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我青少时喜欢上《红楼梦》,很大的原因就是这句“薄命司”联语的助力。之前,常听老人们说:红楼是坏书,千万别去看,久而久之,心中对其就形成抵触。可是,当一看见这联对,尽管都还不知道意思,便就惊艳,便就将这联语默诵并心铭了。有这么精彩句子的会是坏书?不管如何,一见钟情,爱就是了——由此,也可以看出“美”的魅力的强大。
“春恨秋悲”,只是古人的专属呢,还是“人”的本分?以自己的人生体悟,我觉得应该是后者。并且,越是爱“雅”的人,这种情感体验很可能会越强烈。
壬寅虎年,“春恨”早过了,“秋悲”跟着立秋又随喜来了。大概是心理作用吧,一到立秋节,阳光没怎么变,月影也依旧圆缺着,可就是觉得天气仿佛忽地凉起来,这种感觉晨昏尤甚。带着这种感觉,便也应时写上一首……


七排【中华通韵】
立秋
连振华
愕感侵凉到立秋,风轻气爽水清流。
朝辉菡萏眉沾喜,暮色梧桐面带愁。
意惬苍鹰描碧落,情殷新燕唱琼楼。
匝时走陌勤稼穑,迎序倾觞望稔收。
弦月何曾惊哮犬,天河有否泛兰舟。
诚祈寄梦今宵夜,逸魄飘魂至窈悠。
注:
愕感——顿感惊诧。
菡萏——荷的别称。
哮犬——哮天犬。
2022.08.06深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