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五十五)
近日央视播放了一条新闻,湘赣两省展开区域经济合作,规模很大,第一批项目就多达二千多个,资金近500亿元,两省涉及地域有十余个市县。
在网上一查,此新闻信息量极大,记者用的通栏标题是“湘赣情,一家亲”。这使笔者很欣慰很感慨,也想起了有关湘赣的一些话题。
早些年笔者曾数次去过江西,有因事去的,更多是旅游去的。
曾很惊奇于在江西并没有明显的出省的感觉,江西的许多旅游点也以官方的名义昭然公示,凡持湖南身份证的游客可享有与江西籍游客同等待遇。

过去常听人说,湘赣一家、湘赣一家,并没有太在意。后来碰到一些事,对这个说法遂有了更深的理解。
常在一些场合听人论起自己的家族或祖籍的时候,就听说“我们祖上是从江西过来的”。
这样的说法听多了之后,就去查一些资料。
果然,明清时期从江西移民过来的人大批大批。有个说法叫“江西填湖南”。为什么要“填湖南”,还是因为战争。
元末明初的战争,朱元璋大战陈友谅,长达数年的拉锯战,致使生灵涂炭,号称“杀尽江南百万兵”。湖南湖北的人口锐减,造成了“十室九空,田畴荒芜”的景象。
于是从江西移了很多人口到湖南和湖北。

还有就是明末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
这些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的破坏力是巨大的。李自成、张献忠在与朝廷的对抗中大开杀戒,不仅消灭了大批明军,也屠杀了不少老百姓。
尤其是张献忠,完全就是个杀人如麻、以杀戮为乐的刽子手。他把四川的老百姓几乎杀光了。
富饶的“天府之国”不能没有老百姓。
于是朝廷就从湖南和两广(主要是湖南)移民去四川,叫做“湖广填四川”。可一来二去的把湖南又移空了,只好再从江西移民填湖南。这就是“江西填湖南”。
曾经查过姓氏方面的资料。有人口普查的资料认为,在湖南的二千一百多个姓氏中,有60%的姓氏来自江西。所以,湖南和江西的历史渊源很深,两个省的人是可以互相称“老表”的。
就算是中国的大革命时期,发生在湘赣边一些武装起义如平江起义、秋收起义和湘南暴动等也都是涵盖了湘赣两省。

例如秋收起义,虽然是发生在湖南浏阳,但起义军活动的主要地域却是在江西的铜鼓和修水两个县。
笔者曾从浏阳的大围山去过铜鼓和修水,这两个紧邻湖南的江西老区的贫困县对湖南人都是相当热情的。
从湖南的茶陵到革命圣地井冈山,也是不知不觉就到了。这一方面是现在交通发达,二是地理位置实在是太近了。从地图上看,就是近在咫尺。
受红色摇篮井冈山的影响,茶陵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县级中华苏维埃政权。那个以古代衙门为红色政权政府机关的遗址,保存得相当完整,宏伟的古建筑也是相当的漂亮。
土地革命时期,以朱毛红军为代表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甚至在湘赣边区建立了一个新的省——“湘赣省”。

前面说过,红七军在辗转七千里向中央苏区进发的时候,在乐昌和韶关之间的武水河过江的时候,遭到了国民党军粤军的半渡而击,红七军被截断成两部分。
前部分由邓小平、李明瑞带领去了江西,后部分则由张云逸带领去了湖南茶陵。
这里不得不说句公道话,相比湘军,粤军对红军其实还算是客气的。
1934年红军长征的时候就是借道粤北走的。说是“借道”,就是红军与粤军达成了默契:你从我这里过,只要不占我的地盘,我就不打你。
中央派出何长工、潘汉年与粤军的陈济棠谈判,达成了五项协议。
因此,红军夜渡于都河,南出粤北南雄,只在铜鼓岭和城口镇打了几场规模不大的战斗。而且红军都打胜了。
红军受到较大损失的是九峰战役。这一战牺牲了上千官兵,而且,就连留下的五六十个重伤员被粤军抓去杀害了。
后来,粤军陈济棠认为他们本不想打得这么狠,是老蒋逼的。还有,是红军主动攻击他们的。
后来桂军也是如此,属于“送客”式追击,“敲梆”式防堵。

根本原因就是地方军阀根本就不信任中央军,就怕老蒋假借围剿红军突然就抢占他们的地盘。
这些地方军阀防中央军更甚于防红军。
桂军白崇禧甚至总结了一条:“有‘匪’则有我,无‘匪’则无我”。可惜后来他在湘江战役中主动给红军留出来的全州、灌阳、兴安三角地带一百多公里的空白防线被红军的坛坛罐罐和蜗牛般的行军速度给白白地耽误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三天时间,以至于后来拿四五万红军将士的鲜血硬生生铺出一条路来。
在后来的湘江战役中,一是由于红军自己的失误,二是各地军阀实在顶不住老蒋的催命鬼似的严督,这才一窝蜂地蜂拥而上,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将红军一网打尽。
这从导致了惨烈绝寰的湘江战役。

红七军张云逸部到了茶陵,6月与李明瑞、邓小平带领的红七军人马会合,7月又到于都与红三军团胜利会师,然后成立了湘赣军区(又称湘赣省军区)。
当已经并入红三军团的红七军要撤离湘赣苏区的时候,时任湘赣军区总指挥的张启龙要求红七军留下一些会打仗的红军指挥员。
张启龙说,我知道你们红七军打仗厉害,而湘赣军区主要是地方武装,能不能留下一点人才给我们。
军区的主要负责人甘泗琪(政委)、李天柱(副总指挥)、萧克(湘东南独立师师长)也这么请求。
李邓张首长也觉得他们的请求有道理,就把红七军教导队队长、原58团团长的冯达飞和一批干部留了下来。
冯达飞留在湘赣军区,被任命为湘赣军区参谋长。后来成立了红8军,李天柱为军长。
在一次战斗中,李天柱负了伤,冯达飞就被任命为红8军代理军长。
1932年4月的一天,冯代军长正如平日一样忙于红军日常的训练和军务工作,军部的一名情报参谋突然跑来说,刚刚接到中革军委的密电,请冯代军长即刻前往瑞金,到中革军委报到。
冯达飞一愣,想,什么发生了什么情况,竟然让中革军委直接点了自己的将?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