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七夕歌(六首)
文/左书谔(青岛)

其一
举头喜鹊正搭桥,织女牛郎聚乐瑶。
四季相思愁夜半,七夕幽会傲晨朝。
一生无悔萦蝶恋,百世清歌绕九霄。
骚客有心留祝愿,人间天上共逍遥。
其二
千年佳话谱新篇,七夕来临续旧缘。
织女痴心歌不断,牛郎醉眼曲连绵。
晨曦共语家尊圣,夜月同言国聚贤。
建设小康惊玉宇,复兴圆梦震尘寰。
其三
时当七夕正今朝,佳话千年越舜尧。
才子相邀同淡写,美人赴约共轻描。
高山流水歌三界,琴瑟和鸣唱九霄。
伏案痴心思不断,扬眉醉眼看逍遥。
其四
鹊桥昨日贯长虹,七夕今宵看碧空。
织女痴心歌不断,牛郎醉眼韵无穷。
西厢一曲惊天下,梁祝双飞傲宇穹。
百世有情牵月老,千年佳话步光鸿。
注:光鸿——孟光和梁鸿“举案齐眉”,夫妻互相尊敬。
其五
七夕来临喜鹊忙,时逢织女会牛郎。
痴情昨日闻神妇,醉眼今朝见楚王。
热血满腔萦夜梦,丹心一片绕晨光。
千年佳话留浓墨,百世知音爱信缰。
其六
遥观河汉鹊流连,月老铺桥一线牵。
织女腾云歌有韵,牛郎驾雾曲无前。
痴心共爱惊三界,醉眼同飞作两仙。
但愿真情成眷属,马班青史续姻缘。

鹧鸪天•七夕歌(二首 晏几道体)
文/左书谔(青岛)
其一
七夕今临喜鹊忙,搭桥织女会牛郎。扬眉笑傲碧空月,俯首忧思人世光。
倾醉眼,断柔肠。几回梦里共翱翔。今宵但得倾心语,明日纷飞也不伤。
其二
远望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度逍遥。相思一载痴心对,苦恋三春醉眼抛。
七夕会,一生骄。蝶飞双舞向云霄。倾情今日能圆梦,但愿明天步步高。
鹧鸪天•七夕歌(二首 晏几道体)
文/左书谔(青岛)
其一
七夕今临喜鹊忙,搭桥织女会牛郎。扬眉笑傲碧空月,俯首忧思人世光。
倾醉眼,断柔肠。几回梦里共翱翔。今宵但得倾心语,明日纷飞也不伤。
其二
远望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度逍遥。相思一载痴心对,苦恋三春醉眼抛。
七夕会,一生骄。蝶飞双舞向云霄。倾情今日能圆梦,但愿明天步步高。
水调歌头•七夕咏(毛滂体)
文/左书谔(青岛)
九州留神韵,七夕梦方圆。千年佳话,万众传诵赋毫端。喜鹊搭成天路,织女牛郎相会,河汉好音传。化蝶有梁祝,流水在高山。
少壮去,花甲逝,步暮年。知音寻觅,又把旧貌换新颜。往夕书山共步,今日鹊桥肩并,对月共婵娟。绝唱情人节,咏叹赋空前。
满庭芳•七夕咏(晏几道体)
文/左书谔(青岛)
七夕将临,牛郎织女,鹊桥约定相逢。凭栏遥望,肩并诉丹衷。多少峥嵘岁月,驹过隙、流水西东。难眠夜,花前月下,思念系征鸿。
银河波浪静,鹊桥笼罩,紫气长虹。贯耳是,一同折桂蟾宫。不咏琼楼玉宇,只留下、暮鼓晨钟。朝天阙,再圆新梦,共谱满江红。

烛影摇红•七夕歌(周邦彦体)
文/左书谔(青岛)
喜鹊飞天,银河两岸新桥建。牛郎织女并肩行,云雨巫山恋。共付痴心醉眼,更似那、齐眉举案。西厢有乐,梁祝蜚声,瑶池盛宴。
才子佳人,瓜田李下春宵短。卿卿我我诉衷情,遗恨天涯远。不作分飞劳燕,定新约、微波对面。情人节至,七夕唱和,墨传文苑。
十月桃•七夕歌(张元干体)
文/左书谔(青岛)
今朝七夕,看牛郎织女,幸会桥端。一诉丹衷,千言万语连绵。痴情醉眼同是,将爱恋、梦绕魂牵。朝云暮雨,梁祝长亭,酷似今天。
才子佳人舞翩跹,正共韵同歌,李下瓜田。我我卿卿,人间真爱诚然。无须盛装浓扮,真爱在、宋玉貂蝉。骚人墨客,千古吟咏,今日婵娟。
水龙吟•七夕歌(苏轼体)
文/左书谔(青岛)
千年佳话风流史,七夕鹊桥相见。佳人才子,瓜田李下,共倾爱恋。我我卿卿,情深意切,清歌不断。望梁祝蜚声,高山流水,相如赋、文君伴。
花甲已然越半,忆韶华、巫山望断。扬帆墨海,并肩齐步,毫端千卷。学海共游,杏坛同立,气冲霄汉。念情人节至,晨曦伏案,有知音赞。
湘江静•七夕歌(新韵 史达祖体)
文/左书谔(青岛)
遥望银河星闪烁。鹊云集、把桥铺设。瓜田李下,风花雪月,正卿卿我我。织女爱牛郎,似倾诉、相思经过。一年四季,忧伤断肠,七夕至、送欢乐。
百世缘,千古作。想人生、不当蹉跎。千年梦远,孤帆气短,几番清歌彻?莫道梦难圆,学梁祝、化蝶追索。青春易逝,风流永驻,倾情翰墨。
满江红•七夕歌(柳永体)
文/左书谔(青岛)
遥望银河,七夕至、鹊桥搭建。为迎接、牛郎织女,今宵相见。蝶舞双飞寰宇傲,清歌一曲巫山恋。唱和作、心语诉衷情,柔肠断。
佳人约,才子伴。瑶池赴,蟾宫转。更西厢共步,梁祝同眼。百世人生圆梦处,千年佳话风流诞。待挥毫、艳史墨香浓,倾文苑。

沁园春•七夕歌(苏轼体)
文/左书谔(青岛)
巧月来临,情人节至,有缘梦圆。望瓜田李下,双人共舞,鹊桥顶上,七夕缠绵。鼓乐西厢,高山流水,卖酒当垆续旧缘。倾情处,正卿卿我我,一往无前。
人生莫负流年,韶华付、知音爱慕间。有倾情相爱,初衷不改,并肩齐步,伟业何难。千古风流,墨浓艳史,尚待双飞化蝶篇。望骚客,但举杯邀月,伏案尊贤。
2022.8.4

作者简介:
左书谔:字文韬,号万熙,莱西人。著名历史学家、作家、诗人、学者,曾于兰州大学历史学院任教。在新华出版社出版书稿《海瑞评传》《吴三桂传》《中华爱国史篇》《左懋第传》《万熙斋诗草》等二十余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