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之我见 (一) 543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谈到教育,我们知道教育的种类很多,有学校教育,有社会教育,有国家教育,也有家庭教育。教育由教、育二字构成,论语曰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是教导,由师长传授施导,诲人不倦;育是化育,内心感化而通,学而不厌。《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生命中有本性与习性影响孩子的性格定性与品德修为,我们提倡终生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除掉各种不良习性,保持本性之善永恒不变。俗话说得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胜过言教,家长要想培养成什么样的孩子,家长就是榜样与表率,家风胜过学风,这就是家风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呱呱坠地,一无所知,他们从小就是一张白纸,小孩的最大能力就是在模仿中学习,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学打洞,所以将门多虎子,翰林闻书香。古人言,教学相长,就是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

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八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21年10月23日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家庭教育已经立法,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层面都非常重要。该法第3条规定,家庭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该法第14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行为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后,各省都制定了配套制度或实施方案,有的省甚至出台了《中小学“百万家庭赋能”工程实施方案》,这对于加强中小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积极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良好氛围,做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普及和贯彻实施,推动法律落地实施,把法律要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巩固“双减”工作成效,广泛深入宣传“双减”政策,构建家校协同“双减”的教育生态圈;提升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推广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家校共育,协同进行。依法育童,科学育童。为落实好《家庭教育促进法》,提高家长认知,护佑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我虽然不是教育专家,但也做过教师若干年。最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普通重视现实利益,而忽略家庭教育,其实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何言之都不为过。家长应该专注于家庭教育学习,除了正常工作之外,在孩子教育上,特别是亲子关系教育、孩子青春期教育、孩子价值观教育、个人成长等方面多些思考和探讨,我也相信我的文章会与许多家长产生同频共鸣,如果有一句话一个观点或一个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启发、有所帮助,我就知足了,希望我们在座各位都能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智慧、有方法的家长,只要能帮助您家孩子成为积极阳光、健康向上的孩子,我就非常开心了。因为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方法技巧、也是心法——思想的引领,更是系统性的成长。希望大家听后有收获、有启发、有成长。
中国自古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中国有两句经典训言,若它们串在一块,就是“十年磨一剑,百年树一人”。也许,有人疑惑不解,一把宝剑,磨上十年,青春已过,还有啥用?一个学童,教树百年,人已耄耋,如何建功?我观此言,却是源于家教。旧时,深墙大院之内四世同堂,一个大家庭成员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既能和睦相处,又谋长远发展,就需要形成与众不同而富有个性的家庭文化,这种文化一旦贯通,又反过来影响家庭的当今和后世,无形中赋予了一个家庭精神品种上的独特内涵,这种风格在岁月中徐徐沉淀下来,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稳定的家庭文化模式,这种模代通过家教代代承传,发扬光大,也许就是这个族群的家风。前文说的十年一剑,是言家风影响某个成员发展的关键岁月---寒窗十载,而百年一人,则是大家庭中个别圣贤大士的出世,需要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中,几代人精心培育尚可完成。陶渊明的父亲陶侃,年少时家庭贫困,陶侃之母湛氏,淑慧贤达,严于家教。自陶侃懂事时起,就给孩子树立远大抱负和人穷志不短的生存理念。湛氏简朴持家,勤苦能干,日作夜纺供孩子读书,将陶侃培养成廉洁公正、战功卓著的一代名将。陶侃一生有个习惯,早上将一百块砖从屋内搬出院中,黄昏又搬回室内,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有人问他,将军这是为何?陶侃答,为了不忘记母亲生前教诲,磨练意志,收复中原。这样的家风,同样培养出了不为斗米折腰的大文学家陶渊明。一个孩子能否在未来的竞争中鹤立鸡群脱颖而出,必须经历超越常人的磨砺、挫折、不幸和艰难。孟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忍心动性,增益其所不能。适当严厉的的家风不仅磨砺了孩子的意志,同时增长了孩子的抗摔打能力,因为恶劣生存环境的考验和人生逆境的意志磨练,是担当大任或从容不迫走完毕生的精神基础。记得有个故事说,一个老人将路上的一个刍蛹捡回家,想看看蛹子如何变成美丽的蝴蝶,几天后,蛹壳上裂开一条细细的小缝,小蝴蝶挣扎着想从缝隙中钻出,可是半天都出不来,老人于心不忍,就用剪刀将缝隙变大,帮助蝴蝶脱壳而出,然而这只小蝴蝶由于减少了蛹内的奋斗时间,身上尚存一丝臃肿没有在挣扎中耗散掉,于是,干瘪的翅膀无法带动身躯起航,从此,小蝴蝶再也无法飞翔蓝天。

我们都曾走过自己的童年时代,如何让孩子成为流连百花中的美丽蝴蝶,就必须将其置于适当严厉的家风之下。在严酷的环境中,沉淀下的是厚重的生活阅历和坚定的意志,是与大家庭成员同苦患难的生存勇气,应当属于孩子独自面对的苦难,就坚决让孩子在家风的沐浴中迎难成长。
“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公告
昼往夜来入阑珊,骚人墨客载文船。当仁莫让擂台上,何教金榜错华年。踏着文化自信的金鼓齐鸣,迎着文化复兴的阵阵春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 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一、征文种类: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2年6月15日起至 2022年12月15月截稿。奖项设置: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优秀奖100名:奖金20元。
主编:希望之梦(木易)欢迎您的投稿
[图片]
微信:yangrrong123邮箱:1628586637@qq.com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1年2月29日晚上21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