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962
祝允明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
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于是祝允明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选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祝枝山的狂草,骨力弱于旭、素,但在宋人影响下,又自成一格”。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

读祝枝山
饱读诗书颇有才学,屡试不第科举自绝。
擅长诗文尤工书法,四大才子之一名赫。1
楷书早年工整精谨,师法赵褚勤奋苦学。2
草书师法李邕庭坚,3狂草旭素又自成一格。4
注:1.与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2.赵褚即赵孟頫、褚遂良。
3.庭坚即黄庭坚。
4.旭素即张旭与怀素。

读《祝枝山是如何对付阴险狡猾的商人的》有感
有位商人品不端,欺压百姓有手段。
百姓有气说不出,只是敢怒不敢言。
商人此时正盖屋,竣工之后欲乔迁。
为示喜庆又吉利,乔迁之日贴对联。
此联当有谁来写,应为才子有颜面。
当时才子谁有名?自然当属祝枝山。
心中想罢自暗喜,动身前往请写联。
相见落座说来意,谦恭之意说一番。
商人品行有耳闻,借此想捉弄一番。
枝山想罢即动笔,旋刻即成一幅联。1
枝山指联问商人,是否满意请直言。
商人看罢心中喜,满意满意说再三。
乔迁之日此联贴,一时耻笑满坊间。
商人不解问高人,2一番话语令愕然。
尽管如此也无奈,犹如哑巴吃黄连。
笑谈一经传天下,从古至今永流传。
注:1.祝枝山写的此幅对联上联为:
此屋安能居住,下联是:其人好不悲伤。
2.高人即指一个学识渊博的教书先生。这个先生告诉商人说:这幅对联断句读和整句读意思是截然不同的,断开上联是:此屋安,能居居;下联为:其人好,不悲伤。如果连着读一下,就明白为什么了,这哪里是好话,这分明就是说这个新房所在的位置非常不好。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