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往知来的《龟先生》
张晓慧

书影 书名题字 耿介耳
人言兽语,人间情话天边神话。人亦魑魅,兽非魍魉。美女与野兽共舞,天与地相峙相生。人神对语的一场盛宴。亦真。亦幻。
读过王骞老师的《西看看——行走欧罗巴》,如果说这本书是生活中的和风细雨、阳光雨露,那么另一本《一堂课》就是工作中的良师益友。而这本长篇小说《龟先生》,一不在我们的生活中,然,却感觉在我们的生命脉络里;二不在我们的工作中,然,却是我们感知万物本源的一管一斑,从而见微,从而知著也。
前两本书吾还有感而发的写了小作文“读后感”,那么此书嫣然就是在观看影视剧了。画面感极强。自我第一感觉拍成影视剧应该非常好看!人物形象和个性饱满、鲜明,人物关系错综但不复杂,情节蔓枝娓娓,引人入胜。关键是叙事语气,两个字“舒服”。此为“观后感”否?
每读,都有画面在脑海中浮现,人物的样貌、服饰、表情、声调、仪态,所处场景都栩栩如生。随着故事的发展,读者思绪亦紧随其后,疏密有秩,快慢不一。

书中插画 自由插画师 周渭淙
故事以众人围绕神灵化身的主角“三足龟”缓缓展开。占卜、征伐,征伐、占卜似乎是商代王室的主要任务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古人以此巩固统治。
大王的王者风范;王后的高贵母慈,乃至于母爱之泛滥;羊角族美女子“桑”,及善良、勇敢、妩媚、痴情于一身;反面人物“太卜涂”的阴、狠;世外桃源般的朱圃中,居隐于此的高人志士虎尾族后裔“朱”……每一个人名作者都再三斟酌,使之更贴近时代及人物身份。三足龟、大象、飞鱼、黑熊……动物的灵性盖于兽性,野性有之,明智更有之。似兽非兽。亦人亦神?

书中插画 自由插画师 周渭淙
整本书读来,通篇没有看到第一、二人称——“我”、“你”,两字。文中皆以人物自名和他名相称。查询才知,那时(书以商代为背景,却不强调、明确本故事就发生在商代,给读者留有广袤阅读空间)“我”最初是一种武器,后来代表“我们”而非自己的意思。“我”字到了西周时期才开始寓有同如今一样的字意。如此种种,可想而知中国古文化的宏伟磅礴之,作者创作过程中的何等严谨严苛之,乃至精益求精到“每事问”。

书中插画 自由插画师 周渭淙
小说细节处如锦丝丝入扣,章回中似针往来穿梭。精华最终溢于在年代、礼俗、群族、占卜、祭祀、乐舞、书契、甲骨文、医药、建筑、玉器、青铜器、雕刻、铸造、酿造、服饰、配饰、动物、植物、美食……粒米成箩。“知”、“识”包罗万象,朗朗大观也。文化、历史,是此书的艺术价值所在。
该小说,以历史、政治、人文作为支撑全书的思想框架,掺杂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落笔于现实。三十余万字,四百一十页的分量,前后经历了五年半的时间,四拟其稿。如此,倾注了作者对于中国古文化的痴迷探索及深爱之情。书写。传承。
读之,可正本清源,以知识反哺当下的工作与生活。
放之,好好生活。
名家点评:
语言干净,节简。几乎全是白描、短句,不见任何形容夸饰。与史前的文化相匹配,尤显古朴厚重。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功力、风格是作家的特色标志。
——文学评论家宋遂良先生
《龟先生》就是一次神为人用的文学新尝试,拓出一片人神共生的新境界,人护龟,龟护人,人神共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神共生是神话创作的最高境界。
——文化学者一然先生
用冷静平实的画风,活力十足的现代风格,构思并讲述了一个张力十足、曲折而光明的多幕历史剧。细微到龟甲上的一个裂纹,宏大到一个王族的兴替,虚以实为根基,实以虚为枝叶,层层剥笋,娓娓道来。
——电视媒体人郭战江先生
王骞,1964年生于济南。文化学者、作家、传媒机构经理人。曾任教师、编辑、记者、广告策划人等。闲暇时大学里讲课、讲座。《龟先生》是其历时五年有余潜心创作完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中小学教师、医护
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