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之我见(二)546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易经.蒙卦》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家庭教育基本属于启蒙阶段教育,根据《易经》蒙卦的解读,启蒙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高尚正直的品德与情操,这是成就圣人功业的必由之路。从“蒙以养正”这个层面来讲,品质比学识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德行比才干更重要,道义比利益更重要,文化比知识更重要,智慧比智能更重要,方向比方法更重要,做人比做事更重要,效果比速度更重要,榜样比力量更重要!
家庭教育首先要确定教育目标!这就是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类型的人!是培养成高分型人才,还是智慧型人才,还是道德型人才,还是能力型人才。回顾我们走过的几十年人生,我们的父母从小也寄于我们无限期望,从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学会生命实践,我们尊重社会公德,也解决衣食住行,但与我们共同成长的无数学子中真正成龙成凤的简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从事最基本的社会工作,然后平凡地走完一生。虽然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龙凤事业的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完成。家庭教育属于文化基础教育,属于谦虚做人教育,属于人格定型教育,属于自信立志教育,这一系列家庭教育需要用文化教育进行涵养,而非知识教育进行填鸭。所以家庭教育必须从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开始,给予正确引领与指导。

方向不对,家教白费。因为做人比做事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品德比能力更重要。小时候,我看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一个空军飞行员,如果开不好飞机,那总不好吧;然而,飞机开得再好,开到敌人那边去了,反过来打自己的国家,那就很糟了。还有一位球迷说:我最不能理解的是,国家队个别素质极好的运动员,到关键时刻却有要为外国争光,来击败我们的想法,真是可耻,什么中国人呢!这些话,我们看了、听了真是深有感触。无能,固然不好;无德,更是可怕;才高而德失,是灾难。真就如同一部车子,“才能”是动力,“道德”是方向,方向错了,油门越大越糟糕。先成人后成才,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而成人的关键要素是德。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视孩子如掌上明珠,,几乎家庭的生活核心都是以所谓的“皇帝、公主”为中心,任其发展,很少家长主动学习,采用科学方法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大家知道,家庭教育的教育,说白了不外乎“做人”、“做事”,即“成人”“成才”的教育。但现在的家长最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智力的教育,而非“做人”的教育。做人要靠做事来体现,做事要通过做人来引导方向,万一方向错位,会满盘皆输。因此,做人应先于做事,人性应重于灵性,是做事而非做人。当我们看到年少成才的骄子们,什么小数学家、小画家、小音乐家等等纷纷涌现之时,我们不能不忧虑地想到,把智力、灵性、做事放在首位,孩子长大后,将发展成为什么样的“家”什么样的“材”?不得而知。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一个孩子学习不好不要紧,我们可以有机会让孩子慢慢去学,但我们一定要教他们“做好人”。《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幼儿学,壮而行。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和熏陶,对孩子一生起着极大的作用,对后来发展的影响很大。少年时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认知能力薄弱,人们怎么教,孩子便怎么学。古代“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少年时期,人生还未经过历练,生活磨练少,理解能力差,不懂得社会,不能很好地体悟人生,是一个不完全的人,因此,后天的德育非常重要。德育在于“育人”而非“做事”。做人、情感、人性、人格的教育即人文教育,应摆在首要位置。特别对少年时期的孩子来说,人文教育不是抽象的、说教的,要用有血有肉的人、事,去引导他们,要他们去领会、去体悟。首先让孩子学会“爱”,懂得“耻”。从身边的一点点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家庭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思想的引领。我们的家庭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这里我所言的教育是文化教育而非知识教育!文化教育能让孩子的灵魂成长,知识教育是让孩子成绩增长。文化教育亦是智慧教育,往往使人心底包容胸怀宽阔。养孩子不是仅将身养大,最重要的是从小给予其灵魂滋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今日我们家长往往将孩子教育推给学校!学校则按照国家统一教材实施德与才的教育(即文化教育和知识教育),但大多实施才的教育——知识教育,这就导致家庭文化教育与社会文化教育的缺失,而文化教育自古以来从家庭开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灵魂基础,不管穷家还是富户,在这基础上尽量多地施以挫折教育,人生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孩子在挫折面前依然能够辨别是非从而坚持正确的价值方向,这是文化教育的结果。这点是我们家长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领悟的。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自承担不同的分工,家庭教育属于文化教育,应以“蒙以养正”为主,注重人格的完善与品行的培养!学校教育则文化教育与知识教育共同推进。学校的学科学习只是学习中一部分,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我们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既能成人也能成才,这就是所谓的人才。要想孩子成为人才,我们家长可能就想严格管教孩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只要有问题,我们就要用我们家长的威力去管教,这是不可取的。在家里不谈学习慈母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特别在疫情期间,孩子居家学习,家长发现孩子各种问题,于是挑剔、指责、抱怨,父母和孩子之间,那真上演一幕幕斗智斗勇的家庭大戏。现在有些家长,在沟通过程中,不了解孩子也不愿意去了解孩子,甚至我们很多家长连听孩子把话讲完的耐心都没有。只想呈现自己观点,证明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

人是感情动物,思想需要交流,感情需要沟通,学问需要互助,领悟需要同频。所以家长要学会走进过孩子的内心世界,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这样的沟通,结果就是制造了更多的我们跟孩子之间的壁垒和冲突。所以说家长说的越多,孩子越是逆反,家长说的越多,孩子说的就越少。最终的结果就导致我们跟孩子沟通,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那么致命的错误叫太过于主观。
家长学会与孩子有效沟通,避免孩子焦躁、寡言、抑郁,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用最好的心态有信心去主动学习,只有主动学习,根据孩子成长规律、认知特点,多陪伴了解孩子,掌握有效沟通教育的方法,才会成为智慧教育的家长。因此我们说,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做人先于做事,人格重于智力,正是体现了以“德”为首的育人要旨。德才兼具,智美发展,这是当下教育的共同追求,也是文化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区别,前者育德,后者育才。
“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公告
昼往夜来入阑珊,骚人墨客载文船。当仁莫让擂台上,何教金榜错华年。踏着文化自信的金鼓齐鸣,迎着文化复兴的阵阵春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 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一、征文种类: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2年6月15日起至 2022年12月15月截稿。奖项设置: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优秀奖100名:奖金20元。
主编:希望之梦(木易)欢迎您的投稿
[图片]
微信:yangrrong123邮箱:1628586637@qq.com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1年2月29日晚上2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