不要为豆腐渣工程开脱》;影评:《评电影芳华》;教学论文:《谈谈作文教学中的审题与谋篇布局》等两百余篇。出版有诗歌集《流水悠悠》(专著);《守望栖息地》(合著);《建国70年以来知名实力诗人作家名录》(合著);《中国当代传世诗文大辞典》(合著);《世界华语童谣童诗大赛精品选》(合著);十余首格律诗词入选国家邮政部门出版的大型纪念邮册;时评、杂文、随感等散见于各级各类报刊及网络平台。
编辑:记者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