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金星:要从抗战老兵的英雄事迹中汲取红色力量

图片说明:巫金星和秦兆年。
8月1日,”中国好人“公益慰问团队开展了“情暖老兵”活动,慰问辖区抗战老兵,送去慰问品并致以节日问候和祝愿。当天,中国好人公益慰问团队在”中国好人”、 中国诚信楷模人物、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智库专家、广州市乐善关爱老人协会永久荣誉会长巫金星带领下,前往华南师范大学,看望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秦兆年、刘达莲夫妻。”中国好人“林义平、马雪萍、何淑娟、尚丙辉、李桂泉,”广东好人“陈金莲、王凤丽,“广州好人”肖金,“天河好人”彭大玉、覃朝晖等一同参与慰问。
慰问当天,巫金星带着3339元慰问金,慰问团还买了米、油、面、牛奶、水果及日常生活用品来到抗美援朝老兵秦兆年家家中,为老兵送去了关怀和温暖,关切询问抗战老兵的生活,身体状况。在秦兆年老人家中,慰问团成员与老人促膝而坐,与老人一起拉家常、聊近况,老人讲起那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提起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参加各个战役时的情景,言语中依旧是满满的自豪感。
秦兆年老人分享了自己在当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生动再现了革命前辈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老人还讲述了自己脱下戎装后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发扬先锋模范的经历,彰显了抗战老兵“退伍不退志,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秦兆年说:“新中国成立时我高中毕业入伍,因为国家缺乏知识分子把我们送到了军校,我们要求到抗美援朝前线,结果把我们送到了军校当教师,我们当年有许多到前线的战友都牺牲了。今天,我们更应该尽自己一份努力为国家做贡献。“老人边讲边拿出当年的戎装照片。“看这张照片,当时我还不到20岁,还挺帅的吧。”
秦兆年1950年入伍,人生的前半段奉献给了军营,后半段则奉献给了高校,但他的一生却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脱下军装前,被称为“秦教员”。1986年年底,秦兆年夫妇二人来到华师。1995年退休后,秦兆年并未退出教学舞台,而是和爱人一起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行列,到贫困地区送教材送知识,指导青年大学生科技创业。他们曾先后10次赴西部地区,上百次赴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支教帮扶,总计讲学、培训活动达1500多场次,捐赠教材、器材4万多件套。

老兵见老兵,共话军人情。慰问团中也有几名有过军旅生涯的青年志愿者。他们陪伴老兵聊起各自的军旅生活,弘扬军人优良传统。他们表示,要以抗战老兵为榜样,始终保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努力在平凡岗位做不平凡的事。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老人身上的伤痕无声述说着为为国奉献所做出的功绩,听着老人的深情讲述,“中国好人”公益慰问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抗战老兵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用鲜血和汗水保家卫国,不计回报。我们不仅要关心爱护他们,更要将他们的革命精神弘扬开来。我们要从他们的英雄事迹中汲取红色力量。“巫金星说。
通讯员:彭大玉
责编:郭静
图片:通讯员提供
文字审核:郭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