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上期讲述了我的家第四次迁家,当家景好转之际,风云变幻,惨遭阳江海盗的掳掠,富仁公受害。我的家,向何处去?欲知后事如何?请关注这一期。

5、第三次遭难、第五次迁家
怀着无比痛楚的祖母回忆往事,认为这次家破人亡的厄运,比蛇仔、九岗两次遭劫还凄惨。看着可怜的丈夫和儿女,泪眼婆娑地对儿子说:“你去大村仁济药房请那郑医生来给你爸看病吧。”没多久,医生来了,查看了病情,开了十剂中药,要了五十元诊金,花了一百五十元药费。祖父连吃五天药,病情有了好转。五月十八日,祖母把回蛇仔的决定告诉他,并决定二十日起程。祖父听后说:“那里是故土,不能死在这里,就由你行事。”儿女也表示从母命。十九日晚上,她到李英家中,告诉他举家回迁之事。并让李英使用和管理卖剩的那边房子。李英夫妇虽有不舍,但此情此景也难留住。

一九二四年农历五月二十日早上,虾女挑着用谷箩装着的棉被和衣服,祖母她和儿子扶着丈夫出了门,在李英一家的陪同下来到圩口,雇了两辆三轮车,放上行李,把丈夫扶上车,告别李英一家,离开了扫管朗村。
近中午一家人到达横山,付了五十元车费,又用二十元雇了条小船,于下午三时来到山塘涌口。因事前没有告知,只好由虾女挑着行李,她和儿子扶着丈夫,艰难地来到殷荣家。他见了顿觉突然。即在中厅摆上床,把我祖父安顿好。接着其弟殷茂、李检和月梅也来了,祖母对他们简述了返回的原因,晚上又在中厅安上两铺床,一家人算是安顿下来了。

五月二十一日早上,殷荣问祖母如何打算,祖母说要回蛇仔。殷荣问无屋怎么办?祖母说可搭茅屋。殷荣见留不住了,便叫来两个小弟,提着镰刀出发,路过石冲村,又叫来老长工黄茂两个儿子,到蛇仔去搭茅屋,直到天黑下来才返回,告诉祖母茅屋已搭建。祖母表示明天起程回蛇仔。

第二天早上,虾女担着行李,殷茂、李检两人担着床板,月梅担着两小箩米和油盐瓜菜,殷荣三兄弟的夫人担着家具,殷荣扶着祖父,一起离开山塘,中午时分来到蛇仔,住进茅房。看见这茅房和病危的祖父,众人心情十分难过。待到下午太阳快落山了,祖母劝大家离开。待大伙离开后,祖母动手做饭,虾女煲药。这就是我家第三次遭难和第五次迁家。

因为从沙栏买的药巳服完。五月二十三日一早,祖母叫儿子和女儿照顿好他爸便离家去小洛圩,先见了两个小弟,略讲了从沙栏回来蛇仔之事,便起程往大亨,来到药房,见到五叔儿子吴强,说明来意,吴强便背着药箱随祖母返回蛇仔。吴强细心检查后,开了处方,背着药箱与大姊告别,父亲跟随去取药。拾药时,父亲问:“强舅,我爸得了什么病?能不能医好?”吴强说:“看看吧,是肺病、肝病已到后期,要好好服侍,望多留时日。”父亲告别吴强,忐忑不安于晚上七时回到家。虾女接着煲药,一连吃了五天药,祖父病情有好转,大家心情也舒坦一些。

祖父病情好转后,祖母沉思:照顾丈夫,有母女二人就可以了,得让儿子找份工做,以减轻生活压力。五月二十九日她来到小洛,与其二弟到共和祥,见了堂兄吴尚云,提出要求,尚云念于兄妹关系,答应让父亲做临工,包食两餐,月薪十五元,六月初一上班。告别吴尚云,回到二弟家,三弟也来了,姊弟三人谈到中午,两弟各给三十元,二弟夫人还买来猪肉、咸鱼,傍晚高兴地回到蛇仔。虾女见妈回来,问长问短,见有猪肉,即拿到小茅屋,剁成肉饼煮给父亲吃。

一九二四年农历六月初,父亲到共和祥上班。中午吃饭时,向吴尚云提出想朝来晚归、不上夜班的要求,吴尚云问为什么?他将家情说了。尚云说:“你妈早日没有讲明,既然如此,你就早来晚归,再加你每月十元工钱。”过了一段时间,父亲与长工叶长盛混熟了,二人结为契兄弟。后来长盛的父亲叶福祥,弃耕做生意,在沙头冲买了间铺,取名广源祥,做起油糖酒米及制饼生意。

经过两个多月的吃药医治,祖父的病有所好转,能生活自理。他有个至交兄弟叫李维,家住马平咀村。他原是大耕户,后被人夺去六十亩,只剩下二十亩。他还有一大一小两屋。一天,他去平山朗趁市,听传自己好友李明九在沙栏遭难回到蛇仔。第二天(一九二四年农历十月初五)即到蛇仔探望。见到那惨状,便对祖母说:“大嫂,此地怎能久住?过得好天,过不了下雨,又不近村,单家独户,到我那里去住吧,我有闲屋。”祖母没表态,他又走到祖父床前劝说了一番,最后祖父表态迁去马平咀。

6.第六次迁家
从沙栏回到蛇仔住了五个月。一九二四年农历十月二十日,祖母提着从大亨药房押回的二十剂药,虾女挑着行李,父亲请假回来与堂叔殷茂扶着祖父离开蛇仔,于下午二时来到马平咀村,迁入李维一厅一房一廊的闲屋。晚上李维送来饭菜。这是我们第六次迁家。

住下来后,只靠从沙栏回来时剩下的一百六十元和祖母两小弟给的六十元、还有父亲几个月工资艰难度日。一九二四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夜,祖父殷义公因病情恶化去世了。因房子不是自已的,怕影响与李维的关系,求得李维同意,取来一个大谷围,在屋外空地上围好,盖上防雨布,将祖父尸体移放在那,派人到山塘告知三位堂弟和大姊月梅,到小洛告知祖母两小弟,于二十九日出殡。
父亲在共和祥打工半年后转为正式工,月薪升为三十元。一九二五年春节后,祖母见儿子在小洛打工,离家较远,母女二人孤单。正月二十四,她专程到沙头冲元吉商行拜访堂姊吴凤娇,让她向其丈夫伍学敏求情,帮助把父亲转来元吉打杂,月薪三十元,包吃不包住。二月初一,父亲辞去共和祥的工,回到沙头冲元吉上班。

元吉是沙头冲第一大商户,也是第一大财主。兄弟三人,共有土地二百多亩出租,商铺四间,在西闸建有三间大屋,还有一座五层大楼,经常运粮食、生猪、三鸟去澳门出卖赚钱。父亲到元吉后,伍学敏见他人才出众,又有文化,常为经营生意献计献策,遂常派他去小江、那扶、新州等地做差务事。每次差事均完满办妥,使主人得益甚厚,因而得到器重。一九二七年十月初十,伍学敏对他说:“亚华,我想叫你明天随船押货去澳门。”父亲回答:“大姨父若信得过我,可以试试。”

载货船主叫陈安,是塘板纸扇面村人,他有四兄弟,他排行老二。大哥是大耕户,佃耕一百七十多亩地,长工三四个。老三叫陈心如,是个文人,村中父兄,是塘板地区有名望的人。其四弟在塘板口建屋居住,靠耕田、养蚝、海上运输为业,也算是富家。他家耕有五十多亩地,雇有一位长工,儿子学会木匠技术。他原有两条运输船,经常随船出海,后变卖了小船,重新建造一艘四百多担载量的大船,专为那扶、小江、沙头冲等大商户运货物去澳门,收入不菲。父亲第一次押运就是他的船。

这次共载运稻谷二百多担,猪一百三十头,三鸟三千只。船到澳门,交了货,结算收款后,便与一船工上街,逛了几间商场和专卖店,询问了各种商品价格,对比家乡商品价格,不由眼前一亮,他暗自思量:过去每次出货,都是空手空船而归,有些不妥,要为老板来回赚钱才行。回到船上,便对陈安说:“安叔,我想利用货款购一批货物回去,让老板来回赚钱。到时请你为我作证,免得说我乱用货款。”陈安说:“你是主人我是客,你怎么想就怎么办,反正来回有货,我也来回赚钱。”

于是,他约三个船工上街,先后选购了一百五十担白糖,二百罐煤油,十支驳壳手枪和十支左轮手枪,两千发子弹。尤其是那些手枪价钱够便宜,原值五担谷,现值两担谷,子弹一斤谷三粒。货上船后,连夜起航。第二天晚上回到沙头冲码头。

父亲回到元吉店,见到老板伍学敏便说:“大姨丈,我回来了,还买回一些商品,凭据在此,请你过目。”伍学敏看了单据后问:“买这么多白糖卖到什么时候?煤油销售也难,特别这些枪支弹药,怎么卖得出去!”父亲说:“你不用愁,不出五天,我会把它卖出,保你获大利。”第二天一早,他乘小江渡去到小江圩,直到时达商店,对老板冯信说:“我商行已购回白糖百五担,你要不要?”冯信表示全要。商定了价,即到银庄开了银票,雇了船亲自往沙头冲元吉运货。父亲离开小江圩,乘船回到小洛圩,与大福商店老板吴程杰说:“煤油已到货,你要就快手,不然就卖往别处。”吴程杰担心别人抢了生意,立即表示全要。随后带齐货款乘船直奔沙头冲元吉店,傍晚装货返回。晚上近七点,父亲从小洛步行回元吉。伍学敏说:“你怎么不随船回?白糖和煤油已卖,获利近四成。”又过了一天,他乘坐沙头冲至新州汽车,来到新州圩,见过私卖枪支弹药的聂姓老板,商定驳壳枪每支十二担谷,左轮手枪每支六担谷,子弹一斤米一粒,全部现金交易。约定明天到沙头冲元吉取货。第二天中午,聂老板带着现金,开车来到元吉,看过枪后,付了款后取枪离开元吉返回。经核算,获利近两倍。从此,伍学敏更信任父亲,每次都叫他押船,次次都买回当地紧缺货物,来回获利。伍学敏财富大增,不到一年又买了八十多亩地。如何多谢父亲帮自己发了大财?伍学敏想了想,决定帮他娶个老婆成个家。

一九二九年农历二月初二,当年第一次出货 。船装货期间,陈安上到元吉店与学敏闲谈,见到父亲进来,使学敏想起帮他成家的念头,便对陈安说:“你看我这个伙计如何?”陈安应声:“话不得,能说会道,待人和善,精灵能干,多为老板着想,是个好后生。”学敏接着问:“听说你有四个女儿,都定婚了吗?”陈安说:“都未定婚。”学敏又说:“送一个给我好吗?”陈安说:“你有妻有妾,要女孩做什么?”学敏说:“不是我要,是配给我那个伙计,你看好不好?”陈安笑了笑说:“好是好,这样的后生确难找,不过他家太穷,难为女儿。”学敏说:“你不要小看人,有作为的人还怕将来不发达吗?只是时机未到。如果你没意见,就这么定,我为媒人,你给哪个呀?”陈安问:“他今年几岁?”学敏答:“二十七岁。”陈安说:“那就让大女陈瑞榴配他,她今年二十四岁。”父亲的婚事就这样定了。他和家人都还不知道。

第二次押船运货去澳门于三月初五归来。工人在搬货上元吉店,陈安离船上到元吉。学敏的大奶给陈安一个写着聘金的红包说:“这是贵华的婚事聘金,你授了吧,从今天起,为正式定婚。”陈安笑着叩了头,收了红包。当夜便开船顺夜流回家去了。

不久,祖母听传元吉老板亲自做媒,给儿子贵华定了婚。为探虚实,四月十四日沙头冲逢圩,便带虾女来到元吉,找到大奶。姊妹二人坐定,祖母把听传的事告诉她。她说:“是真的,我已代你送下聘金。”二人谈话时,学敏回来了,见到祖母便说:“我正准备派人去告诉你贵华的婚事,你来了就不用派人了。”说完指着虾女便问:“这是你女儿吗?今年多大了?”祖母说是,二十四岁,未找婆家。学敏说:“我给她做媒好吗?”祖母说:“大姊夫做媒,哪有不好。”他即叫人到裕丰店请来老板钟日荣,学敏说:“刚才你不是说你弟日富二十六岁未婚吗,我为他做个媒如何?”日荣说:“大哥做媒肯定好。”学敏说:“你看这女孩你中不中意,她今年二十四岁。”日荣表示好。按学敏的提议,即叫来其弟,当面定了婚。四月二十五日,日荣派人送来聘金,并告知十月十六结婚。原来日荣得知学敏的大奶已为贵华择定婚期是八月二十日。

转眼到了八月,儿子的婚期到了,什么也没有。连同虾女的聘金,不足三百元,怎么办?八月初四,祖母心事重重来到元吉,准备找儿子商量,刚好遇上学敏。他见到祖母便说:“你来到正好,贵华婚期快到了,我知你有困难。我说过,一切我包办,你放心好了。回去想办法买铺新床、新被、新蚊帐,其余一应东西,到时我派人送去。贵华押货未回,你回时到帐房取五十元,我已交代好了。”祖母听他这一说,心也安乐了,忙说:“多谢姊夫关照。”于是到帐房领了五十元回家去。

心情舒畅的祖母,择日与虾女二人清理了房间。八月十六日离家先到山塘,把儿子结婚之事告诉三位堂叔,叫殷荣十九日到马平咀村商量有关事宜。接着到小洛圩,将儿子结婚的事告知两个小弟,叫二弟加快修整新床,二弟说有现货,只是未上油漆,到时派人送去。姊弟三人谈到下午才告别。晚上她到李维家,告知儿子结婚之事。李维说:“还有三日,什么都未备,如何是好?我手头又紧,难于支持。”祖母说:“一切都有准备了,你不用担心,请你帮助办理酒菜,请村中好兄弟好婶姆一齐吃餐便饭,估算有十一二席,请大叔你帮助操办。”李维表示尽力而为。

十七日清早,李维叫来好友蔡护、蔡福、蔡明三人,十八日便搭起酒棚,借了碗筷、桌子等。殷荣来到,商定以殷荣为主家代表,蔡护等随行去迎亲。下午四时,元吉老板派六名员工送来七十多斤猪肉、十多只猪脚、六只鹅、十只鸡、四十多斤鲜蚝、三埕酒、各色瓜菜两箩及腐竹粉丝等。

一九二九年农历八月二十日,迎亲队伍中午乘船来到塘板口,上岸抬着花轿走了近一小时来到纸扇面村。下午二时,母亲上轿,在其堂兄和四个长工和七八个少女陪伴下来到码头,分乘两艘船,下午五时到达沙头冲,近七时才到达马平咀村。晚上亲朋叔伯婶姆坐满中厅欢谈到十一点,婚礼完满结束。婚后第四天,父亲便到元吉上班去了。

转眼到了十月初五,晚上婆媳二人坐在门口,媳妇说:“妹的婚期快到了,什么嫁妆也未有。”祖母说:“我也在想,没有贵重的,新衣也要有两件,不能穿着破衣结婚呀。”这时,媳妇递上一个小包说:“这是我出嫁时,叔伯婶姆送的红包,有三百多元,你用来为妹办点嫁妆吧。”祖母接在手上说:“那初九圩同她到沙头冲买两套新衣,你也同去好吗?”十月初九上午,三人来到元吉,适遇大奶正要出门,即招呼入座,美言几句,学敏进来,见到祖母便问:“这是新媳妇吗?一表人才,真是难得的好媳妇,我这媒没做错。”引来大家一阵欢笑。大奶对祖母说:“你来得正好,我受老头子委托,与二奶到黄荣商场买了大小皮箱,四套新衣和一些饰品,给虾女结婚之用,都放在帐房里,回家时拿回去,我有客,不陪你们了。”说完递上五十元给祖母便出了门。

婆媳三人拿起皮箱出门,到商店买了些东西便回家。十二日徐信来到我家告知祖母,说老板打算婚事从简,结婚办酒席的东西,到时派人送来。十三日,祖母到小洛,告知其小弟虾女结婚之事,跟着往山塘告知三位堂叔和月梅。晚上,她与李维商量虾女结婚事宜。决定在他家办酒席。十五日晚,徐信领着四个员工,送来猪肉、鸡、鹅、猪脚、鲜蚝瓜菜等。李维看后,说可以办七八席。十六日午一时,迎亲花轿来到,虾女在三四个妇人的陪伴下,拜了祖先,告别母亲和兄嫂,三时上了轿,告别马平咀。这餐共吃了八席。

两个月内办了两大喜事,在元吉老板的帮助支持下,在李维等兄弟的尽力协助下,顺利简朴地办成了,祖母满心欢喜。十一月起,祖母带着媳妇天天在李维的草山割草卖以维持生活,直到一九三零年六月二十三日我出生。因家穷困,满月时只买了两斤猪肉和一只鸡,拜了祖先,请李维一家吃了餐饭作为满月酒。

父亲自成婚后,一直不敢去帐房领工资,直到一九三零年八月。一天,老板伍学敏对他说:“贵华,听讲你整年没领过工钱,儿子满月,连一席酒都没办。你知道吗?打工是为了养家,不取工钱你怎养家?”父亲说:“我兄妹结婚,你花费不少,我怎么还敢取工钱呢?再做三年,也顶不够。”学敏说:“原来你记住这心事。你可知道,这几年你帮我赚了不少钱,这点化费算得什么?从本月起,你一定要按月取工钱,不然我叫人送到你家去。从今月起,你的工钱由四十元加到五十元,我已告诉帐房,你就照领吧。”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李志略(1930一2019),离休干部,17岁参加游击队,20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转业地方后一直任党委办公室主任,是优秀党务工作者。本回忆录历经多年,由10多本日记整理编写而成。内容丰富殷实。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中小学生写作園地简介:
中小学生写作园地、是我艺术社培训未来作家诗人的重要园地。
我们实行一免费二修改三发表的辅导方法:为国内国外华人子弟服务。
我们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辅导方法新颖,深受国内国外华人家长和学生欢迎。
请投稿:
微信号:R6049931328 许先生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机构:
精武会驻文艺中心副会长:李剑昌
主任:林敬照
副主任:伍国胜 梁少华
常务理事:林敬照 伍国胜
陈绮娜 梁少华
理事:梅如柏 周慧君 陈泉声
陈冰玲 魏台平 甄春花
秘书长:林敬照(兼)
财务:伍国胜(兼)梁少华(兼)

主编:许湛荣
执行编辑:陈绮娜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与您相约
投稿微信:R6049931328
领取稿费:Chen18128290208

请点击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投稿须知:
作品:原创首发+照片+自我介绍(文责自负)
音乐: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作者与网络(侵删)
平台赞赏费用即为稿费,其中50%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和一周后的稿费不发放,维持平台基本运营)。凡在《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平台》发表过的优秀作品,本社将向各地报刊、杂志等纸媒推荐,并定期整理成文集出版。
敬请各位可爱的人儿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版面设计:陈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