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赠胡玉先生
孟照宇
书法界里一颗星,
神州大地冉冉升。
挥毫泼墨揩行隶,
清正廉洁传美名。
真善美爱德为上,
儒家思想永传承。
诗词歌赋勤学问,
公益事业乐其中。

观胡玉书法有感
蘸墨挥毫细无声
笔走龙蛇跃纸中
华夏尽是好文字
一撇一捺总关情

胡老师书展赞
三商书坛传佳音,
翰墨怡情出草根。
美玉吐彩硕果累,
法古扬今创新韵。

观胡玉君书法展有寄
李振刚
商都悬古月,
墨里洒辉银。
一画含三象,
千毫伴十春。
今临融古意,
故帖品长新。
信步西阳里,
堪称出彩人。

欣闻胡玉个人书法展玉成致贺
刘显仓
汉梁才子胡玉兄,
挥毫泼墨写大风。
行云流水山河韵,
笔走龙蛇天地惊。
纵横捭阖比二王,
苍遒浑厚赛真卿。
躬身墨坛育桃李,
直抒胸臆表天工。

赞书法家胡玉
黄河故道李家庄,
胡家有童初成长。
天赋异禀惊四邻,
十里八乡皆夸奖。
冬练三九夏耕耘,
苦练技艺求自强。
面壁十年图破壁,
真草隶篆样样棒。
一代书家古月石,
中原大地美名扬!

“草根写字人”
梁园耕夫 门焕新于瓜庵
胡玉先生自幼即喜濡墨挥毫,如痴如醉,迄今已耕耘砚田六十余载,日日游走瀚海墨池,临帖读碑,访师问友,摹古观今,渐成一格。在大学期间,即是“软硬兼施”,钢笔书法曾作为同学学习的字帖。胡玉先生书法的成绩,在于他的悟性,在于他的勤奋,在于它的融会贯通,在于他的谦和朴诚。其楷书,寓形于颜(真卿)、柳(公权),得势于二爨(宝子、龙颜)、其行草,陶染出于二王,风规源自松雪,汲取明、清诸家风貌。富丰神而妍润,有劲健而闲雅。况复涉足于汉隶,研习《曹全》、《张迁》《乙瑛》诸碑,更丰富了他书作的艺术涵量。孙过庭《书谱》有云:“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不是恰恰可以用来评价胡玉先生诸体兼擅的书法么?

胡玉之字即如其人,书风极为纯正,从传统碑帖走来,在与古代经典作品对话的漫长过程中,不断锤炼和完善自己的书法创作语言。其书法作品中有一股清新、优雅的“书卷之气”扑面而来,不加修饰,清新自然,看似线条细劲,实则力度憾人。他的楷书既法唐楷的端庄、典雅,又取魏碑、二爨之险侧、奇崛。欣赏胡玉先生的书法作品,你自然会感觉到其“谦谦好学”的君子之风,他沉潜于古代经典书法作品之中,与古为徒,日摹夜临,心领神悟,游刃有余。

多年来,胡玉先生认真临摹传统书法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尤其在楷书和行草书临摹及创作方面,既有很深的传统功力,又含有现代的审美意韵与生活气息,努力追求一种“真水无香”的至高境界。胡玉的楷书基本功非常扎实,笔法变化及其丰富,结字布局开合有度。由于对古代书法经典作品的临摹学习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驾驭笔墨的能力很强,鸿篇巨制,洋洋洒洒,或八尺宣纸的一两字大榜书、或尺素雅笺的数百字蝇头小楷,都可以信手拈来。正如元代书论家盛熙明《法书考》所言:“夫书者,心之迹也。故有诸中而形诸外,得于心而应于手。然挥运之妙,必由神悟;而操执之要,尤为先务也。每观古人墨迹存世,点画精妙,振动若生,盖其功用有自来矣。”胡玉得心应手,挥运高妙之功夫,完全来之于他平日里的细心揣摩,认真临写和精心妙悟。

当然,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愿“草根写字人”胡玉先生继续勤耕砚田,收获硕果盈枝头,书法艺术水平日臻完善,期待先生有更多更好的佳作问世。

翰墨丹青草根写字人
——古月石(胡玉)书法作品邀请展影视专题片
解说词
胡玉先生是从我市黄河故道南岸的李庄乡走出来的农家子弟,童年时期就对写好中国(汉)字产生了浓厚兴趣。進入学堂后,他把学好语文知识,写好字体当成自已(一生的)最大的爱好和追求。除学好必修课外,他还经常在课余时间练习钢笔字,从不间断。小学时期由于他钢笔字写的工整,美观,经常受到师生的称赞,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多次受到校长的表扬,并要求向他学习。入中学后,当时处于文革时期,经常书写大字报。因胡老师钢笔字写的好,校长就让他学写毛笔字,抄写大字报。从一九七三年开始,他就(走上了)开始了他的书法艺术生涯。通过长时间的笔耕,他总认为自己的字与书法标准相差甚远,便在当时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了,购买了毛笔书法字帖。读临兼顾,孜孜以求,契而不舍。初习颜楷,继临二王,略涉汉隶。他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以读帖为主,临帖为附。他认为读帖要比临帖效果快,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读多种字帖,纳百家之长,补己之短,使他在漫长的书法道路上不断的长进和提高。其善长的颜楷得到了道(书)友的认可,其兼学隶书、行书、行草等也都得到了艺术升华。因此,他的各种书法作品也都得到了道(书)友们的认同。他的书法作品,己经形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对于他的作品,观者阅后,名曰:大气、养眼、耐看、舒服。

在近五(六)十年的书法艺术探索实践中,他将写好中国字(书法)视为一宝。勤奋耕耘,从不间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以坚强的毅力书写艺术人生。在生活和工作中,由于他字写得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

胡玉先生虚心好学,不齿下问,经常与书法名家相互交流,吸(汲)取精华,补充(实)自己。(他是)商丘书法名家刘仲清老师的书屋的常客,成为良师益友,莫(逆)益之交。商丘书法名家,很多都是他的知已,作为补充(提升)自己的良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胡玉先生将会在今后的书法艺术道路上,用他的笔书钩画幸福人生。(用他的笔墨书写出生活的精彩和幸福。)

创 始 人:杨忠信
社 长:孟照宇
常务副社长:朱永利
总 编:刘成宏
秘 书 长:张玉平
编 导:李 玲
理 事 长:袁相玉 监 事 长:沈慧
编辑部长:刘立新 书法部长:朱超枫
宣传 部长:王秀莲
外联 部长:李兰金
艺术部长:王利华
摄影 部长:赵子敬
人事 部长:赵金玉
主 编:李振江
执行主编:王秀莲
摄影整理:刘彦明
说明:其他人以前职务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