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叨扰几句"他二舅"
作者胡说胡又说
一段普通乡下残疾老汉的视频,在互联网上砸岀冲天的浪花。有数据说,4千多万的老少男女为他二舅飚泪。他二舅一时成了闪亮的巨星。持续发酵是自然的,有泛滥的喝采就有飞扬的唾沫。还惊动了二舅家乡的一些历史人物,要澄清一些歪曲了的模糊真相。还听说他二舅受不了互联网铺天盖地的星星雨,带着他姥姥逃的不知去向。紧接着,又有些江湖的美学大佬横空出世,评点这类苦难美学如何长短。
总之,他二舅是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了。今后他二舅被怎么好处蹂躏坏处践踏已无所谓。人一辈子被推到浪尖上狂舞一次足够。反正他二舅是个农民,受苦人,残疾人,迟暮之年的老汉。光脚的从来不在乎穿什么袜子。命运能好到哪里去,命运又能坏到哪里去。二舅还是原来的二舅,还得陪伴耄耋之年的姥姥走到终点。
总不能聚焦他二舅,忘了他。写这篇作品弄这段视频的他,据说不在中国的土地上吃粮。在外国的月亮照耀下创作岀这段感人的故事。二舅他外甥创作本篇的初心想来也简单。估计是个手贱的码字人。大概联系到自己的活相,想念故乡的二舅,想自己终日里奔波劳碌的恍惚,被欲望驱使的疲惫不堪。在极度的空虚无聊中,突然的宗教启发,出了哲学念头,脑际的镜面上岀现了乐呵呵的二舅。二舅没有济公菩萨的广济与神奇,守护着自己,陪伴着残年的姥姥。论时运论命运,世界上没有多少比二舅更倒运的。为什么二舅会这样?

反正结果是正能量。因为一时将几十年视而不见的他二舅,串起故事来发布了。首先是他自己被感动了。矫正了他生命的方向,而且短期治愈了"精神内耗"的心理疾病。一想二舅,精神敞亮了。
哪知道一个残疾老汉的励志历史,搅动的互联网大海飞花四溅。乍一想,几千万的流量都在咀嚼一个不见社会份量的小人物,可见佛系思想的无比威力。一个社会普通的评价观,就是给好人鼓个掌。即使不需掏出什么爱心,洒出一滴同情泪,就会泛成满世界正能量浪潮。
温度一上升,米堆里总会飞岀夭娥子。"他二舅"火红了没几天。扒粪的用显微镜找出了他二舅的毛病。归纳为好几条见不得阳光的证据:
他二舅的残疾不真实。导致二舅的残疾不是因为"打错了4针"。他二舅患的是灰质脊髓炎。这个问题已追根溯源。他二舅当年的打针赤脚医生虽离世,但乡卫生院的原院长还健在,能证明二舅的残疾不属误诊。
还有事实佐证。他二舅并不是他外甥说的那么孝顺,姥姥由他一人膳养。诸位舅舅姨姨都尽了供养的义务。
还有,根据有心人缜密的侦查,码篇人不是他二舅的亲外甥。有码字造假的嫌疑。生硬的搬弄粘贴岀一个老汉叫二舅。
又有影视界记录片大咖发声。他二舅的记录片失真,不符合记录片体裁的规范性要求。

总之,他二舅的这篇小视频还在发酵。显然已朝拐弯的方向。当时力推视频的凤凰网平台,好象也犹抱琵琶半遮面了。搞得千百万为他二舅唏嘘过的男女,也纠结的责问,不是人泪变成了鳄鱼泪吧。
人世间的东西很有意思。你做一大锅香飘四溢的美汤,再多加几滴味料也不过如此。如果你捉几只苍蝇或拣几粒臭屎扔进锅里,再没人下肚了。
他二舅还是昨天的二舅。没有因为成了网红就骗人的捐助,没有直播带货,还是那个早起晚归,甘心认命的农村老汉二舅。把二舅弄成网络巨人形象的岀品人,大概也后悔骚扰了他二舅,早早的行动,把他二舅和姥姥安顿到隐秘的去处。
轰轰烈烈的"他二舅",是21世纪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伟大现象。无论扒粪者怎样的从骨缝里找刺。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被亿万人关注与欣赏,并且感同身受的引起坊间议论,戳到自己心窝子里内观。他二舅的作品无论是不是文学,这个时代跳岀位活脱脱的网络人物,都让霸占互联网天空的一堆网络骗子们瞬间黯然失色。
没多少人仔细地思考过。互联网上每天在翻篇天下新奇特怪的事情。为什么一篇平庸的"他二舅"抓住了这么多人的心。因为只是"三天时间",就治了外甥的疑难杂症"精神内耗"。如果外甥得的是心血管症,失眠症,前列腺等,引不起大众的同理心。
恰恰是"精神内耗",一种21世纪折磨人类的普遍的精神疾病,引发了时代男女的共鸣点。吃的穿的喝的都不愁了,欲望折腾的神迷意乱。一些男女住着别墅开着豪车,但无名的沮丧悲情。有的深度抑郁,不可自拔,想死的心也有。精神内耗不是传染病,是自发的时代病。
大概是唠叨起他二舅的生活现状,一部倒运人的稗史。竟还乐呵呵的直面生活,抗拒命运的安排,学手艺,找乐子,尽孝心。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陪伴老娘,一不小心自己也成了风烛残年的老人。作者对二舅的描写平铺直叙,黑白映照。没有半点儿带彩的水词儿。如果拿文学的尺度衡量这篇小文,根本不在经典散文作品朱自清的《背影》之下。所以引起几千万人的传阅,当是情理中的事儿。
关健是对他二舅的描述还是客观。作者无意将二舅弄成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价值观之类的模板。不象前苏联保尔.柯察金那样的,身残志坚,要活岀一种特殊的精彩。
他二舅就是一个纯自然人,就这么逆来顺受,乐天知命。人只要不想死,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活的好一点儿。在不开心的灰色天地里,也经常可以听到爽朗的笑声。

外甥为二舅的经历感动了。三天之间,让他豁然贯通。大概纠结和抑郁,吃多少付中药调理也无济于事。突然间,病根找到了。
许多人也疑问过,怎么三天就治好了外甥的"精神内耗"病?过去就视而不见,没当他二舅一回事儿?
外甥的觉悟其实属于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二舅一辈子自如地活着,不增不减。忽然之间被二舅的历史感动,是因为他的年龄,他的生活体验,茅塞顿开,心里泛起了波澜,倏忽间嚼出了生活的真谛。象佛家说的吃到了菩提果子开悟了。人不都是这样的,做明白人不易,但道理总有明白的一天。
这也倒象大哲学家王阳明一样,受尽外界的苦难和打击,被发配到边远地区赎罪。躺在龙场的石棺里,想死。在一瞬间他理清了搅拌在头脑中的生命大课题,心即人的命。于是他振作起来,翻身变化了一个崭新的王阳明。
不但他外甥觉悟了。几千万围观的男女,特别是推波助澜的传播者,应该不乏"精神内耗"病的轻重患者。为他二舅的一生感动的同时,也吃了一剂良药。同样是一具肉体,同样是一个生命。我们与他二舅相比,都有知足感。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他二舅的命有点儿悲惨,那不是作者有意讨要同情,故弄苦难美学。是用事实告诉大家,这不是励志故事,是用正确的心态直面人生。命运对他二舅不公,很恓惶,很可怜。但画面上的二舅脸色体面又阳光,没有悲戚戚的愁容。作者传达岀一种意思,也是这段视频发布的主要动机。象二舅这样的残疾人都能好好地活着,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的,不愁吃不愁喝的幸福男女,还有什么理由无病呻吟,无缘无故的"精神内耗"呢?

这是一段优秀的视频和文学。不管作品添过油加过醋,符合不符合八股文范的老套子。也不须花功夫追究生活模特儿的长相。这起码是一段生活的真实。不光是他二舅,在中国广大的烟火村落中,能找出许多个默默对付生活的他二舅。文学这玩意儿不是兜售豪书佳词的,反映出哪怕是一点儿真情实感,故事激荡出人的心灵涟漪,比那些搬来搬去的鸡汤道理珍贵的多。
况且他二舅这篇文字,如放在鲁迅的眼睛里滤析,她属于地道的"臭汗文学"。写的与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格格不入。他二舅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脚底板子从生到死一直踏在黄土地上。写一次他二舅的普通生平,能激起几千万的男女慈悲心泛滥,说明了社会文明文化的进步。价值观就在那里摆着。
当然不是文学有奇功卓效,从此就能治好天下的精神内耗。起码有一点可以看出,精神内耗还的确是当下的时代通病。为什么精神会内耗,因为现代人度过物质短缺的苦难时期。信仰缺乏,文化浮躁,欲望横流,精神空虚。天地间飘忽的游魂。有的人快找不到做人的底线。他二舅呢,活着知道自己是哪里的人,将来终了也知道是哪里的鬼。脚踏实地,明明白白的走着属于自己的命运小路。
不须被任何来风乱了自己的定盘星。从他二舅那里,我们被启迪岀一丝生命的觉醒已足够。至于枝节上的吹毛求疵,摇柳摆叶这些闲事儿,有的人总喜欢表现不同凡响的聪明与智慧。随他们忙去。

乡村的他二舅生活会继续下去,不会因互联网的干扰有增有减。
在此向写他二舅的外甥致敬,管他舌头的是非短长。反正已给文学的历史长廊上贴了个有血有肉的老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