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事杂谈》六十三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儒道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但两者之立足点不同,道家哲学从自然之道推及人伦之道,儒家思想则从人伦之道推及天地之道。古代中国推崇大道,并将大道之理广泛运用于建筑、社交、政治、军事、养生等,这些“以道佐事”之例,在《道德经》很多章节都有体现,例如六十章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无所不律,无所不载。其内无小,其外无大。大道的自然性,也是它的平等性,对万物既无偏爱也无私恨,这正如《道德经》第五章所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说天地圣人没有偏爱之心,对待万物,对待百姓,像对待草扎的狗一样,没有偏爱,也没有私恨。 大道的无私性,就是天下为公,因为它没有私,故成就了它的大私。《道德经》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即大道像河水泛滥一样,向右左无限延伸,让万物生养,又让万物回归,从来不言自己最大。这都是道的包容性及广泛性的集中体现。 道在人间为《大学》之道即生命之道,在文化领域体现为智慧。“道” 对立者为“术” ,术在人间体现为“小学”之道,即生存之道,在文化领域体现为知识。孔子曾为人生设计为:“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此乃贤圣之路,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徜徉在平凡的生存之路上。 人当应体悟自然的法则,让自己顺应自然环境。自然法则就是天地之律,也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地之律在人间的体现。人当依据四季邅变,昼夜更替,进行休养生息,进行养身修性,处于中庸之道中。什么是中庸?中庸既中用,它要求我们在处理事务中,不偏不依,不落一方。中庸是一种做事原则,不是和事佬,不是和稀泥,而是一种应付事务的能力和技巧。过犹不及,做事宁愿稍欠,也不要小过,欠了还可以弥补,过了往往没有回头路。 人伦之道与人伦之序不同。“三纲五常”是儒家思想的人伦要求,“三纲”属于人伦之序,“五常”属于人伦之道。人类社会即需要“道理”,也需要“秩序”。 人伦之道需要师范,需要标干,需要以身作则。故《论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昼往夜来入阑珊,
骚人墨客载文船。
当仁莫让擂台上,
何教金榜错华年。
踏着文化自信的金鼓齐鸣,迎着文化复兴的阵阵春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
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2年6月15日起至 2022年12月15月截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100名:奖金20元。
主编:希望之梦(木易)欢迎大家投稿参赛!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