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韵
邓才升
秋天美。美在她的夜,美在她的花,美在她的寂寞与豁达。
每当夜幕降下,天总是蓝蓝的,牧归的儿童一路喧哗,带着歌声,带着笑语,无知而又潇洒。
天渐渐地黑了,黄黄的灯光从各自的家门口散向模糊的马路,而在路的另一端的两旁,通黄通黄的灯光也从各自的家门口散向这一端,那家家户户半开半掩的门,就像一个个醉汉乜斜的双眼,里面是一片祥和,透视艰辛的农民暮归后仍然的匆忙,外面是万顷萧索,秋收后的稻田,盛满了漆黑,夜也渐渐地深了,门也陆续地闭了,天空中隐约出现几丝呆滞的星光,一动不动,守候着寂寞的秋的夜晚,像是在期盼着什么,等待着什么,那是希望的眼睛,在深情地凝望。
晚来的月光无比嚣张,尽给大地染上一片朦胧,而月光如银水如霜,总让大地似有若无,若不是点点星光的提醒,恐怕连深邃的夜空也将失去。还有那九月里的梨花,开在月光下,艳在秋风中,傲然于枝头,似天上的寒星点点,加上月光的遮掩,犹如纯情的少女披着轻纱,开得虽然不是时候,却无比绚烂,占尽风光。尤其是在早晨,当大地被浓浓的雾纱缠绕,一切是那么静,静得让人心里直兴奋——环顾四周,无以入眼,树叶不再葱绿,青山不再挺拔,就连平日里,爱叫的小鸟,也怕了萧瑟的秋的早晨,而当你看到了梨树上寥落的梨花时,你才会感觉到内心的兴奋,雾只在轻轻地漂移,漂移……朦胧也在淡淡地褪去,而那如冰似水却又温柔多情的梨花,却只是静静地,静静的,开着,任晨风吹来,任万物衰败,如枯木逢春,并不需要时间的到来,心情总是坦然。它们根本就忘记了季节的替换,人事的变迁,世道的沧桑,只有豁达与深沉,就像寥廓的浩宇,又像腊月里的梅花,冷艳却灿烂,傲慢却多情。你瞧,她不正微含着双眼,羞着娇嫩的脸蛋望着你吗?还有那梨树下池塘里的鱼儿,竞然也泊在水面,露出脑袋,呆呆地望着她出神呢!
再看看那悠悠的马兰花,它们洒遍海角天涯,它下面是暗绿的叶片,再下去是白皙的须根,它们深深地扎在田埂上、马路边、浅沟里……,风来也是笑,也是笑,就是无情的霜雪打来,他们也只是挺腰直立,那一粒粒细小而饱满的种子,随风撒下满地,这又是千百万个细小而顽强的生命在悄悄地吸取能量,默默地等待生。它们笑得那么狂、笑得那么醉,油油的绿色总是溢在田埂上,马路边,浅沟里,给人以新生,就好比秋天里金灿灿的不知名的野花一样,灿得耀眼,香得怡神。但我最能记忆起的还是那湛蓝湛蓝的牵牛花,它不像桂花那样,生怕没人注意到,不但长在高枝上,而且有惹人的香气,似乎要得到所有人的宠爱,而我却偏偏喜欢牵牛花,说它花色湛蓝,其实是深紫,从夏天一直开到秋天,总是那样仔细,那样认真,每朵花都是一个天然的喇叭,是如此匀称,以致连蜜蜂采粉时,也小心翼翼的,轻轻地来,悄悄地去,和牵牛花一样,静静地开,幽幽地香,要么在屋檐下,要么在篱园边,还有就是在人家的花栏里;在夏天,多半是绛紫和红白色,开得也宽敞,老练,因为夏日里日光大;而在秋季里,尤其是深秋,却很少见到,或许是因为寒冷,但只要你稍微细心,便会发现,不但有,而且都是深紫色,花开得虽然圆小,却十分玲珑,乍一看去就有怜爱之意,令人想占有却不忍折取,只好在一旁站着,痴痴地望着它,心里禁不住骂道:你这迷人的花。
有的荷花,也开在秋天里,虽然荷叶被秋风吹着枯萎,而晚开的荷花却屹立在风中,独领风骚,走过寒冷的早晨,走过孤独的夜晚,虽未曾结果,却十分洒脱,无牵无挂,无怨无悔,不像早开的荷花那样争丽斗艳,徘徊不定,而它们有的是从容与坦然。
就像整个秋天那样,虽然衰落,却有着晚开的花为它守着寂寞,又有许多多彩的花展示生命的不息。我爱你,秋。好一个痴情的美,竟嫁给萧索,守着寂寞,而你的心境是那么豁达,明朗,就像淡淡的无垠的秋夜的天空,吸引着我,让我也感觉到秋的气息,秋的洒脱。



邓才升同志简历
邓才升,男,汉族,1972年5月出生,江西芦溪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著书法专著《硬笔书法教程》、诗词集《情落人间》《煮诗蒸词》、散文集《拨响尘封的心弦》。
编辑:一帘幽梦
2022.8.9.
吴丛军,网名一帘幽梦,医务工作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萍乡辞赋学会副会长兼诗词主编,萍乡市诗词学会会员,萍乡市楹联学会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爱好文学,有散文和诗作见于《长江诗歌报》《中华辞赋》《河南科技报·百花苑栏》 中共中央《实事求是学习网》《世界名人会》《丝路诗刊》《北京头条》《慈善中国书画院网》《中华时报》《上海文艺网》《江西新闻网》《萍乡日报》《中华诗词学会女子工作委员会》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获等级奖。获第九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大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有古体诗入选《世界汉语文学大观》及美国2020年《六月荷诗历》诗集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