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齿变迁
止若
妈一共生养了六个子女,受的罪可想而知。可妈连我出生的公历的年月日都记不清,后来的所谓我的出生时间都是大概给我安上的。我查过当地原始户口册,上面分明写着1969年4月11日,照此推算,我却比小我三岁的我老婆还小九岁。这好像有点不对头,明明我比她高、粗,且长有一把黑黢黢的胡子嘛。
上中小学的时候就不管了,那时我说老师写,大概掌握一下即可。中国史上六岁(含六岁)就做了皇帝者,总共才十人。可是我出身寒门,1975年3月3日参加工作不假,假若我是1969年生人,那我岂不也是“六岁登基”了?所以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填写的出生年月日一直都是1957年4月11日。其实估计,这也差不多。因为曾有几个小伙伴与我年龄相仿,他们曾说他们属鸡,那我大概也是属鸡的。月份呢,妈说那年闰四月,当我出生时,地里的苞谷都大半人深了,这显然不是我的故乡杨泗的四月。后来我查过,1957年农历闰八月,四月根本不闰。时辰呢,准:太阳快落山了,酉时。于是将错就错,我的出生月和日,也就定格在了4月11日。
可到1984年7月15日,我持《派谴证》第二次参加工作(之前的工龄连续计算,因为我高中毕业时都被一鞭子吆回家那不能怪我个人)报到时,教育局档案管理说那可能是阴历,我的准确出生时间还得向后再推一月,所以干部档案上的生日,又立马变成了1957年5月10日。人家的推算结果没错,因为先是翻了好一阵子的万年历后,这才亲笔给我填进去的。
但后来公务员制度改革中,干部都要重新登记。那时老想多干几年而把岁齿由大改小者,在我们这里大有人在。但我思考再三,最终还是请人先将原始户口簿子上的我的出生时间1969年4月11日,改成了1957年4月11日,并据此更换了第二代身份证。要说这中间有啥小插曲的话,那唯一的插曲就是我自己从未想过要把年龄改小。所以每当听说年龄改小以后,可能有何好处时,我的心里便会揪起一个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的岁齿未过花甲,而我的肉体却有何不测的话,那我岂不令人耻笑为“短了阳寿”?因为除非是烈士,终南山里的盖棺定论不管一个人生前做过什么、档案里写的啥及其最后是怎么死的,能否活过“花甲之年”才是衡量一个人的好坏的心照不宣的终极“量化指标”。有一次,填好的干部档案又要翻腾,我故意问老婆:“我要想也把年龄改小的话,这次干部登记倒是个‘机会’。”一床被子不盖两种人,老婆的回答是:“改它做啥?听说×××想当一辈子官,年龄改小了好几岁,可没等赖到退休人就死了,还莫名其妙地让人说他可能是做了什么过恶事,没活到六十岁,就短了阳寿。”
理是这个理,但事情还没完。临近退休时,人家却要认账我是四月出生的,这等于说2017年5月初,我就得卷铺盖“滚蛋”了。可是这样一来,整个档案中关于我的历史记载却全是错错。谁也说不清这是我的错,还是人家的错。解决的办法,又只好说那个“四月”可能是阴历,若按阳历算,让我退休的时间就得延迟一个多月。不过,办公室早就让我腾空了。一应私人物件全都做贼似的今天拿一样,改日搬一件,心内自嘲,若无其事。可一月过后,仍没退成,不是我不想退,而是还没扯清我该怎么个退法。其间发生过什么我一概不知,知晓我被拟定于2017年6月30日退休那天,已是两个多月之后了。若按我表上的岁齿“痕迹”,这就等于按在职计算,多给我发了两千多块钱。可结果呢,按规定我却每月少拿了1440多块,还得安心等待新的退休文件出台以后,“重新计算,多退少补”。问过几次,回答很干脆:“馍馍不吃在笼里。”过了半年,我又去问,回答还是“馍馍不吃在笼里”。这回没忍住,我笑着反问道:“如果我死了,是不是也就黄了。”回答是:“有这个问题。”于是我又问:“假如我不在城里,而在偏远的乡村,身体多病,无人跑路,人一死,那不就什么都没了?”回答多了一个字:“也有这个问题。”说来说去,幸亏我的身体好,时间又过了一年半,总算拿到了我应得的却被长期拖欠的退休金,终于开心地跟一些个扯皮摊子拜拜了。
如今回想起来,我的岁齿变迁十分滑稽,却又合情合埋。不过扯皮退休期间,倒是有两件大事值得我永久铭记:一是退休后不久,组织上抽空给我落实我三年前就该晋升的职级的过程中,原单位的同志们一个不落地连夜给我投了赞成票,并要求把逐个谈话征求意见改成每人写个书面材料,结果每人写了一篇三五百字的文章——开创了人事考察的先河,没有半点恶意的“操行鉴定”摞了半寸厚;二是先后三次上交办公室却被局长婉拒,其理由是“单位房子够用,不必急于一时”,也好让我回单位参加党员活动时有个地方歇歇脚,直到2017年的年底,原单位领导才让我交了办公室的钥匙。
这前者说明人心素来与岁齿无关,每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后者说明并非所有的领导都不讲人文关怀,而老是将衙门误作自己的小别墅。眼下抗疫不敢松,闲事就此打住。——时过境迁了,馍馍不吃在笼里,情况还会越来越好的,何况咱从来也没想过要多吃几个馍;再怎么说,我还是个共产党员,怎么可以责怪我妈生养的不懂事的孩子偏多?
(原载2020年4月下半期《速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