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陈继业,笔名雨巷(藍調),浙江省杭州市人。
1969届 杭州开元中学(6607班)毕业。
1983级 浙江电大经济类专业毕业。
长期从事外贸专业工作,曾担任多家省级外贸公司中层干部。
现在已经退休,居住杭州市。

今日杨公堤
立秋
作者:雨巷(藍調)- 杭州
今日立秋,暑气将逐步消散,秋虫特别是蛐蛐该登场了。记得还在上小学时,立秋后蛐蛐就开始在大院的墙角缝里,展开了它的翅膀骄傲地振翅鸣叫了起来。
这蛐蛐的鸣叫声极大地刺激着男孩子们的神经,一时大家打着手电筒,从大院到弄堂直至街道,循着这奇妙的声响,孩子们竟活跃在街头、小巷去捕捉……
5、6年级时,那大院已经不能够满足孩子们捕捉蛐蛐的需要了。我们把捕捉战场搬到了广阔的天地——西山后马路(今日杨公堤)。
那时的杨公堤很窄,只有两车道,而且还是水泥路。马路两边的行道树,仍然是现在的法国梧桐树;道边上并没有什么花花草草,只有野草在疯狂的生长;不远处是农人的耕地,都是一些水稻田。杨公堤附近的茅家埠风景区,以前是一个小山村,农人们以种植水稻和采集桂花等经济作物为生。
大清早,太阳公公还在睡觉,草地上还满沾着露水,大院的小伙伴们就出发了。我们扛着锄头和一些能够翻动土地的工具;拿着锯成小节的竹管且两头塞着棉花,算是准备放这小虫的东东。在这杨公堤上循着蛐蛐的叫声,去寻找我们的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大孩子们一锄头、一锄头地翻着黑土地,蛐蛐在不断地挖掘中被跳将了出来,往四下奔跳、逃窜;这些逃窜的蛐蛐,由小一些的孩子们负责去分别捕捉。时间慢慢地过去了,在不经意间一时竟捉了许多,塞满了所有的竹管;幸好我们还拿了一些纸张,也被圈了起来派上了用场。鸡蛐蛐、白头翁、红头将军、黑翅....,哇,那么多的品种。
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我们已经踏上了归途。一路上歌声笑语,大孩子们依然扛著锄头,小孩子们拿着战利品蛐蛐,唱着儿时的童歌、循着回家的路......
立秋了,蛐蛐叫了。儿时的碎叶记忆,现在回想起来竟是这样的美好、亲切,回味无穷。
注:蟋蟀,杭州人一般称为蛐蛐儿。
2022年8月7日

杨公堤(昔日西山后马路)

杨公堤

杨公堤

雨巷文学
责任编辑:陈继业
2022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