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教文墨香》家规家训家书篇
一封催人泪下的家书
文/韩积蕊(山东)
沙丘古郡的老韩潜意识里有一个不成规的理念,通过三代人的奋斗,改变家族成员的命运。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教育孩子志存高远,发奋读书,努力培养孩子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栋梁之才。今特辑写给小儿子的一封家书,供读者分享。
晓儿 近好:
昨晚降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老爸今日静坐在办公室内,挥笔给你写信,说说心里话。这些年来,老爸为了支撑咱们这个家,风里来,雨里去,业余雕塑几十年如一日。奔波于鲁西各个县城和省城各大高校,足迹遍及鲁西北的角角落落。目的只有一个,创造财富对家庭负责,凭自己的双手,挣得一份新天地。
早在1989年,去省城各大学塑像时,看到高校的基建设施,特别是山师庭院内,园林式建筑和教学环境氛围,我深深感叹:我的两个孩子若能考上这样的大学该有多好。所以今年填报志愿时,让你去省城上学。老爸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让全家人失望,一定能踏踏实实学习,圆满完成学业。
去年,你哥考上聊大,今年你又走了,我和你妈静了下来。虽然你们在家时爸妈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但与过去相比,现在不免空虚,深感些许失落,好心酸、好心烦,好凄凉,这可能是恋子情结吧。你去上学,和你哥去年上大学时我们的感觉不一样,你哥走了,还有你在身旁。
2004年9月22日送你上学,全家人都为你高兴,我们早上五点钟起床整理行装,老爸给你、你给老爸各沏了一杯豆奶粉,并带上几个红富士苹果,预示这一整天的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我们乘坐朋友的轿车到达临高路口,六点十分乘坐班车到达济南。又转乘公交车直达学校,放下行李我就去报到交费,楼上楼下,忙个不停。因为是补录生,学校没有安排向导,为了领生活用品、找宿舍,一座楼一座楼的来回上下跑,到处问这问那。老爸毕竟上了年纪,尽管气喘吁吁,还是让你坐在一边等候。我没想到,你去领生活用品,不仅能顺利领到,而且还挺有礼貌的请人帮忙,可见你的生活能力之强。
在给你铺床时,维修工老大爷的几句话把全屋人给震醒了,“让他自己干,你和他一样大时干什么来着?现在的孩子不能惯!”我无言以对,好内疚、好惭愧、好尴尬。是的,孩子,我和你一样大的时候是1977年,全家四口人,你爷爷、叔叔、姑姑和我,奋力挣扎在贫困线上,当时,我正在两千多里以外的呼和浩特市作临时工。那年月,还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家的生活极为贫寒,是你们这一代人无法想象的,你们今天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生活空间、衣食住行,当时是没有的。
全家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你奶奶的去世。
一九七二年农历十二月十一日,是你奶奶的祭日。她仅仅活了三十八岁,临终前留了一句话,在低矮的土坯房内煤炉旁边,她说:“咱们家要是年年吃上黄饼子就好了”所谓的黄饼子,就是用玉米面在烧柴火的大锅上贴的圆饼子。那年,我十四岁,你叔叔八岁,你姑姑六岁。当时我们兄妹仨个哭成一团,相当悲惨,街坊四邻都陪着流泪。你爷爷刚刚人到中年,四十岁的汉子蹲在地上默默流泪。没有花圈,没有葬礼,没有柏木棺材,按照民俗还不能入祖坟茔地,孤苦伶仃地 薄葬在远离祖坟南边一小块地方。
第二天,我眼含热泪,强忍悲痛参加了中考,当年的高中招生简章是“自愿报名,大队推荐,学校考核,择优录取”十六字方针,我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沙丘古郡中学。

一九七五年,我艰难的念完高中,那时还没有恢复高考,毕业后只能回乡参加劳动,干不完的农活,累死累活。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夜忙碌不停闲。为了解决生活饥荒,和你爷爷步行去河北省峰峰矿区拉煤,每天拉着一千六百斤的地排车走一百多里路,吃自己带的窝头,睡马路边,有时睡在铁路旁的小房子前边向阳处,火车的轰鸣声竟然没有把我们惊醒,可见累极之至。风雪大,道路滑,每走一步,都好难好难。记得也是同今天一样的风雪天,我和你爷爷,还有你三爷爷,一同拉着煤车走在路上,因为我的鞋子破了,上面有个洞,需要买双鞋。真的,天寒地冻,又是泥泞的雪路,急需一双球鞋,可你爷爷没有钱了,一双球鞋才三元二角钱,可在那个年代,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幸亏你三爷爷借给咱们五元钱,在公路边的代销点买了一双绿军装球鞋,甭提我多高兴了,手舞足蹈,拉车也有劲了,当时的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
难忘那一年,一九七七年的春天走西口谋生,你爷爷送我到沙丘古郡车站,他不忍心让我独自一人外出打工,临别之时,爷俩相对无言,他擦了擦眼睛原路返回,我坐在车上,透过车窗,只看见他低着头蹒跚走路的背影,这个凄惨的背影至今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中。当年我身体弱,个头矮,自己扛着一个大大的铺盖卷坐车去禹城赶火车,到达北京站再转车到呼和浩特,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
悲惨的少年的时光过去了,我独自一人踏上了阴霾四布的求生之路,幸福和快乐对我是何等的陌生!那时,我在日记里发出了“受苦受累由我来,享福享乐他人去”的咏叹。和你同龄的那一年背井离乡走西口,百感愁肠望故乡。那一年的中秋佳节,我是在呼市砖瓦厂度过的,离市区三四十里路,极其荒凉,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天高云淡,马儿自由放牧,到了晚上牧民才赶回家。
那天晚上,别人都回家了,整个宿舍空荡荡的,木板通铺床上只剩下我一个人,自己独享仅有的两块月饼、两个窝头及一盘自己炒的土豆。在荒凉的大西北,土豆和大头菜是两样主菜。天上月圆,而我心中却有几分残缺!至今怕见月圆,一见月圆便会勾起很多悲痛辛酸的往事……
后来,我上了大学,读历史系,看了《新编中国史话》才知道,那一年的中秋节着实令人难忘,还非常有幸,那里是离昭君墓不远的地方。当时我未到墓前瞻仰,今生无缘了。因为年龄小、个子矮、体格弱,我在砖厂专管护架工作,有个一个很慈善的老人领着我们几个小工,越是刮风下雨,越要往外跑,那时没有塑料布,用草帘子和帆布大蓬,盖上未烧的砖瓦坯子。有一天,电闪雷鸣,暴雨骤至,我们几个工人忙活起来,最大的就是带班长老头,六十多岁,胡子邋遢的,最小的就是我,一起淋了个落汤鸡。中国的大西北,气候风云突变,暴风雨是猛烈的,相当厉害。至今,每当我们这里下雨时,老爸总不怕在雨中行走。雨中行走,胜似闲庭信步,越发精神。生活的磨难铸就了老爸艰苦奋斗的性格,源于年轻所处的时代的熏陶,心灵上打下了毛泽东时代的烙印:“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为了未来,奋斗”至今仍然是我给毕业生题词的内容。
孩子,你第一次离开家到省城求学,办完银行卡后,我匆匆忙忙去赶车,直到经济学院门口,我回头看到你仍然站在建行门旁,呆呆的凝望,我想你内心会有一种“茫茫天地间,飘然无所依”的感觉。知子莫若父,爸爸相信你的能力和智慧,很快会适应新的大学生活。面对困难,惟有自强;人生就要多些洒脱和激昂,少些忧伤和彷徨。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有老爸老妈给你做后盾,何况你面对的是省城的大学生活,你所拥有的是辉煌的人生。我相信你通过三年的学习和锻炼,你会长大许多,你将成为一个优秀的专业技师。
孩子,我不指望你有多大的能耐,发多大的财,有多高的学问,只希望通过院校生活的历练,你能长成一棵有独立意识和高品质人格尊严的参天大树。相信吧,健全的人格是至高无上的。
孩子,人生之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只要相信,人生是美好的,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相信自己,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正象歌手郑智化在《水手》中唱的那样“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我深信,经过生活的磨练,你一定能够刷新一片蓝天,刷新一片属于你自己的清凉世界。
孩子,你平生第一次离开家,爸爸妈妈时时刻刻都把你牵挂。如今你哥俩都走了,每天下班后回到家,总感到空落落的,好宁静,好凄凉。我和你妈谈起你们小时候天真的样子,你妈眼里总含着泪花,我劝她这是人生空巢期,人和鸟儿一样,小鸟长出翅膀学会飞翔,离开温暖的巢穴飞向蓝天,飞向大自然,靠它自己茁壮成长,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改变不了。
自从盘古开天地人类诞生以来,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如此生生不息,劝归劝,想归想,越想越劝,越劝越想。天下的父母哪一个不牵挂自己的亲生儿郎?
二十年的含辛茹苦,
二十年的骨肉情长,
二十年的细心呵护,
二十年的精心培养,
二十年的喜怒哀乐,
二十年的忧愁悲伤,
二十年的日出日落,
二十年的挂肚牵肠,
二十年的风风雨雨,
二十年的飞雪凝霜,
二十年的锅碗瓢盆曲,
二十年的酸甜苦辣汤,
二十年的情与爱,
二十年的思与想,
二十年……二十年……
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
在人生的旅途上,二十年不算短;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二十年不算长,
无论你走到哪里?你永远是父母的好儿郎!
无论你走向何方?你永远是父母的好儿郎!
偌大的省城,茫茫人海,人海茫茫,怎能觅得生你养你的亲爹亲娘?偌大的省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怎能寻得生你养你的亲爹亲娘!咱们的家,有老爸这座山,有老妈这道墙。咱们的家,永远是你远航的港湾;永远是你的大后方;永远是你奋斗的根据地;永远是你倾诉衷肠的最佳地方。有老爸老妈为你遮风挡雨,为你保驾护航,为你化解困惑,为你抚平忧伤,为你开出一剂良方,任凭风吹雨打,有几多困难,你都会向着理想奋进!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平时注意劳逸结合,为了美好的明天,好好生活,好好学习,苦练技能为本,身体健康是福。

孩子,相信自己,向着正确的人生目标迈进。你有出色的记忆力,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你不惧怕,不胆怯,挺起胸膛迎战一切。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踏踏实实做学问,认认真真完成学业。远离家乡,怎样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走对,需要自己思量,如何把握每一天,如何确立人生坐标,需要自己定位。从小学到初中,你各方面一直都是比较优秀的。在高二年级成绩下滑,原因是什么你自己清楚。幸亏补录,能有上学的机会,有如此良好的开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深刻总结一下,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心里时刻警示自己:“我是一名专业技师”。自信是成功的关键!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
孩子,爸爸妈妈看到你哥俩,从来不烦,只是忧。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就业形势如此严峻,愁的是你们未来的前途。咱们家就你哥俩,常言道: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哥俩都是爸爸妈妈的挂心脾。假若将来你俩成家立业,工作、家庭差距很大,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的确是一件愁事。试想,你俩都学好本领有一技之长,有一份理想的工作,父母不就安心了吗?
待到寒假你回家,戴着眼镜,穿着黑色羽绒服,一米七八的个子,新春佳节我们回老家拜年,整整齐齐,好帅、好文明、好气派!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盼望孩子有出息,爸爸妈妈期待你们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高尚健全的人格品质,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欢欢乐乐地归来。
余暇之际练练书法,读点文学类书籍,不要再看武侠小说,少打扑克。你想,老爸不仅会打麻将,还会雕刻麻将,但是每一天都严格自律,坚持不打麻将。
男人要有志气,做人要有原则。下次再谈。
祝你学习进步,健康平安!
父字
冬月



作者简介: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康庄人。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聊城市家教名师,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临清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擅长书法、篆刻。1988年30岁开始写作,编著六部书稿,出版三部:1990年出版《史地歌诀》1991年《新编历史歌谣》荣获地区首届优秀图书三等奖。2021年主编《家教文墨香》由齐鲁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著书立说搞讲座,举办读书报告会。为政府为百姓做公益。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