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今年中伏20天,因此“立秋”后中伏至少还要持续7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立秋,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

秋季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秋忙会”的习俗,说白了就是搞庙会、经贸大会一类的活动。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老百姓有“贴秋膘”、“啃秋”、“躺秋”等习俗,主要是为了增加营养,补充夏天高温出汗,营养流失造成的身体损失。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每5天为1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古代传流下来的歌谣农谚也很多,例如:“时到立秋年过半,可能有涝也有旱”,“晚秋作物治追耪,后期管理不能软。”“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立秋旺长十八天,寸草结籽”,一个金色的秋天就要到来了。

立秋时节,我们度过了一个神话节日“七夕”。没有办法,这种舶来品现在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大脑之中,你不跟风都不行。罢了,只好合并使用,已慰诗人之心!

踏莎行·塞上秋赋(词林正韵)
宣民庆(宁夏)
大漠苍烟,长河玉露。江山俏美消魂处。天高云淡雁南飞,风流人物传千古。
圆缺阴晴,悲欢恨苦。千年逐梦云河渡。嫦娥玉兔唱丰收,旌旗漫卷新征路。
中国情人节(新韵)
宣民庆(宁夏)
牛郎织女唱农耕,天上人间共此生。
神话千年真梦美,中华故苑第一情。

祝英台近·七夕鹊桥
(词林正韵:程垓体)
李建敏
月微寒,云浅淡,离苦重逢盼。牛女心煎,如烛泪痕剪。那堪寂寂残星,茫茫情海,几多问、似魂牵恋。
鹊桥畔。何忍悲曲凄凉,凄凉心哀怨。独夜迷茫,愁别玉弦断。却藏书信重温,朱颜人老,倍怀忆、古今伤叹!

沁园春·贺兰山
(通韵:苏轼体)
赵学义(宁夏)
青黛沿洄,叠嶂连云,壮哉兰山。观峻峰耸立,千秋岩画;奇石突兀,百卉新颜。风舞松涛,地藏煤炭,阻沙东移重任担。乾坤转,亿年沧海瞬,感慨千端。
今昔多少英贤。岳家将、冲冠赋锦篇。抗匈奴屡犯,边塞要地;长城修筑,朝野安全。栽种丛林,复兴生态,梦铸青山绿水妍。祛锁钥,愿靖边康泰,休战硝烟。

鹊桥仙(词林正韵:欧阳修体)
赵学义(宁夏)
纤云漫卷,星河无际,天上人间共度。牛郎织女再重逢,九宵恨、绵绵倾诉。
望穿秋水,念君思瘦,月下花前燕语。衷肠真意是清欢,愿情侣、双飞凤舞。
七夕思凡
乔维祖(宁夏)
华夏千年今异昔,太平盛世庶安康。
江山依旧春常在,岁月如歌秋韵芳。
铁马男耕聪慧替,金梭女织电眸狂。
人间天上风光变,怎不凡尘恋故乡。
消夏北塔湖(通韵)
张大德
朦月清凉拂面腮,粼波静影漾池台。
凭栏风浸一身爽,消暑还须暮色衰。

诗话牛郎织女漫秋牵
宁静
凡间宫阙漫秋牵,王母宽容喜鹊圆。
久别衷肠盈泪袖。星桥何以盼来年。
七夕寄笔
张耀堂
登天揽月冷云起,陡见银河满宇间。
织女牛郎今世会,不平故事震人寰。
吟七夕(新韵)
高自安
鹊鸟搭桥甚暧心,流传千古到如今。
银河两岸相思苦,王母无情手段阴。

浣溪沙·雷雨(词林正韵:韩偓体)
王德祥
电闪雷鸣压墨云,瞬时天裂雨倾盆。树巢肆虐鸟惊魂。
忧惜胜花惶卸色,更看杨柳醉躬身。绿红皆瘦短诗文。
注:胜花即月季
七律 溱湖湿地(新韵)
王力田
溱湖湿地水连天,苇草丰盈百鸟翩。
日照白帆遂远梦,星辉渔火载福源。
柳拂两岸千般绿,鹤赐八方万客缘。
探险休闲游乐地,瑶池仙境落人间。

七夕逢立秋吟
毕长录
天高地厚相思长,织女牛郞涕泪扬。
浩瀚星河无法度,万千喜鹊搭桥忙。
天凡相会七初夜,泪水连连痛断肠。
自古神仙宫苑冷,而今岁月御沟荒。
七绝 立秋
孙士彪(宁夏银川)
梧叶飘飞已立秋,风吹稻穗看丰收。
凉来暑去禾初熟,夜静寒蝉唱不休。

七绝 初秋
孙士彪(宁夏银川)
秋高气爽送清凉,细雨霏霏湿柳杨。
蝶舞蝉鸣湖畔绿,风吹田野稻飘香。
七绝 立秋吟(新韵)
马利明(宁夏银川)
夏秋更替天还燥,似火骄阳汗水抛。
久旱禾秧祈喜雨,祥云汇聚半空飘。
七绝 初秋
马利明(宁夏银川)
夏末怜情吻早秋,红枫看到脸含羞。
扯来雾霭遮颜面,叶落随风好自由。

五绝 七夕
白重生
一梦有谁知,荷塘月下思。
清馨燃旧绪,醉入故乡诗。
七绝 七夕
白重生
金簪划界路途遥,度日如年织女焦。
试问神舟能载客,与郎相会不需桥。
秋分
邢学智
宋玉悲秋古寂寥,诗豪秋日胜春朝。
秋风秋雨秋分节,稻谷花香说富饶。
注:诗豪是刘禹锡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新韵〉
毕长录
三伏过后夜渐长,时立逢秋季转凉。
莫怪天干和地燥,灌浆稻穗赖高阳。
而今喜待丰收日,只盼深秋好打粮。
天地宽松农主乐,高歌一曲颂安康。

望远行·凉亭闲话
(词林正韵:南唐李璟体)
邓万斌
火烤笼蒸塞上燃,
凉亭消暑手摇扇。
依重雅士礼仪喧,
居家常理品行端。
闲言语,谝秋天,
曜光霞幕落西山。
繁星弯月亮亭前,
丰收农事后庚言。
立秋
耿宝福
绿浅金缨夜色凉,千光稻菽染川香。
飞天燕语秋声赋,枣褐梨黄果尽尝。
初秋
耿宝福
初秋伏虎威,白鹭秀余晖。
紫枣枝头挂,葡萄架下归。
莲池花瓣落,曲柳绿丝飞。
轻雾山川绕,田园豆谷肥。
秋韵
耿宝福
一榻梦生情未泯,荷莲谢瓣皱眉弓。
黄花秋色蝉声里,韵拟新词送晚风。

壬寅立秋台海风烟有感
黄建光
苦热衣沾摇羽扇,欲来山雨夜清凉。
拭眸子鼠听蛐唧,以待妖蛇观蝎狂。
星朗月明疆海阔,日红霞丽武威扬。
立秋何惧暑秋虎,自在鹅毛静度常。
七夕
郭佑(宁夏)
今朝七夕银河灿,织女牛郎乐畅怀。
追溯分离王母致,欣逢灵鹊巧安排。

雷阵雨
王德祥
时迁已至立秋门,四野依然热浪掀。
难得雷公偕电母,为安黎庶舍倾盆。
七夕有寄
王德祥
鹊桥今夕双星会,天上人间一脉呈。
弯月玉帘花影淡,柔风竹籁枕香萦。
书山攀顶五更起,家国成勋雪域行。
鸿雁欲归君勿惦,机屏千里达思情。
鹊桥仙•七夕(欧阳修体)
王德祥
苍穹无限,月晖明淡。河汉弄波情系。神舟欲驻半年期,嫦娥舞、袖长情挚。 鹊桥期冀,相逢诗意。愈盛经年情味。谁曾高架坦如驰,织女喜、何须鹊济。

立秋
白重生
暑热闹心焦,秋来未肯消。
天公无雨意,借扇度今宵。
西江月·秋至(词林正韵:柳永体)
张耀堂(宁夏)
塞北繁花一片,城南杨柳几湾。立秋之日过寒烟,收起蛙声一片。 好梦枉从图略,相思累累诗连。风撩雨幕碧连天,无限风光夺眼。
鹧鸪天 塞北金秋
吴国军
暑去秋来体爽凉,风清随月夜渐长。
春耕辛苦希望种,秋获粮丰地里忙。
肥河鲤,壮牛羊。金秋处处果飘香。
六优农产倾田野,塞北江南好景光。
长相思·咏七夕(白居易体)
马利明(宁夏银川)
魂相牵。梦相牵。汹涌银河会面难。痴情眼望穿。
燕儿翩。鹊儿翩。七夕飞来桥架宽。妹郎团聚欢。

七绝·七夕(中华新韵)
马利明(宁夏银川)
汹涌银河碧浪翻,牛郎织女眼眸穿。
七夕喜鹊搭桥聚,泪雨随风落九天。
七律·秋韵
马利明(宁夏银川)
慕色苍茫碧水凉,西沉落日映霞光。
一行雁阵翔天远,两岸芦花舞袖长。
夏去层林披锦绣,秋来沃野挂金装。
人间美景如图画,塞上江南稻米香。

七律 七夕
冯忠刚
荷风送向彩云边,柳雨随行带紫烟。
愿作空中双翼鸟,要追梦里断魂牵。
一年分守无朝暮,七月重逢有霁天。
恩爱夫妻添晚景,相从携手续新篇。

立秋遐思(二首)
李玉民
其一
五律△立秋咏雨
秋雨甘霖洒,暑时云水冲。
蝉鸣悠旷远,蛙鼓寂寥空。
竹引枝枝翠,荷翻片片红。
岸边烟柳瘦,闲逸是垂翁。
其二
七绝△立秋夜吟
敲窗冷雨意缠绵,示我立秋盈眼前。
不味回眸蒸暑热,心神气爽胜情眠。

立秋(通韵)
郭佑(宁夏)
中伏扫尾报秋声,热浪滔天尚末停。
月季芬芳逐月绽,阳葵圆润伴阳升。
桐愁绿叶遭霜降,篱喜黄菊覆露英。
雨洒禾田颗粒满,村姑踏曲咏丰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