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母亲爱唠叨
刘克勤
父亲三年前去世后,母亲就一人自煮自食单独生活了。
我们兄弟姊妹4个,均在外工作,有家有口,无法近身照料。于是反复劝说母亲,两种方法任其选择:一是让母亲跟着儿女生活,各家轮流居住或选择一家长住均可。二是就近请个保姆,料理她一日三餐、洗浆起居。
话儿说了一箩筐,两个条件母亲都不答应。
她的理由振振有词:我虽然80多岁了,除了眼睛视力有碍、腿脚行动不便外,身体内脏没毛病,脑子也不糊,在家活动起居,熟门熟地,尚能自理。请个保姆,时间一长,难免生隙。如到你们家去,你们都要上班,我独自蜗居,没病也会憋出病来。何况一日三餐和年轻人口味不合,时间长了也不是个事儿。我一人在家,吃稀吃稠,早吃晚吃、早睡晚睡随心所欲。一旦闷了,到隔壁婶娘家坐坐,也可找村里老姐妹们唠嗑,自由自在,多畅快呀。何必去受那个罪!
听,母亲既然将享受的两个条件视同“受罪”,我们还有什么劝的?老人故土难离,喜欢随遇而安,也许是一种享受;不然弄不好真怕憋出病来。
事后,我们兄妹协商,除二弟居住(湖南)怀化芷江离家稍远点外,我和大弟、小妹家在本市、本县,不到一小时车程回家,那就每周视情常回家看看。
于是,我作为长子,只要单位没有加班任务,双休日一般都在乡下。做点老娘爱吃的饭菜、陪她聊聊家常、偶尔浆洗一二,日子过得充实而又暖心。

我怕没病也憋出病来……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一点不假。记忆中,年轻时的母亲是不喜欢哆嗦的。说话快人快语,做事雷厉风行,无论重活轻活,村里没几个姐妹是她的对手,就连男劳力也敬畏三分。可如今,母亲不到田里土里劳作,唠叨的话儿就多了。每每发现,回家与母亲聊天,她唠叨的话题新鲜的不多,大都是过往聊过的重复上演。
她说,老人讲话很灵的。你奶奶去世前一周,我和你父亲用担架抬着去镇卫生院住治,整整4天4夜,我陪着她没离身。那年,奶奶68岁,自己晓得灯油耗尽,行将熄火时,气若游丝地对我说,现在你最苦,今后在四妯娌中你最有福报。当时我一听觉得是奶奶在宽我心哩。不是吧?那时你们姊妹4个,当兵的当兵,读书的读书,你父亲4兄弟只有他一人在农村种田,哪有什么后福呵!没想到后来,你们兄妹都出息了,当兵的提了干,读书的考上了大学,大家都凭自己的本事走出了乡村、丢掉了锄头把,这在当地方圆十几里是没有过的人家。儿女争气,父母享福。奶奶是神仙啊,看得蛮准的!
母亲一口气聊到这儿,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但她自己却不知道,这故事已给我讲N遍了。
于是,我笑笑。母亲见我一笑,霎时板着面孔强调说,你莫笑,是真的呢!她意犹未尽,又举一例佐证——
我73岁那年,一次做了个梦,梦见你奶奶对我嘱咐说,崽呀,你今年命中逢冲(当地一句俗语,意为命中不顺),不死也要脱一层皮。梦里我听得真真切切,醒来后也记得清清楚楚,但还是半信半疑。几月后,果然应验了——那次,类风湿脚痛得受不了,走去一家私人诊所打了一针,第二天药物不良反应厉害,全身发肿,市里医院不答应诊了。幸亏你们马上将我转院到长沙湘雅医院急救。半个月后,命是保住了,但全身的确脱了一层皮,最后眼睛留下一点后遗症。你说,奶奶的话灵不灵?
前段时间,我又梦见奶奶对我说,明年我83岁了,要注意,也犯冲;如冲过去了,再活5年,寿到88岁,再也过不去了。还说我上午在扯萝卜,下午就打锣鼓(当地一种习俗,人老去时用打锣的方式宣告)。说到这里,母亲哈哈大笑,这样最好,走得快,不折磨你们兄弟。
印象中,后面这段话,母亲已对我聊过两次了。意思是告知我们兄弟心中有数,同时也表明她的心迹,她想得开,看得淡,无所谓的。

我又梦见奶奶对我说……
母亲没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也不认识。但她通世故、明事理、懂因果,心态好,看淡生死,祸福随缘。常常用浅显得近乎于俗气的话儿,对我们灌输做人做事的深奥道理。比如她常对我们唠叨的一句话是,出门在外,有钱不要显摆钱,有权不要炫耀权,大路朝天,你走窄边,让出宽路,给人方便。不与他人争短长,老天有眼会补偿。还有就是,为人在世要多做善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好人定有好报。
为此,我借着母亲的话题告慰她,您说您一生中救了三个人的命,如果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计算,您就造了三七二十一级浮屠了。老娘您放心,八十三岁一定冲得过去,活过百岁没问题!
话是这么说,但到了那天,一切随命吧!母亲说完,眼开眉笑,一脸坦然。聊着聊着,抬头一看墙上的挂钟,告诉母亲,我不陪您聊啦,该做饭了。母亲也起身说,我也要喂鸡去了。
呵,人老话多,母亲爱唠叨,儿辈耐心听。不听或厌烦,老人也会不高兴的!那就失去了陪伴的意义。你说呢?(2022.8.2)

你放心,活过百岁没问题!
(配图源于网络。感谢原创和出镜老人!)
尾韵: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袅袅炊烟飘来了思乡愁。多少回朝夕晨暮思念着你哟,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泪……
牵魂烟嗓《望乡》(王优秀).mp3
给你我的喜与悲,不止为那山与水。分不清是梦与醒,忘不掉是你身影。
穿过岁月春与秋,尝尽世间爱与愁,何顾此时别离与拥有……
作者简介:刘克勤,男,汉族,湖南省邵东市人。农家子弟,湖南邵阳市直部门工作。湖南省作协会员。业余码字30余年来,散见于各级报刊作品计300余万字,已出版《挑灯集》、《百思一得》、《启明星》、《时光短笛》个人专著4部。尤嗜短小精悍的千字文创作,既不浪费读者太多时间,又能给诸位些许启迪。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文字链接-刘克勤作品
点击文字链接-肖殿群作品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