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作者冯艺儒曾于2004年,被台山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文艺家光荣称号。他在文艺创作上,独辟蹊径,专门搜集民间故事,介绍民间风土人情,寻访文物景点遗址,写下不少深受读者欢迎的故事或民间传说。他于2009年岀版了小说散文集《瀚墨溢台山》。本平台特新辟《吹水馆一一故事会》栏目,以飨读者。望海内外作者赐稿本栏目。


吹水馆一一故事会
看电影看戏的故事(冯艺儒)
说起看电影,个个会明白。看戏的广义范围是宽了,包括看古装粤剧及其折子戏,文艺晚会,音乐曲艺,话剧舞蹈等等。还包括文化大革命中,由各单位丶大队,部队组织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各种宣传演出。
读小学时,看免费电影看戏,多在我小学所在的村庄上之露天剧场(离我村走陆路二公里,走水路兼陆路一公里,皆因涨潮时不能过河涌,必走陆路)。
电影多由台山县流动电影队按排期放映,基本上每月一次,由所在大队付费。有时由部队的电影队为慰问群众放映。看戏多是古装粤剧或折子戏和独幕小粤刷等,是由各个大队的业余粤剧组(时称文娱组)演出。

此外,还有由学校组织去电影院包场看电影的。(有一次,某村有一靑年,冒充老师,跟着学生队伍旁边进场,临守门之人员时,对学生说,你们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入场,不能像老鼠一样东钻西窜。守门人真以为他是老师,混进了场。但却被学生当成笑料。)另外,还有在星期天,同村的学生自发组织,步行6公里到镇电影院买儿童票看电影。
那时候,小学时代喜欢看的是战斗片,如地道战,英雄儿女等。看戏记忆最深的是小粤剧打铜锣,补锅等。

上中学时,看电影也多一些,有的是学校组织去,有的是自发组织去。那时是文革中期,除了看八个样板戏之外,还喜欢看几部进口电影。如,多瑙河之波(忘了哪国的),听说有一青年连看几天,都是为了一个男女亲热之镜头。(后被内部以抓意识形态教育作批评)。还有巜宁死不屈》(阿尔巴尼亚),摘苹果的时候(朝鲜),《列宁在一九一八》(苏联),还有越南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时人还总结一条经验,说阿尔巴尼亚电影有露胸镜头,苏联电影有装胸镜头,朝鲜电影是束胸的,越南电影有小孩子吃人奶镜头。可能早些时候常看南征北战,地雷战等,连个女人都没有,因此产生了喜欢讨论女人而感兴趣的心理。好像有文友对我说的,在边疆当了几年兵,没见过女人,有时候在路上,见到一头母猪也高兴。

在看戏方面,对于学生来讲,如果是部队宣传队来演出,公社革命会就安排全师师生观看捧场。如果是专业剧团来演出,那就一票难求。有次,传闻省粤剧院文觉非,红线女来演出(实际来的是罗品超,林小群),戏票肯定是走后门内部消化。(当时中央有文件,内容是说走后门之事,放在文革后期处理。)戏院外围观的群众达四位数,戏院则在十字街头安装一只大嗽叭,让无票的观众在外面收听。当时,我曾问学校主管后勤的老师:有多少张戏票分配给学校呢?他说,盲眼佬放风筝一一吾使望。如果是担石担沙建戏台,肯定分配几百担给学校。

幸好,元旦春节期间,佛山市粤剧团作节日慰问解放军,在烽火角师部大礼堂广场,公演粤剧《沙家浜》,我们这班学生才饱眼福。
毕业后,曾当大队中心辅导组长。期间,有次广东音乐曲艺团来广海演出,由杨达,黄俊英及夫人崔凌霄领衔。分配下来大队的戏票由我掌握再分配,才有了主动权。该团来这里演出,还要承担一个任务,是辅导基层业余文艺演出单位的业务工作,各个大队要派人听他们讲课。我大队的听课人员也由我安排的。

在台山,有关看戏看电影的难忘事件。一是1957年,马师曾红线女来台城光星戏院演粤剧一一搜书院,坍塌了木质戏台。二是1974年,端芬灯光球场放映一一《侦察兵》,发生踩踏事件,造成6人死亡,几十人受伤。(个中原因,曾听过内部通报,在此免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对看戏看电影兴趣大减。加上互联网上有得看,也不需买票观看了。


作者简介:
冯艺儒,1954年2月出生,台山广海镇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少蒙庭训。素来热爱文学,业余喜欢文学创作。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投稿,散文小说见于台山报,新宁杂志,侨乡文艺,江门文艺等报刋,诗词作品见于台山诗词,五邑乡情等报刋。
20O4年,被台山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文艺家称号。现是江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台山广海通讯社编辑委员。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中小学生写作園地简介:
中小学生写作园地、是我艺术社培训未来作家诗人的重要园地。
我们实行一免费二修改三发表的辅导方法:为国内国外华人子弟服务。
我们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辅导方法新颖,深受国内国外华人家长和学生欢迎。
请投稿:
微信号:R6049931328 许先生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机构:
精武会驻文艺中心副会长:李剑昌
精武会驻文化艺术中心顾问:
许湛荣、伍蓬莱
主任:林敬照
副主任:伍国胜 梁少华
常务理事:林敬照 伍国胜 梁少华
刘质坚 陈绮娜
理事:梅如柏 周慧君 陈泉声
陈冰玲 魏台平 甄春花
秘书长:林敬照(兼)
财务:伍国胜(兼)梁少华(兼)

主编:许湛荣
执行编辑:陈绮娜
责任编辑:冯艺儒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与您相约
投稿微信:R6049931328
领取稿费:Chen18128290208

请点击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投稿须知:
作品:原创首发+照片+自我介绍(文责自负)
音乐: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作者与网络(侵删)
平台赞赏费用即为稿费,其中50%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和一周后的稿费不发放,维持平台基本运营)。凡在《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平台》发表过的优秀作品,本社将向各地报刊、杂志等纸媒推荐,并定期整理成文集出版。
敬请各位可爱的人儿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版面设计:陈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