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洗净环宇
日出斜映楼房
描出一片和谐地
人来车往真忙。
一场喜雨,涤净污垢,空气清新,令人怡情。骑车一路行来,被过往卧车飞溅一身泥水,能怨谁?人家车快,可奈何?回后擦洗换衣,饮茶自慰。
遂自叹道“兰原有骨,无端风中委曲”, “竹本无心,怎奈节外生枝”,门外李公洒脱地边走边搭上话。“快请,过来坐”,我边让李公边涮杯倒茶,李公也不客气,坐茶几呷口茶不时的叫“好茶” “信阳毛尖”。
吾有二友,李公和陈公,三人常聚,又都有书文爱好,久之,乡里便给我三人起号为“赵李陈”。把我家竹林叫作“潇湘侃斋”。三人齐聚侃斋,侃文无尽,偶有奇句出,兴时便自恋地互夸互赞一番,这也成了相聚俗成的内容。
“蝉鸣无序,总作不速之客”李公不知从哪书中看了一句回来安慰我被泥水溅糟糕的心情,同时又象在暗示我接上联句。听后稍作沉思对曰“松风有信,只管驾云入窗”。我俩拍手而笑,好一个“驾云入窗” 。李公见我应机尚好,知我前怨已消,互作欣赏,此时茶味更香浓。
忽然门外传来脚步声,又大又沉。“定是大个子来啦”。果然是陈公到,声高而宏亮。“赏心悦事谁家院,良辰美景奈何天!路上飞溅,都只为这,春雨,催开这姹紫嫣红开遍,车行赶得欢,哈哈哈……”一串大笑,又有文友陈公加入这雅趣空间。“没说曹操,来个曹瞒”李公调侃地起迎。“昨晚灯花报喜,今晨贵客临门”。我也忙着边说边让。只听陈公对李公说“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李兄早!”。寒喧过后,三人品茶猛侃,东拉西拽,一通懵晕。

一壶清茶,一阵云山雾罩后,三人兴趣更浓,只见陈公拿起案毛笔,铺就萱纸,挥毫拨墨,大写意一幅《石竹图》。李公自荐提笔落诗,毫无谦让之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好!我收起拇指拍手叫好!真好!一幅行书潇洒纸端,与竹石相呼相衬。我讨得此图自是东道当理留存为念。茶间又题及前天春笋速长诗:“友朋相聚有话题,言及春笋长速奇,初见不足十厘米,” 语落笋高已过膝,回头欲唤朋友看,身高已是并肩齐,晨起之竹无踪迹,过我头顶笑我低”。陈公夸我,“赵公一个过膝,一个肩齐,一个笑我低,形容得春笋长势活灵活现!虽有夸张,但也贴切”。“方才入门时听你二人埋怨何由说出这,兰原有骨,无端风中委曲,竹本无心,怎奈节外生枝的好句来”。我谦道“到是李公的:任尔东西南北风大气,正气禀然。板桥郑公的诗配以竹石贴切,高雅。郑公的刚正不阿的精神·骨气、哪是我等所能及的”。

想起当年老师白丁先生画竹,别有韵神,那日翻出一幅旧作审看,上下左右打量,左思右想不得所解,正疑惑间,见白先生手持裁刀向画走去,我急忙上前阻拦,老师也不言语,也不顾我之反应兀自将画从中间裁去一半,一整张竹趣图被毁!实在可惜!正当我为画挽惜心痛时,忽见白老师放下裁刀,随手提起墨笔在割剩下半张画右下角挥笔写下行草“去年画得一幅竹,如今看来似乱涂,不忍丟了这一半,割去半幅剩半幅。”写罢取泥用印!好一幅长幅画卷美而雅,令我心服口服,双手伸拇称赞!这一事件永驻我心!李.陈公听罢也心生感慨白丁先生之大才。
此时,李公兴致正浓方才所画《竹石图》之意犹未尽挥笔照原样又画一幅,仍题前款所题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立此山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陈公大赞道“好诗好画再读百次也是不烦不厌!”。李公取方印在木子名下端正盖章后说:“你二公每人一幅,余不怕丑,权作今日赵公公路溅泥水之留念。”三人哈哈一笑,好不愜意。

我复又续新茶仍于竹丛茶几旁三人落坐道:“观适才李公作画,虽是同图,但见竹之走向,笔按钩节,竹叶分局更趋苍劲,加之皴法·淋以清水更把竹之被风吹雨打后挺且直得精神涂得淋漓尽致,比我之存画更上一层,无论是风中委曲,还是节外生枝都无所谓了,尽是又一番风骨!
我续新茶,乃称“正山小种”茶香越品越浓。我突发感慨!:“当今艺海,方家如林,不可尽知。非尽知不可者,虑不专耳;且人得一已智,何待奢求?” “功由心成,法由心学,德由心积,善由心行,福田心作。世人皆有心性。你不用心,却把人人皆知的那些事,不倾心去做而只挂在嘴上故不得有失。” 陈公也接李公话题道:“现浮躁的世风,真正潜心修文的读书人有多少?都是流行的那几句示爱的语言,你说我说大家说,还美其名为,“永恒的话题,”实乃可笑!” “跑题了,咱还是说竹子吧,看得见,摸得着,有得品!”。三人又是一番大笑,继续侃竹。只听李公说:“我倒觉得东坡先生的打油诗更合我口味,“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哈哈哈……大笑中陈公也对道:“赵公可不瘦,竹做好朋友,肉总吃不夠,竹林喝老酒,香味把人诱,闻香客自来,总往一块凑。咱三个皮囊,也凑了不少了,何不讨扰嫂夫人,烹几个拿手好菜,小酌一通。以解赵公溅泥水之烦。”听罢二人之言我自欣喜道:“好!我备酒置菜,不醉不归”。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