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广淑(贵州)诗词29首
作者简介:潘广淑,水族,1960年12月生,贵州丹寨人。2016年6月退休。曾被聘任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现任贵州省水家学会副秘书长,黔东南州水家学会副会长,丹寨县苗学会副会长,黔东南州地方志专家库专家。长期从事文史、民族、民俗研究工作,热爱诗词楹联。




1-2.七绝·水书二首
一
点横撇捺竖弯勾,形似龟纹倒字头。
敢问诸君能破釜,迄今尚未释通幽。
二
点横撇捺弧弯竖,符号图文意却殊。
水字流传多历久,刨根问底道千株。
3.七绝·咏别苑荷花
荷叶芬芳起碧苔,移居别苑盼花开。
成千上万为佳偶,一曲欢歌唤出来。
4.七绝·咏荷塘初夏
月色荷塘初夏鲜,芙蓉出水结良缘。
湖光倒映松偕老,一片痴情独自妍。
5.七绝·咏云白山青
云上斜阳见日低,白头黑颈乃稀奇。
山中山外多言志,青草楼前挂锦旗。
6-10.十六字令·水书
书,水族民间谓水书。千秋载,破译费功夫。
书,点横弯勾很特殊。遗文字,神秘藏明珠。
书,酷似金文也特殊。龟文字,化石亦然殊。
书,造字先生贡献殊。千秋颂,闪烁耀明珠。
书,世界交流岂有无。飞花令,翻译启征途。
注:水书,是中国少数民族水族文字及书籍的总和,其文字构造与甲骨文和金文相类似,内容丰富多彩,堪称水族古代社会百科全书。
11-15.十六字令·芒筒芦笙
笙,细语轻言道毕生。芦笙调,曲曲话心声。
笙,倒海翻江叙此生。芦笙语,句句警钟声。
笙,每首音符绘画生。芦笙曲,首首著名声。
笙,每个音阶妙趣生。芦笙色,滴滴叠连声。
笙,每句方言和一声。芦笙典,字字记平生。
注:芒筒芦笙,即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传统吹奏乐器。
16-18.十六字令·祭尤节
尤,魂魄仙游入贵州。听天命,迁徙驻方尤。
尤,化作青山波野悠。尤公佑,后裔永无忧。
尤,阳颂苗乡祭祀尤。蚩尤节,承传古风优。
注:方尤,是苗语地域名称,指贵州省丹寨地区的苗语称谓;坡野悠,是自然实体苗语名称,指丹寨县扬武镇扬颂村一名山胜景的苗语音译称谓,即形状如蚩尤化身的山坡;阳颂,是村寨苗语名称,指丹寨县扬武镇原羊送村的苗语音译称谓,后村名改用扬颂二字。创作本词时,将扬颂之“扬”换用同音不同字的“阳”,意为有先祖蚩尤庇佑象太阳那样希望发达之地方。蚩尤节,是丹寨苗族迄今祭祀先祖蚩尤而过的节庆,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定名为祭尤节。
19-23.十六字令·悼念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
攀,世界词林失宝幡。文星坠,抛洒艺坛山。
攀,词坛乔翁扬起帆。呕心血,谱写大河山。
攀,语句词林韵域宽。风华茂,词海映山川。
攀,华夏江河波浪宽。心相系,祖国好河山。
攀,难忘今宵词闹暄。词坛界,永祀艺林幡。
14-26.十六字令·悼念人民艺术家蓝天野
天,艺术群贤缺半边。天无道,何故贬蓝天。
天,此去先生蝶化仙。天星坠,泪洒亦空前。
天,问地无门想问天。先生在,艺界领先贤。
27-29.十六字令·龙泉山
山,叠嶂巅峰海底翻。衔鹅卵,卷起巨龙蟠。
山,鸟雀啼鸣花蕊妍。莺歌舞,招引客登攀。
山,先祖蚩尤未等闲。苗乡记,福泽子孙贤。
注:龙泉山,位于贵州省丹寨县城西侧2公里,是县城西侧最高山峰。峰巅堆积着数亿年形成的海底沙石,俗称鹅卵石。山体方圆数十里,每年春夏之交盛开着红紫白三色杜鹃花。山势走南朝北、靠西向东,威严镇重、挺然杰出,犹如正在鼾睡之卧佛,当地人誉为蚩尤之化身,古代文人墨客称之为蟠龙戏珠。昔立庙宇,今辟为蚩尤文化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