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有存款十万元:
开篇词*七绝
家无正气举家衰,
盆地近亲害后呆。
辈辈耕读传世久,
贵有忧患自福来。
说起河南古县马坡乡马家村回民马守斋马老师,那是有口皆碑的好教师,他执教的马坡乡中毕业班,在古县教育系统年年第一,考上重点大学的优等生比比皆是,真可谓是钟灵毓秀,桃李满园。县教育局几次欲调县高级中学任教,马坡乡中就是不放人,囿则囿哉。
往往一个有识之士,也会人生乖舛;马老师1938年出生在一个回族家庭,家境倒也殷实,可5岁那年即1942年,河南大旱三年不收田,据古县县志载:看莽莽赤地千里一片红地,寸草不生,河道干涸,铁角车从河床过,车辙露鱼头,相濡以沫,成群成群的逃荒难民,哭声嚎天,饿殍遍野。一个村庄能留守的没几户人家。毛主席号召;“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老百姓只知道年年防旱,夜夜防贼,可民不聊生如何防?
马老师的老爹一向勤俭持家,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年年红薯下来,磨红薯粉卖粉条,红薯渣一是喂猪生财,二是托成渣砖,晒干后在自家窑洞后壁砌成墙,用黄麻纸裱糊层墙面,据老辈子人的经验,即是受潮也是潮一层皮,里边没事儿,正因为他家有厚厚的外人不知道的红薯渣墙,大难之年才不致于背乡离井逃荒要饭。
村西头一家养了个女孩,当逃荒过涸河床时看到车辙露鱼头,相濡以沫,就把年方5岁的掌上明珠许给了当年5岁的马老师做童养媳,也总比餓死强。
回民比竞是少数民族,大都是在一庄自然村聚居,久而久之,亲戚摞亲戚,稍远稍近,大都是近亲结为连俚。到了结婚年龄,马老师毕竞是受过教育的文化人,婚姻不是文字,不同意这门亲事,怎耐父命难违,童养媳象亲闺女,吃苦耐老省吃俭用,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在那个年代悔婚简直是致女方于死地,只得完婚了事。生了个大胖小子倒也喜欢人,也不见得智障,就是上学不入门,见人老是呵呵的憨笑着。
儿子又到了结婚年龄,婚姻法提倡回汉通婚,马老师千方百计给儿子找了个汉民媳妇,小日子过的顺风顺水,在村上也是属一属二的。辈辈单传,又生了个孙子,女孩子仿爸,男孩子仿妈,有其母必有其子,从小看大,和他的汉民妈妈一样的精道。聪明伶利,真乃是一家人的莫大希望。
马老师在50多岁的时候终于如愿以偿,被调到了县高级中学任教,并且当了几年校长。马老师不单书教的好,还练就一笔好书法,真草隶篆样样叫响,书写的小楷唐诗三百首和毛泽东诗词出版印刷也都是书协主席张海题的书名,堪称古县一支铁笔。马老师一边教学,一边为各企业书写简历广告,榜书招牌,婚礼庆典等等。润笔费在教育小区买了一套房,把老伴孙子都接来县城居住,傅导孙子学业,一直到供孙子考上大学。真乃是隔代遗传。没让儿子拿过一分钱,但厄运来啦;
儿子在家好逸恶劳,一提起种地就头痛,倒也看上了一条路子,开着魔托车走乡串户,收鸭、收鸡收狗兔,一天也赚个百二八十的。一不养老二不养小,媳妇虽说一个人种地也种不好,可年年有粮有菜有红薯,两口子再也不想那“老婆孩子热坑头,种地有头小黄牛”
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小日子过的倒也富足。
“当其得意,忘其形髁”苍蝇盯上了有缝的蛋,村上的赌徒们看谁有俩线,就打谁的主意,头两局先让你赢几个,很快就染上了赌瘾,一发不能收。越赌越输,越输越想捞,越往里掉,输急眼了扬言“我老爸有存款十万元,有货不算穷客”。赌徒们越是揪住他不放,媳妇和他大吵大闹也不济于事。再闹素性躲起来,三天三夜不离赌窝,任你死活都找不到人。
马老师在百忙中挤时间写了许多百福百寿,名言警句等,趁署假送回老家让儿子刻在青石板上,因为古县南山是有名的青石山,大都有几百年的石刻传统,饭要留给子孙吃。当回到家一看,客厅里不见了书法大案台,儿子用九厘板案台堵了鸡圈墙,非常生气,“孽子不可教也”。
赌徒们听说老掌柜回来啦,下意识地告诉他儿子回去要钱,儿子脚不点地的跑回家,马老师一看儿子那鬼模样,气不打一处来,气归气,还是说着让其雕刻书法卖拓片,劝说着文化的巨大威力,别图那眼前小利。儿子不但不答应雕刻,还强词夺理地说;“你有退休工资,一月几千的花着,我没有,你让我石雕,猴年马月能赚到钱?”大吵了一架,马老师气的手擘直打颤,叹曰;“家无正气之子,家道难成矣!”紧接着债主们蜂涌而至,方才知道儿子欠了一屁股债,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焉”
无耐之下,挥笔写了首戒赌赋,告戒村民们以正村规家风。
告乡亲们戒赌书:
天下之倾家者,莫速于赌,世上之败德者莫甚于博。入其中者如沉迷海,进赌场后忘乎所以,狐朋狗友缠绵永夜,魑魅魍魉魈尔虐我诈,废寝忘食,盼馅饼天降,意怠神疲,终水中捞月,偶赢一局遂壮英雄之胆,囊空财尽方寒士之心,若问赌中谁最善?群指荡产亡命徒,试看历代成空者,谁曾染指恶赌处;
诗曰:
贝者是人不是人,
只为今贝起祸根。
有朝一日分贝了,
终究成为贝戒人。
释文;第一句:“贝者”合为“赌”,第二句:“今贝”合为“贪”,第三句;“分贝”合为“贫”,第四句;“贝戒”合为“贼”
重念;
赌者是人不是人,
只为贪财起祸根。
有朝一日贫穷了,
终究成为贼盗人。
马老师写罢,张帖在村委会的大门一侧,趁着天黑匆匆回了县城,老伴一听如雷轰顶,一气之下病倒了,花光了马老师的所有积蓄。真是祸不单行。马老师在退休前后,一直深更夜半地写着他的长篇小说;“转变下一代的基因”。
经过几遍修改润色,比较满意了。可又不会电脑打字,编辑部只看电子稿,不看纸质稿。只得在教育系统群里找了个会打字的保母来家打字。保母倒也勤快,善良,把老两口侍候的满意周到,因两代没闺女,对保母格外的好感!视同亲闺女一样的喜欢。
小说终于付梓出版了,印刷上万册,还掉了房产抵押贷款,净赚15万的收入,厄运又来啦。债台高筑的儿子以侍侯老爸老妈为由,把保母赶走了,把老妈气死了,马老师也病倒了。儿子用架子车拉着老爸去看病,教育小区的人夸奖说;“哟!还是养儿防老,你看看人家。”“不是呀!他也不知道把存折放那啦呀!”障儿一句话,周围人“哈哈”大笑。
马老师自知时曰不多了,又把保母请了回来,赶走孽子,儿子拿不到钱死活不走,马老师打110才算把孳子赶走了。又委托保母写了份遗嘱,并且到公证处公证;将15万元的书作费其中5万元留给孙子上大学,真是“天下老子向小”。10万元捐给教育事业,一套房留给保母,一屋子的书藉留给孙子,让儿子来运回去封存。
马老师临走说了句;“儿子是糊不上墙的烂泥,要钱有何用?”与世长辞了。儿子来用箩筐一担一担担着书卖给了废品回收站;教育小区一片唏嘘声。
正是;(俚句)
种豆得豆
种瓜得瓜
近亲结婚崽子傻,
嫁娶联姻
回汉通婚
代代人才效国家。
媒妁之言
父母保办
地土贫瘠生莠芽
异地连俚
种子调茬
精英辈出文练达
外甥仿舅
男孩仿妈
女人沃土毓精华
家长把关
子孙英贤
方能铸起金子塔。
蔡西杰撰稿于上海
18051525221
2022.8.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