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恩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为感恩代言》-书把感恩这一伦理观念,提升到感恩文化的层次,这既是对中国优良传统的继承,又是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充实和发展。

二、世界上任何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都离不开感恩精神;任何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都不可能缺少感恩文化;任何一个人的高尚品质形成,都离不开感恩教育!感恩是我们这个社会一日不可或取的正能量!
三、感恩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古往今来,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施恩报恩的理念。3000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诗句。“感恩”一词,正式出现于《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中,“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浩如烟海的感恩故事,深入人心。
四、一个人首先应该具备的品质是感恩。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他便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是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五、感恩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恩惠和方便的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做人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石。
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就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美好,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就会拥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快乐幸福的生活!
七、感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但近年来,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老人跌倒没人扶,孩子们不懂事不孝敬父母,人与人之间充满不信任等,我认为都和感恩教育缺失有关。因此,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感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八、感恩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古往今来,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施恩报恩的理念。感恩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基础,感恩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感恩是一种胸怀与责任、感恩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感恩是言行一致的个人实践。
九、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从幼稚可爱到成熟稳重,中间承载了多少家人的心血、家人的情怀、家人的厚爱,渗透着多少来自学校、老师的教育和付出、来自工作单位的培养和造就。一个人只有知恩方能思恩,只有懂恩才能报恩,只有每一个人都能心存感恩,这个社会才能文明、温馨、和谐、平安,处处充满爱。
十、文若细雨润人心,点点滴滴话感恩、虽无大河大气象、却有小溪小淳真、自古好书呈教化,历来佳作净灵魂、众生皆栽感恩树、人间自是四月春!
十一、不懂感恩,是人性中最大的恶。尤其是不懂感恩的孩子,最让父母寒心,成人后比狼更可怕!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为人父母,千万别养出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使他成为家庭最大的悲哀。 孩子懂感恩,才能拥有有血有肉的人生。懂得感恩并且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和快乐的人。(原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