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橛山情怀
宋连富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这是自然法则。受聘来这里“再就业”的十几个年头里,走过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林草园田,山居村落,人人事事记忆犹新。印记较深刻的是刚来铁橛山不久,在景区办公室(村委)召开的一次座谈会。座谈会是由夏家庄原村书记组织召开的,村里最年长、最知情、最了解情况的老党员、老农民参加,笔者做了详细认真记录。座谈会不拘形式、不限思路,畅所欲言的讲述了铁橛山的山石林泉、峡谷溪畔、古树野草、峻岭坡田和生生不息的动植物的多样性等;讲述了铁橛山久远传奇故事、人文历史传说等生动鲜活人物和事件;讲述了当地村民们期盼着开发建设者们把铁橛山建设的更加美好的愿景。

在这众多记忆中,铁橛山是我经常牵念、梦萦魂绕的地方,她是一块静谧自然使人心灵升华的净土,她是一份愈久弥醇、回味悠长的珍贵情怀。铁橛山是青岛西部最高山,是大自然赐予西海岸的最大精品、最响品牌之一。说她熟悉是因为她是我故乡,说她陌生是因为我还没有真正融于她的怀抱中。相遇是缘,相守永恒,相行致远。
来铁橛山时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尽早了解铁橛山、尽快融于铁橛山、尽情体验铁橛山、尽力开发建设更加美丽的铁橛山。初次登临,就让其独特雄奇、引人入胜的表征所折服,让其生态原始、浑然天成的风貌所陶醉,更让其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所感动。铁橛山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东部,主峰会仙峰595.1米,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14公里,宽7公里,面积为13.3平方公里。铁橛山峭峻挺拔,崖壁矗立突兀,因石色如铁,橛石众立而得名。《胶州志》记载:铁橛山本名胶山,古胶州之镇山,《齐记》作黔艾山,《水经注》作柜艾山,《山东通史》谓之五驽山,《齐乘》作铁橛山。
铁铁橛山其支脉较多,海拔百米以上的山头百余座,山体较为独立的有34座。胶河、白马河、风河之水源头出自铁橛山,分别汇入渤海、黄海之怀抱,形成奇特的地理水源景观。高山杜鹃、秋海棠、樱桃、板栗、山楂、黑松、刺槐、茶树、柘树、平柳树等多样性植物分布在茂密的森林中,成荫蔽日,花果飘香。淸代诗人法若真《滴水岩绝顶海棠序》云:“……绝顶方广十余亩,皆秋海棠生其上,约十余尺、六七尺、四五尺。叶委如偃轮,华灼如火树。旭色高融,忽芙蓉之摇落,忽桃花之烂熳;亦幔亭之飞霞,亦丹崖之绛雪……”。高山杜鹃、秋海棠飞挂峭壁,群禽走兽栖居密林灌丛,是青岛地区少有的高山天然森林浴场,林木覆盖率95%以上;狐狸、獾、野鸽、白鹭、鹰、山鸡、杜宇鸟等百多种野生保护动物和珍禽游历山中,自然和谐,原始生态。

历史悠久的“会仙锋”、“齐长城”、“雹神庙"、“福安寺”、“观音洞”、“庙群遗址”、“千年古银杏树”等胜迹,历经天象、社会、政治、战事等变迁,尚存旧迹,诉说着铁橛山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厚重,传承着铁橛山的魅力和地理位置的重要。“会仙揽胜”、“天碑"、“铁橛悬泉”、“莲花峰”、“海眼”、“金蟾吉象”、“胶河澄月”、“仞壁洞窟”等奇特的地质自然景致,令人敬畏和震撼。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亲近自然、人之本性。观悬泉、望澄月,可以体会到水性的伟大。水性仁爱,滋润万物,生生不息。古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泉”之称的铁橛山名扬天下。铁橛悬泉、涌金泉、洗心泉、龙泉、天泉筹百泉争涌。史载著名的古胶州八景,铁橛山脚下的六汪填占居两席,得天独厚、地利人和。《铁橛悬泉》,“顶有悬崖如盖,名滴水崖。一水从石罅中滴出,时作玉琴声。下积为流,溽暑不溢、大旱不涸,玩之如明珠时倾,又似闻水一曲,不减庐山瀑布云”。清代诗人周于智有诗赞曰:“琴声仿佛出烟岑,流水高山自古今。何事成连居海上,风涛漫拟是清音"。铁橛山源头之一胶河,源自铁橛山北麓,其“水色如胶,故名胶河”,曲流百里入胶莱河,河水清澈,历历鉴砂石。有诗赞美《胶河澄月》,“一片晶光映碧流,长川夜色尽澄秋。浮槎从此凌波去,定到清虚府里游"。

铁橛山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生态绝佳。千百年来,凝聚天地之美的雄壮姿态,奇伟磅礴,鬼斧神工,叹为观止。因工作关系,数次登临都有看不够、赏不尽、悟不透的感觉,每次都有新的启迪。登临会仙峰,似是仙入境,茫茫林海染尽,群山舞长空。在湛蓝晴朗、光照透明的天气里,新崛起的青岛西海岸一览无余。高楼鳞次栉比,田园秀美如画,城乡村落,绿水青山尽收眼底;小珠山、大珠山、藏马山近在咫尺,云峰相望、山脉相连;海上仙境灵山岛,似巨轮腾起,破浪远航;初夏晚秋观日出更是奇境称绝,海天一色,万丈霞光,缓缓升起的太阳似巨龙吐珠,气吞山河,喷薄激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十几年前落户这里的青岛铁橛山风景区,在六汪镇党委政府和社区各村的大力支持下,本着顺势而为的思路,结合区域内地理风貌和景区、园区实际,与村共进、合作共赢,并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植入市场因素,对山水林田路进行保护性规划建设的同时,更好带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工作期间,作为亲历亲为的参与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和同事、和当地老农们一起顶酷暑冒严寒,风里来雨里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共谋发展、共享苦甜,在“打好铁橛山牌,做好铁橛山文章”上下功夫。丈量条条山路,打造处处景点,建设美好家园,传承文化底蕴,守住绿水青山。几乎走遍大大小小山粱,踏足座座险峻山峦,目睹数不清的古树丛林和繁花野草,赏不够硕果满山,尝不尽苦乐岁月,说不完经年故事。

有着风光旖旎,奇幻生境的铁橛山,是原山原水原生态的圣境,其秀美和雄峻堪称一绝。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休闲游乐、康养健身、田园体检等四季宜人。这里,峰峦叠嶂、山势陡峭、林木葱郁、果香四溢、百泉争涌、木灵石异,是青岛西部的“绿核”和养生地。这里,近800年的古银杏树,似牵手的情侣相依相伴在悬泉、古庙旁,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世代的传奇;400多年树龄的“栗祖”、百年“枣王”和山楂树,世代繁衍,万木峥嵘,是群芳争艳的花果山。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秋季节生成的平流雾,似玉带飘逸在叠嶂的山间,冬日高山之中的“雾凇”,似白银雪浪挂满丛林,骤冷形成的“冰挂”,似蓝天直泄而下的“冰瀑银河”。大自然的造化,犹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三十六峰,七十二泉”处处点染,给铁橛山抚上了生命的色彩。正是因为有了遍布的峰林峡谷、泉韵林海和花美果香,于是,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林绿了,草青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这里,六汪镇区级铁橛山田园综合体正式落地,集文旅、民俗、度假、康养、采摘、餐饮、农产品加工等多位一体。悬泉庄园、开心农场、乐活公社、生态林场、垂钓园、亲子体验园等生活慢动自如,快乐安逸。
春华秋实,万象更新。约着春夏秋冬,相聚铁橛山,分享铁橛山,体检铁橛山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幸福。经过铁橛山人十几年来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已开发建设了胜景游览区和悬泉游览区,畅通了会仙峰、金刚山、莲花峰和农业园区等主要道路,修建了多条石阶游步道和生态自然的林谷慢道,打造了多处山居特色的乡村族游景点和多个地质风貌的旅游景观,形成了特色农旅、特色林果、特色种植等十几个产业园区,相关服务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是万千游客探古寻幽、休闲度假的最佳目的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铁橛山的的美,是的独步天下的山水美,是独有千古的人文美,是独具特色的奇幻美,是独立风格的发展美,与青山绿水相依、与历史文化相融、与政策机遇相会,人心思进、愿景可期,铁橛山一定会更美丽,一定会成为青岛乃至全国最耀眼的板块之一。美到深处始自然,情至真时自无华。写下这些记忆和感悟,谨表达对铁橛山的深厚情怀,对家乡六汪的美好祝福……
2021年10月18日于青岛铁橛山风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