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老人进城系列故事
文/韩积蕊(山东)
作者按: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进城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带着乡亲们羡慕的眼光,告别土地,走进城市,享受子女团聚、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同时,面对五彩缤纷眼花缭乱的世界,老人们往往不知所措,生活中诸多不便,遭遇了许多尴尬,农村的善良淳朴和城市的世态炎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笔者编写《进城老人遭遇的尴尬系列故事》,老人读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年轻人读之应该正面理解老人,包容老人,感恩老人。本故事纯属虚构,素材源于生活实际。希望大家正确理解。
乡村老人进城之一
臭 豆 腐
话说赵能老汉的儿子赵普大学毕业后,考上了省城的公务员,通过几年的拼打,买了房、娶了妻,过上小康生活。
这天,赵能老汉趁农闲时间来省城看望儿子,老人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忙了一辈子从没出过偏僻的小山村,给儿子带来了两筐家乡的土特产,大葱大蒜,鸡蛋鸭蛋,还有两罐儿子小时候最爱吃的臭豆腐,济美酱菜公司产的进京贡品,原来的皇帝老儿曾经吃过,老人平时舍不得买,这次来省城看望儿子特地买了两罐。
儿子驱车接老人回家,刚放下行李,儿媳妇淑慧挺着大肚子上前和公公打招呼,还没来得及说话,突然一阵恶心,呕吐不止。原来是臭豆腐惹得祸,妊娠反应。见此情景,弄得老人上不来下不去,原本好心却遭遇了尴尬。呵呵。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乡村老人进城之二
赴宴
话说赵能老汉带来的臭豆腐惹得儿媳妇埋怨不休,好长时间都懒得搭理他,甚至连正眼也不看他一眼。儿媳妇是城里长大的80后,来了个乡下胡子邋遢的糟老头子内心实在犯堵,却又敢怒不敢言。
赵普在省建设厅有个小位子,也有点小权利,众多同学中就他混的出色,有位关系特铁的房地产老板听说老爷子来了,打电话给赵普说,晚上请老爷子到他家做客,赵普特地给老父亲换了一身笔挺的西装。
傍晚时分,赵氏父子如约而至,赵老汉一进门需要换鞋,以免踩脏了地毯,寒暄过后席间落座,泡上西湖龙井茶,递来了中华牌香烟,赵老汉不知所措没有吭声,他第一次穿西装坐在那里浑身不自在,双手伸进衣兜掏出了黑色的烟叶荷包,自己慢慢地卷起了旱烟,这时主人家的小儿子跑了过来,说了声:“爷爷好,爷爷好。”赵老汉不知答啥点头微笑,孩子大声说:“爷爷的袜子破啦还露着脚趾头哩。”童言无忌,那小孩子的一句话更使得赵老汉如坐针毡,赵普听了后悔莫及,心里默默责怪自己,只知道给老爹换西装却忽略了换袜子。满桌子的山珍海味显示了主人的富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主人特地拿出了法国的拉菲红酒给老汉敬酒,祝老爷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老汉一气干了三杯,赵老汉连声说:“这,这红糖水,真好喝,真好喝。”众人听后默不作声。吃饭时端上了鱼翅羹,每人一碗,赵老汉喝的啧啧作响,满头是汗。
临走,老板家人一同送下楼来,老板能说会道:“今天招待不周多多包涵改日再聚。”赵老汉提了提嗓门大声说:“好,好,恁家的粉丝汤真好喝!”说完,还用手抹了抹嘴,笑了笑。弄的大家非常尴尬。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乡村老人进城之三
超 市 风 波
话说赵能父子宴后驱车回家,赵老汉的兴奋点还没撤火,大声叹了口气说:“看看人家那屋里装修的像个金銮殿,还铺着地毯,我长了这把年纪从没见过。”赵普心中憋气,闷头开车,赵老汉扭过头来对儿子说:“普儿,今天我穿着西服皮鞋,长高了一大截,没给你丢脸吧。呵呵。”那赵普一听这句话,心中非常郁闷,他是个大孝子,知道老爹没见过世面。不便发火,慢调丝缕地说:“人家给你敬的是外国红酒,不是红糖水,那菜汤是用鱼翅做的,不是咱老家的粉丝汤。今天我忘了给你买袜子,明天一早到超市给你买去。”赵老汉说:“你们上班要紧,我自己买去就行。”
翌日,儿子上班去了,儿媳妇淑慧带着孩子回娘家了。
赵老汉一生勤快,起了个大早,先收集各屋的生活垃圾放到方便袋里,再用拖把拖地板,拖了一遍又一遍,用了好几盆自来水,把木地板拖得一干二净。
早饭后,赵老汉拎着垃圾袋下楼,兴致冲冲地去了超市,先花了2元钱买了双最便宜的袜子,心想再买点蔬菜,给儿子买点西红柿吧,老汉撕了个大方便袋,挑捡了一大包,一过电子磅46.8元,老汉疑惑怎么这么多钱,服务员一看是乡下老头子,没好气的说:5元9一斤,老汉一听傻了眼,哎呀呀,俺老家才五毛九一斤,把西红柿一丢舍不得买了。买点啥呢,老汉东瞧瞧、西看看、南逛逛、北瞅瞅,转了半天,还是买棵大白菜吧,随即撕了一个大塑料袋子,装上了两棵白菜,一看这塑料袋真大正好装自家的生活垃圾,超市里这么多,一大卷一大卷的没人要,心里想着就一连气撕了十几个,称菜付钱,老汉提了就往外走,刚走到超市门口,有位带着红袖章的监督员把他拦住了问他说;“唉,老师傅,你为什么撕了那么多塑料袋呀?”赵老汉似懂非懂,用老家的方言和监督员争辩,令他把塑料袋放回原处,赵老汉死鳖就是不丢下。二人越说越气,越气越着急,南腔北调,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众人围了一圈看热闹。
正在这时,儿媳妇过来了,插言询问缘由,对赵老汉说了句:“你背着白菜快回家吧。”赵老汉愤愤不平的离开了超市。监督员说:“按超市规定罚款一百,另外加十元塑料袋钱。”儿媳妇交款了事。原来儿媳妇从娘家回来后,来超市给孩子买奶粉,听见有人争吵,一看是公爹,为了维护家人的面子,正巧解了围。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乡村老人进城之四
废 地 利 用
话说赵能老汉背着白菜回家,手里拿着一大把塑料袋,心里沾沾自喜,嘿嘿,监督员你老小子敢跟我斗,你带着红红袖章我也不怕你,赵能心里盘算着,这回装生活垃圾有袋子啦,能用好多天,省的孩子们说我浪费,殊不知他拿的这一大把袋子已经交了110元的罚款。
赵能、赵能,老汉不笨也,他会修自行车,会修鞋,会开三轮车,会养猪,自留山、责任田的农活样样精通,除了有个鳖脾气,在小村里也算是个能人,儿子有出息,在省厅工作,赵老汉逢人就夸,谈起儿子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每逢年节,老汉总是当着大伙的面分发儿子带来的好烟好糖,他自己舍不得却卷旱烟。别人逗他,他应付说:这个有劲、这个有劲。
赵老汉天天习惯用好几盆水拖完地板,闲来无事,就到楼下转悠,看到一块草坪,唉呀,多可惜呀,这不是浪费土地吗,要是栽上大白菜,就不用去超市买了,于是急匆匆的买来铁锨、锄头刨地,不一会就开辟了一大片,赵老汉有的是力气,何况在城里好吃好喝休养了这大半年哩,起垅打垻,一方一方的平整好,心想种上小油菜、大白菜、白萝卜、红萝卜,一冬天的吃菜问题解决了,能省不少钱哩。呵呵。
过了两天,物业办公室的管理员找上门来。
赵老汉外出捡废品去了,儿媳妇在家看孩子,听说公爹毁坏草坪,强忍住怒火说:“你们弄错了吧,我不知道。”这时,赵老汉背着一大编织袋废品回来了,一问,老汉说:“是我整的,你们好端端的地偏偏种上草,我开荒种菜有啥错,按你们城里时髦的话说这叫废物利用。我这叫废地利用,你能咋地?”众人一听哈哈大笑,碍于赵普的面子不便发火,私下里和儿媳妇交流恢复草坪事宜。
傍晚,儿子赵普下班回家,看见门口堆着废品,听说是老爹捡来的,急忙找老爹谈话,轻声说:“儿子儿媳都有工作,你不要去大街上捡废品了。”老汉脖子一拧,双目一瞪,大声嚷道:“好你个小兔崽子,吃上公家饭就忘本啦,老爹天天在家闲得慌,拣点废品给你丢啥人呀?”赵普知道父亲的牛脾气,不便和他理论,让媳妇叫来收废品的收拾干净。为了维护赵普的自尊心,也怕影响赵普的情绪和工作,儿媳妇没有告诉超市罚款和毁坏草坪之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之五:赵能老汉学习雷锋做好事,在小区里摆摊,义务为大家修鞋补鞋,傍晚收摊后,把一堆臭鞋带回家,室内异味熏天,惹得儿媳妇一顿埋怨。
之六:赵能老汉闲来无事,去益寿堂听保健讲座,花了好几千块买了许多保健品,服用后内分泌失调,得了带状疱疹,惹得全家人敬而远之。
之七:赵能老汉虽然来到了城市,但浓厚的小农意识不减当年,每天黎明即起,到公共厕所门口去扯区环卫处放置的厕纸,遭记者拍摄并在市电视台曝光,贪图小便宜,还沾沾自喜,让在建设厅工作的儿子颜面尽失。等等一系列尴尬之事。
编后话:读罢《乡村老人进城所遭遇的尴尬系列故事》心里不免多点酸楚,如何让乡村老人适应城市生活还真是一篇大文章。作为老人要先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多去公园逛逛,或者去健身房走走,看见那些你觉得面目慈祥的老人可以去搭讪,因为老人是最容易亲近的人群。老人也可以在公众场合展示你的爱好,比如:晨练、打太极拳、跳广场舞、拉二胡、用广场笔练字等等。这样你会结识一些与你有相同爱好的人。
老人还可以做一些家里的社交事务。比如交物业费、订牛奶一类简单的事情。练习坐公交、接送小孩上学、购物买菜等。老年人有一点想主动学习的苗头,家人应予以支持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上老年大学,下棋,打球,或买一件乐器,培养老人家的兴趣,鼓励老人多接触新鲜的东西……
总之,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多关爱老人,理解老人,体贴老人,让老年人愉悦地适应城市生活。



作者简介: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康庄人。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聊城市家教名师,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临清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擅长书法、篆刻。1988年30岁开始写作,编著六部书稿,出版三部:1990年出版《史地歌诀》1991年《新编历史歌谣》荣获地区首届优秀图书三等奖。2021年主编《家教文墨香》由齐鲁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著书立说搞讲座,举办读书报告会。为政府为百姓做公益。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