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析导语:
导语:本次依旧选用诗人静好的这组诗包括几种体裁,有写景的汉俳《荷韵》,有启悟哲理的微诗《枯井》,有去恶扬善的现代诗《心灯》和让人不能释怀的《黄昏》。这是诗人于平凡生活中所观所想所寓所悟,给人美感,让人沉浸,也给人启悟,值得欣赏品读!(蒋雯)

荷韵(外三首)
作者|静好(英国)
赏析|蒋雯(中国)
荷叶绿田田
清香四溢浸陌阡
水中仙子艳
菡萏娇而鲜
不受羁绊自由延
舒卷唯美莲

蒋雯赏析:
这是当下"荷"之最好的写照,汉俳要求三行分别五七五的格式,而中国汉俳又有很浓的古韵味的特色,既押韵又要在几个字中囊括很多意思,确实不易。静好的这首《荷韵》二节中分别从叶至茎花均予以描述,以形带入神的描绘,既直观又有朦胧画意美,值得欣赏!"荷叶""清香"″水中仙子"首先以外形示人,其中"绿,艳"加以色彩描写,使其更鲜活动人了起来。下几句中"不受羁绊""舒卷″之自由的生长风格才是荷生于世间的精神品质所在,更是其不畏酷暑,不同于它类,人们津津赞叹的原因所在,也是诗人描绘它的意蕴所在,反复阅览,怎不让人身临心慕?

2. 心灯
一盏心灯
监督岁月
浮云明灭
心灯不烬
智慧千灯
点亮灵魂
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见义勇为
摇曳呐喊
唤醒世人拒绝冷漠
伸出热情双手
关爱妇女儿童

蒋雯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理念和愿望。心灯,重点在"心″上,人心要剖析开来就复杂了,有善恶,伪真,贪欲和淡泊之别,世间人事繁杂,就看各人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实施就会有怎样的效果。诗人借通用的"灯″来暗喻心灵的光明,就是渴望在世间的污秽中,不让其被混沌黑暗淹没。第一节利用了虚实相间的写法:"浮云明灭,心灯不烬",把"心"与"灯″放一起,它们的意境就有种互融,交替的效果,实质要表明用智慧点亮勇敢,自然过渡到了中心意,倘见有人被欺等不良行为,应声张正义,用见义勇为的精神不屈邪恶,捍卫正义,整个生活的氛围才能轻松美好快乐,反之,倘人人见难不救,心灯泯灭,恶人只会越来越猖狂,世间将一直黑喑。
这是首呼唤善良正义的诗,"呐喊,唤醒,关爱。"是诗人对心灵正义的渴望,它正在照亮所及之处,我们见者应盏盏接力,点亮美德,这样,黑喑将无处躲藏,人们才会永远在光明清丽的美好生活中快乐无忧。

3. 枯井
清冽的甘泉 被淘干了
只剩下寂寞的枯井
在寒风中呜咽

蒋雯赏析:
微诗的效果就是要给人领悟寥寥数字外的意思,可通过种种写作手法让人去意会提升的,静好这首《枯井》便是。一个"枯"字把它和它周围颓废的景象一并带入读者眼前。"枯"有老态干枯之意,井之枯非一日能达到的,它有一个渐衰之过程,再加所处环境并非独立存在的,井的枯也可见周围环境一并被岁月洗理后的沧桑,所以整个画面有个共同泛黄陈旧的效果,井只是其中之一。″清洌的甘泉,被淘干了。"描述了井水从满到空的过程更细致增强了事物的变化与沧桑感,也可见宇宙一切无不如此,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一切只是个过程。当初的汩汩之流如昙花一现,一去不复,此诗我们读到了诗外的哲理,由此可警策我们不必执着追求一时之风光外相,看淡轻安才是最重要的。
4. 黄昏
晚霞艳天
夕阳挂树梢
归鸟西飞
黄昏的色彩
柔和又带着伤感
黄昏最后的灿烂
如回光返照
黄昏的地平线
昼夜分隔点
划出一道离别
割断相思相恋
看到黄昏
我想到了悲哀
叹时光匆匆
人生短暂
惜取眼前人

蒋雯赏析:
时间在晨昏之间流淌,这首诗是作者目睹黄昏即逝而感慨时光匆匆:"晚霞,夕阳,归鸟。"此诗一开始便天地间美妙的晚景映入眼帘,又因夕阳有回归的意思,诗人才用"柔和又带着伤感。"来增添它的情感色彩。随着诗描述的推进,夕阳继续下沉,而诗人对时光匆匆而逝的伤感随暮色降临越发伤叹,"黄昏的地平线/昼夜分割点。″随最后一点亮光的消失,让诗渐入高潮,也写出了人于世间想挽留光阴的普遍心理。"画出一道离别。"这是昼与夜的离别,同时诗人借此来象征人们缘分的聚散均在不可设想的匆忙间,如眼前的黄昏晚景,所以我们要知:"人生短暂/惜取眼前人。″此诗由景入情入理,借景生悟,对光阴,对人生,对你我之缘、勿让昼夜划出离别,应让每个当下的"惜取"来伴随我们年年岁岁春去秋来,晨来暮往。

作者简介:
静好,原名王静,英籍华人。现任海外凤凰诗译社社长兼总编、世界名人会荣誉社长,作品散布在各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如《人民日报》《中国诗刊》《国际日报》等。多次获奖,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会员,联合国《世界生态》杂志顾问。

赏析人简介:
蒋雯,江西临川人,多年来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各大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及诗评等作品并获奖项,系中国小说学会会员,抚州作协,剧协,诗词楹联协会会员。现系 [驭风者诗社]副社长,英国[海外诗译]中文审核及诗评师,新西兰《澳洲讯报》汉俳版编辑,临川《如是诗刊》任诗评师。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