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毋东汉
重读《红楼梦》,探访林妹妹。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女士,是一位诲人不倦的闺情诗人。她的代表作《葬花辞》写得感天动地。特别是她那名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悲壮而哀艳,能催人落泪。她的闺蜜丫头香菱以为写诗很难,就来请教林黛玉。
林黛玉扬眉笑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她就耐心地对香菱说:“要学诗,先要学做名人。你在大观园有了名气,诗即使不佳,也能引起人们热搜,热捧。”香菱说:“这个我懂的。您的《葬花辞》虽好,还不是因您著名而享誉大观园?换了袭人或我,写得再好也未必有传诵者。”林黛玉就说:“你若出版诗集,我给你写序。何愁不能得到老爷、太太、王夫人和凤姐他们的赏识?”香菱皱眉道:“我对诗的格律尚未掌握,不会对仗,不会押韵,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会运用。这却怎处?”
黛玉忍不住笑道:“只要你受到凤姐的赏识,何愁不能发表?何愁不得润笔銀两?何愁不能像袭人侍候宝玉那样去侍候老爷?”
香菱道:“格律还是要懂得的。”黛玉点头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凑。过去作诗,都讲究起、承、转、合。开头和结尾各两句,只要押韵即可;中间的承和转,是两副对子。讲究对仗,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诸如:天对地,雨对风。山花对海树,大陆对长空。门窗对桌凳,老师对学生。写字对绘画,黑狗对白熊。……”香菱说:“我就是这么写的,不但上不了纸质的媒体,连大观园的今日头条也上不去也!”
黛玉思忖半晌,才说:“你也太迂腐不是?你要与时俱进呗!现在有的小说,淡化故事情节,淡化人物形象,淡化典型环境描写;结构松散,杂乱零碎,错别字不少,凭污秽离奇细节吸引眼球。但只要凤姐说好,没有人不敢不点赞的,所以能获奖。”黛玉话落点,香菱得意地说:“我知道是那样,倘若能附和焦大,骂自家主人,让隔壁听,心眼不对的隔壁人还会发奖呢!我就不昧着良心写话本,脱裤子让仇人看黑白。我是个歌德派,只跟你学诗。”
黛玉叹息道:“你不要思想僵化,要放开。想写啥,就写啥;照搬生活也不为错,能记流水账就能写小说。”
香菱笑道:“吃、喝、拉、撒,都能写入小说吗?”
黛玉肯定道:“那是不少名家常用的自然主义笔法!在你已成为大观园著名诗人的前提之下,你选材可以随意。比方说你放个屁,就写一首《香菱屁颂》,我首先点赞,宝姑娘转发,宝二爷发朋友圈,何愁不能得到凤姐,乃至王夫人赏赐巨额稿费?甚至老爷评优、颁奖!”
香菱面有难色,黛玉滿怀信心地说:“你要大胆了,再大胆!你还为不懂格律而困惑么?”香菱说:“知我者,莫过于林姑娘也!小姐深晓诗之格律,愿闻其详。”
黛玉道:“至于你如何成名,功夫在诗外,何须我教,你可无师自通。学诗格律嘛,犹如刻舟求剑。格律早已被诗人丢弃了。你编上一段结尾带点哲理性的话,然后斩成了节节,分行排列,那就是自由体诗。若每行字数一样,那就是新型律诗!我听说二十行诗顶一千字算稿费哩!写诗比写小说划算嘛!”香菱拍手道:“原来如此呀!我不会运用标点符号,怎么办?”
黛玉道:“逗点,你也不会用吗?”香菱说:“我光会用逗点么。”黛玉说:“这就够了!你不会用标点符号,却歪打正着。这叫革新!现在有的诗,只在长句缓气时用用逗点,句末不用句号、叹号、问号、破折号、省略号的。古代线装竖排书,没有标点。私塾先生用毛笔杆蘸印油点圆圈儿表示停顿。标点革新呢,你就别为自己不会用标点符号而较真、纠结了。”
香菱说:“可是,诗要有诗眼,要有点哲理性。我整天侍候小姐的起居餐饮。孤陋寡闻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哪有闲功夫去哲理性思考?”黛玉笑道:“问题又回到原点,只怨你不是名人!你要好好努力,从烧水熬药的丫头片子晋级为老太太贴身丫鬟,在大观园里有了名;别人给老太太磕头,你站在老太太一旁粘光,也接受了跪拜。你的诗眼再多莫名其妙,大家也会点赞:隽永。你就是没有诗眼,大家也会夸你的诗含蓄深刻!那境况换句话说:香菱的屁,也是香的!”
香菱说:“真会如此?”
黛玉说:“你读过《皇帝的新装》么?”
香菱说:“听宝二爷说过这个故事。皇帝裸体游行,大家都夸他的新衣。实在搞笑!”
黛玉说:“如今大观园文风类似。题咏大观园,诗社评奖,都看凤姐眼色行事。都怕得罪作者,尤其是老师。更怕拿不上红包。《皇帝的新装》屡试不爽。文艺批评不是捧杀就是棒杀。你学诗的道路,十分坎坷,要在诗外下功夫!可惜我寄人篱下,虽竭力也不能帮你多少忙。”她指着墙角花锄、花篮,继续说,“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香菱点点头,深表同情,陪黛玉落泪。
要知教学效果如何,且看凤姐资助出版的《香菱诗选》以及林黛玉写的序,下回再作详情分解。
2022-4-8-于樵仙居。


毋东汉,80岁,长安人,号太乙山人,中共党员,笔名育圃,中学高级教师,儿童文学作家,著有《怪灵外传》《热土情焰》等十七本书。省市区作协会员。长安政协文史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