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鸟学飞
文/惠琴
一、儿子出生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七日,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日子。早上六点半起床,拖着临产的大肚子,刚洗漱完毕,母亲就端着四个荷包蛋,让我趁热吃下,我虽然没胃口,但还是免强吃了两个。因为昨晚上睡觉时,我就有隐隐的肚子疼、腰疼的症状,母亲说大概是快要生了,什么时候疼的时间变长变剧烈了,间隔的时间变短了,就是快了。我自己觉得会判断了,就和老公商量好,啥时候疼的厉害了就去医院,因为去早了怕多出住院费,当时,我们就住在县城我父母院子的一孔窑洞里,结果我俩没事人似的睡觉了,七十一岁的母亲却害怕得一夜没敢合眼。
吃了荷包蛋,肚子疼得厉害了,我与老公就动身去医院,那时候的冬天来得早,那一天又恰好遇降温大风天气,我穿着结婚时买的羊毛呢长大衣,有点卡腰,扣子扣不住,我就用手掖着,我家住在县城河东最北边,县医院在县城最南边,是有较长一段距离的。但老天一点都不照顾我,相反就像有意考验我的意志一样,使劲地刮着带响声的大黄风,我们又刚好是逆着风行走,顺沟的大风把路上的尘土鸡毛以及枯枝败叶都卷到空中,黄土生子及石子路上的沙子打到人脸上衣服上都有嘭嘭的声音,我的大衣本就扣不上扣子,迎面的大风一吹,下摆全在身后飘着,迈步非常艰难,当时已是早上七点多了,路上几乎没有人,偶尔有走过的一两个行人,也是低着头,弯着腰双手裹紧衣服艰难地走着,尽管有老公扶着我,但我一个有临产征兆的孕妇行走的艰难可想而知。
也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好不容易到了医院,办完手续,妇产科护土把我们领到八病房三床,里边算我共有三个产妇,二床的那个好像没什么症状,没事人一样躺在那儿,一床肚子疼得“妈妈爷爷”直喊叫,那时候的病房还在窑洞里,三张床就放满了,床与床之间只能放一个供产妇用的上边一个抽屉,下边一扇门的那种小木柜子,我的三床在最里面,我的接生大夫过来看了一眼说:“看你这悄无声息的样子,一时半会生不了,慢慢等着。”我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咬紧牙关忍受着腰腹传来的一阵阵巨痛,更要命的是间隔不一会儿我就有强烈的想大小便的感觉,那时候医院也𣎴限制陪人,内心要强的我怎么可能当着有男有女的六七个陪人的面,蹲到便盆上。每一次都执意要去厕所,而厕所又在病房尽头临河畔的边上,是那种每个蹲坑中间有一截小砖墙,下边是连在一起的一个长方形大坑,大坑的外面是临着河畔敝开着的,那样的大风天蹲那样的厕所,简直是要命,其实每次都上不出来,但都要蹲好长时间,后来才知道那是临产时下坠的感觉。蹲到坑上刺骨的寒风使劲往衣服里窜,冷得人浑身打颤,当我蹲完站起来时,手脚和嘴巴都不听使唤了,说话的声音都是颤抖着的,而笨重的我上一次厕所都是含着眼泪的,上完厕所站起来后浑身像冰窖里拉出来的一样,感觉没一点体温了,老公也只能焦急地等在厕所门口。那天我上一次厕所,在忍受寒冷和疼痛时就在一根手指上掐一个深深的红印,心里期盼着,我掐完十个手指,应该就生了吧。
当我掐完第八根手指后,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剧烈阵痛的中间只能间隔几秒钟了,我让老公去叫医生,老公回来说,医生预计明天才能生下,我当时已疼得浑身冒汗了,我摧老公再去叫,老公又去叫了,接生大夫不太情愿但还是过来了,说:“看你四平八稳的样子,早了生不了,但你老公摧得不行,到产房过来检查一下吧。”我心想什么判断标准,好像大喊大叫,哭爹喊娘就是快了。产房离我住的病房隔三四个窑洞,医生前边走我和老公跟在后边,上产床后,医生反倒叫开了:“哎呀,已经看见小孩的头了,啥时候破的羊水咋不知道?”我想起昨晚十一点钟,我上厕所时,还没觉得小便好像就有东西流出来,不知道是不是羊水。“那肯定是,哎呀,你咋这么皮实,一天没吭一声。”医生说着打开接生包就忙开了。不一会儿,小孩就生出来了,但没有期待中悦耳的哭声,医生把小孩倒着提起来,我看见小孩浑身乌青,医生在小孩屁股上打了几巴掌,小孩才哭出来,医生说这是羊水破的早,缺氧所致,挺危险的。“是个男孩儿。”医生说着把小孩放到称盘上,看了看墙上的大石英钟,说:“六斤六两。下午五点二十出生。”
下了产床,我自己走回到我的八病房三床,三度撕裂毫不影响我浑身轻松的感觉。回来后,一床上那个上午大喊大叫的产妇,小孩已安静地躺在旁边,二床上那个依然毫无症兆,但她们都羡慕我的忍耐力。第二天上午,儿子的一大泡胎便整得我俩不知所措,当老公打开裹布,儿子的两条小腿在黑色的粘液里乱蹬,使我想起来小学课本上《琥珀》里的蜘蛛,我俩无从下手,慌乱中老公不停地用卫生纸抓,大概用了大半卷卫生纸,地上堆了白花花一堆,才把粘液抓得差不多了,换了裹布,当第二次打开裹布时,孩子的两条腿上全是黑色皱褶,看见很害怕,叫了医生开了瓶药水才把孩子的腿洗干净,医生好一顿训责,说我们为什么不给孩子衬尿布,我们原以为吃上奶以后才会有大便,才需要衬尿布,哪知道生下第二天就有这么多的黑便便,多少年过去了,那一次的措手不及仍然记忆犹新。
儿子出生后第三天我们回到家,那时候我们哪像现在年轻的爸爸妈妈,孩子没出生就把名字起好了。我们在老公去给孩子上户口时,还没给儿子起好大名,户籍处的人问男孩还是女孩,老公说男孩,户籍处的人又说:“那就叫刘小,以后起大名了再改。”那时,好多人给孩子上户口时还没起好大名,户籍处的人倒是聪明,凡没起好名字的,男孩一律叫“小”(因为我们当地把男孩叫小子),女孩一律叫“女”。有的人倒是省事,就不换名字了,我们那里凡是叫“X小”“X女”的,大都是这样来的。而老公上完户口回到家就说要给儿子起名字了,经过反复商量,我俩期盼儿子开启一个全新的人生而给他起名“刘迪”。
二、小小“刘队长”
小刘迪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俩给了他适时的引导,并在发育到能完成某个事情的第一时间教会他,并督促他坚持。他却给了我们无数次惊喜,刘迪幼儿园上到大班时,两个双胞胎女儿从老家回到我们身边,提早一年开始上小班,由于老公一直在乡镇工作,我一个人带三个孩子,我在城关小学又一直带班,而幼儿园的时间相比小学的是晚去早回,常常是我要上课了,他们才到了进校时间,而下午我还一大堆事情,而他们已经到放学时间了,实在没办法接送,我就给三个孩子排了队,路上靠右行,谁也不能出路队,路上不能并排走,两个妹妹有啥问题刘迪解决,解决不了的回家我解决,决不能在路上吵闹推搡,刘迪排在三人路队的最后,每天上下学刘迪很负责的管着他们三人小队伍,这个队伍一排就排了好几年,几年中,我每天晚上都要过问路队上的情况,每天小队伍里发生的事情我都要给予是非分明的评价,做的好的地方表扬,做的不好的地方批评并督促改正,后来虽然刘迪上小学了,但下午经常是他接两个妹妹,接到后也是按这个队伍走,这样走既安全又能约束淘气的大女儿,就连星期天和假期上街或走亲戚只要我不能和他们同行,他们就按这个路队走。几年中,三人路队只犯了一次错,就是两个女儿从老家回到城里刚上幼儿园小班时,三人路队在经过学校家属院时,大女儿跑出路队,摘了一颗同事家盆栽的小果子,我很后悔很自责,并向孩子们承认我自已有很大责任,我没有事先考虑到这一点,没给他们强调,然后再引导他们各自分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大女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严重,再不能像农村摘野果一样摘别人家的果子了,因为那是别人辛辛苦苦种的;二女儿认识到自己没有制止姐姐是不对的;刘迪的错误是没有管好路队,我们分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我先到同事家道歉,并和同事商量好,让三个孩子也来道歉,同事开始不同意,但了解我的用意后,就答应了,事后那位同事说:“你这个办法好,让他们从小就懂得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任。”这件事之后,他们出行时,根据路途的不同情况,每次我都给他们细细地讲一遍要求,别看幼儿园孩子小,但只要你能想到,能要求到,他们一定能做到做好,做不好就是大人没重视,没仔细强调。也从那次后,小小的路队再没有出现过差错,慢慢地,这个路队让他们建立起了是非观和自律性。当时,我们三个孩子的队伍在学校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好多同事和路人经常驻足观看,我们的一个邻居见刘迪把三人路队管的有模有样,就给刘迪起了个绰号叫“刘队长”,我们觉得好亲切好切合实际,好多年过去了,我们夫妻俩还时不时开玩笑叫儿子刘队长。
小小的刘队长上小学后,不但负责接两个妹妹回来的路队,还负责两个妹妹接回家后的管理,因为小学里分高低段,一二三年级是低段,四五六年级是高段,低段比高段早放一节课,而我带高段语文课兼班主任,那时候城关小学的高段班主任工作竞争激烈,几乎是所有班主任经常义务把学生留下来巩固一些所学知识,而我那时候上进心更强,经常把班上的学生划分成七八个人的小组进行优带差补习,我不但巩固我所教的课程,还把其他几门凡是升初中要考的课程,都在小组里往过考,几乎每天下午都要比高段正常放学时间迟放一两节课,因此在刘迪上一二年级时,加上他们早放的一节课,他把两个妹妹接回家后,要一个多小时到两个小时我才能回到家,因此,我要细细安排和要求这一段时间三个孩子的活动:一回到家刘迪写作业时两个女儿的活动范围,刘迪作业写完了,他们三个或者看电视或者在院子里玩,玩时的安全问题都要细细规定。那时我们做饭都是烧煤的,每天下午的端煤拿柴生火这些重一点难一点的活刘迪干,其它碎小的活比如倒垃圾、寻长递短,邻居间借送小东西,两个女儿像轮值日一样轮流干,每天有一个给我帮忙的,想想那时,我们几个配合得很默契,轮谁帮忙,谁就要随叫随到,不能耽误。那时每做一个规定,都是我和三个孩子坐在一起讨论决定,一定要使孩子们也觉得这样做是应该的是正确的,我这个人一辈子说一不二,家里家外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也许一边是我的带动,一边是我的督促,每次通过的决定基本上能很好实施,只有关于下午看电视的时间规定遇到了一次挑战,当时三个小孩都上小学了,记得有一年上半年过完五一,学校由小午休调整成大午休时,由于小午休时放学放的早,他们写完作业正好看一集孩子们喜欢看的热播动画片,结果调整成大午休后,下午放学晚了,回来写作业时正好就是放动画片的时间,调整时间是五一放假前学校通知的,收假后就按大午休时间执行,在收假前一天晚上,我和三个孩子重新讨论了下午写作业看电视和晚上休息的时间,考虑再三,还是牺牲孩子们看动画片的时间,只能写完作业放啥看啥,结果,大午休的第一天下午我回到家后,三个孩子全在电视机跟前站着看动画片,都没有开始写作业,他们说原来准备打开电视看一下就开始写作业,但看上就忘记时间了,我一着急就哭了,他们三个也跟着哭了,我说:“你们现在管不了自己看电视,以后在更大的诱惑面前如何管得住自己?”他们三个都很自责,觉得应该先写作业,我们四个哭完之后,我们又重新讨论了一遍原来的决定,执行还是不执行,孩子们都表示要执行,他们以后一定做到回家先写作业再看电视。打那以后,我在与不在他们都可以按事先规定的时间关电视,节假日我会放宽一些看电视时间,孩子们就觉得特别满足。那时,每通过一个决定,都是小小的刘队长掌握时间,督促执行。有一年夏天,我们夫妻还开了一个冰棍厂,放学后,孩子们排着队,先到冰棍厂吃饭,吃完饭写完作业再排着队回家,看一会儿电视,然后洗脸洗脚洗袜子洗凉鞋,睡觉时间有些推迟,但推迟的时间都在半小时之内,他们睡下后,我们的邻居谁碰上谁把门锁上,钥匙放在商定的地方。那时,我们一排住十家人,关系都特别要好。我一般要在冰棍厂忙到凌晨一两点才能回去。现在想想,这一系列的事情天天让儿子来管理,也的确难为他了。
小小刘队长在家是我的小帮手,在学校还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他上小学一年级后被任命为班长。他自己的事自己做,每天早上一吃完饭就背上书包去了学校,下午做作业也很自觉,我也比较省心,转眼到了冬天,那时教室和家里全是生火炉取暖,我发现刘迪的衣服脏的特别快,特别是袖口下边沿经常是黑黑的,我以为男孩子天生不爱讲卫生,也没怎么在意,直到有一天我在校园里碰到刘迪的班主任马老师,她说:“刘迪是我们班最懂事的孩子,每天早上坚持给教室生火,火生着后,又领着大点的男孩子抬水把教室的地洒一遍,然后再抬一桶放在墙角,课节中间备用,每天当值日生来到学校,他已领着早到校的学生把这些事都做完了。”顿了一下,马老师有点难为情地说:“惠老师,不是我要求刘迪天天这样做的,我是要求值日生做的,但刘迪天天早到校自觉去做这些事。我知道你一个人带三个孩子太不容易了,刘迪天天给班上生火把衣服弄的那么脏,我确实有点过意不去。”我很惊喜,刘迪有这么强大的责任心,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天天坚持这么做太不容易了,我很感激马老师,她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给教师子弟搞特权,那天一整天,我心里喜滋滋的,下午回到家,我给了刘迪一个长长的拥抱,并且很认真地表扬了他,还告诉他,班上要是没有生火柴的话把家里的柴拿上,刘迪的小脸上露出了自豪和感激
刘迪在家里有“刘队长”的经历,在学校有当班长付出的经历,这是两笔巨大财富,他从小练就的这种担当、付出和坚持,使他在后面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别人家孩子”的顺当和出色。
三、“妈妈,我不要⋯⋯”
刘迪出生五个月时,我从乡镇中学调到城关小学,由于我一进城关小学就带班,见惯了太多的乱花钱,或者在家里偷钱出来和同学一块花的学生,还有的小孩在游戏厅或录像厅玩通宵,大人们束手无策,经常有家长哭着向老师求援,因此,我及早注意儿子花钱这个问题,在刘迪一岁半的时候,他基本能听懂大人的话了,也会讲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短句子,那时,我就给他讲乱买东西不是好孩子,并规定每次上街他只能买一种小东西,而这种东西还是我规定范围,如果孩子哪天随便开口说要买东西了,作为惩罚,这回上街就一样东西都不给他买了,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太严厉了,但小孩子真的是一张自纸,他幼小的心灵里也会想要一个优秀的自己,因此,每次上街抱着他,只要他看见认知里的东西,他就会不停地说:“妈妈,我不要气球”,“妈妈,我不要糖葫芦”,“妈妈,我不要泡泡糖”,他每次说完,我就认真地表扬他一番,每次,孩子的小脸上都会洋溢着无尽的喜悦。
上小学后,家庭开支和孩子们花钱更是严格的“计划经济”,那时候是单位发工资,每月工资一发下来,我就当着孩子的面把当月的钱划分开,该存的存在银行,再把水,电,固定电话费准备好,再安排小几十元机动零花钱,我和孩子都不会乱花钱,当时,我们住在学校,每顿饭都是我自己在家做,再忙也不会随意给孩子扔钱让他们买的吃,那时,正是校门口乱摆摊设点的年月,政府屡禁不止,我们城关小学的大门口两边各摆二百多米的长龙,小孩子吃的玩的应有尽有,学校也有三四个教师家属在大门口摆摊,但他们经常对我讲:“其他老师的孩子经常在校门口买东西吃,从来不见你家孩子来转悠,真是怪事,不知道你是怎样教育他们的。”我开玩笑地说:“我在家教他们做饭,他们顾不上来转悠。”的确,儿子刚上小学时,我就手把手教会他炒鸡蛋、炒土豆丝、蛋炒米饭、菜炒米饭、煮炝锅挂面等简单的饭菜。每给儿子教一种菜的做法,我都是慢慢地一边示范一边讲,在讲解的过程中顺便将安全注意事项交待清楚,之后的两天下午,在我晚下班的这段时间,刘迪就做我教的这个菜,几种简单的饭菜教完后,在我回不去的饭点,他就自己选择一种做,后来两个妹妹上了小学,他又把这些本领按我教的方法又教给了两个妹妹
孩子们不但不乱花钱,还和家庭一起共度难关,记得有一个月,一笔计划外的开支,挤去了零用钱的多半,当时老公在黑龙关乡当乡长,他几个月没发工资,我的口袋里再剩十六元钱,还有两周才能发工资,我就对孩子们说:“这个月一共有十六元钱了,你们这两周除过学习用具,不买其他东西行不行?”孩子们异口同声说:“行。”结果到发工资时,我还装十一元钱,两个周三个孩子只花了五元钱,都是买铅笔像皮之类的小学习用具花的。
儿子上初三后,成绩基本稳定在年级第一,但我没有因为他的成绩好而多给零花钱,也没有因为他成绩好而给他穿名牌衣服,从小到大的严格要求,使他对衣着从来没有任何要求,那时,我们已搬在校外住了,夏天大午休时,中午回去的话就没时间休息了,我们单位又是集体办公,中午吃完饭儿子就在我的办公桌上将就着睡一会儿,有一天中午,另一个老师晚走了一会儿,看见刘迪的祙子,非常惊讶,因为刘迪的袜子底补过好多次,已看不到原来袜子的颜色了,只看到另外几种颜色的旧袜子碎片无规则拼接在一起的袜子底,当场就把自己的儿子叫到刘迪跟前,说:“你看看人家刘迪都上初三了,而且是年级第一,却穿着这么破旧的袜子,你一个小学生,你的那双袜子只在脚底板上网住一个豌豆大的小洞,你就不穿了,还和我生气。”那个老师的儿子也是满脸想不到的表情,事后,那位老师反馈,打那以后,换洗袜子时,她再把那双网了洞的袜子给儿子拿出来时,儿子就悄悄穿上了,再没有和她生气。
孩子们长大离开家到外面上高中上大学都是假期提前做预算,然后半年的开支一次性打给他们,三个孩子从来没有超支过,他们很会合理安排,儿子上大学期间,我的一位好朋友去北京了,到北航去看他,他还给我的好朋友介绍一个批发巿场,说那里的东西特别便易实惠。好朋友唸叨了好长时间,惊奇我的孩子那么懂得节约。儿子大学毕业后把他的被褥衣服拿回家,其中一条线裤是他上初一时我给他买的,那条线裤的腰子上和两个裤口的松紧全没了,都成散边了。我当时特特心疼他,问他是不是钱太紧张了,他说不是,他觉得线裤虽然没松紧了,但不影响正常穿戴。
从小养成的良好花钱习惯,使他在美留学期间只花学校提供的全额奖学金,没再从家里拿过一分钱。这一点让我们既省钱又省心。
四、“妈妈,我来”
儿子上幼儿园以后,我就手把手地教他洗袜子,教他如何打肥皂,如何一截一截挨着往过搓,我示范洗了一只袜子,儿子就说:“妈妈,我来。”然后第二只袜子就是他自己洗的。朋友们常说嫌孩子洗不净,麻里麻烦给他教半天,还不如自己两把洗出来,让孩子洗不但弄得到处是水,还把袜子洗得以后也洗不干净了。但我不那样认为,孩子总要有第一次尝试,你不让他做他永远也学不会。儿子学会洗袜子了,我就鼓励他天天自己洗袜子,不但他自己的自己洗,两个妹妹从老家回到县城上幼儿园后,是儿子给两个妹妹教会了洗袜子,而且孩子们都是学会以后一直坚持自己洗。我们那时候住在学校的一间座在窑洞上面的平房里,洗漱吃饭睡觉全在这二十几平米的小天地里,土炕占了房子的一小半,剩下的空间放几件必要的家俱,白天真正能供我们一家人活动的空间只有五、六平米左右,冬天再打个火炉,一家五口真的是擦肩而动,这样的住宿让三个孩子自己洗脸,洗脚,洗袜子,这不是孩子的难题,而是对大人耐心的大考验,每晚睡前半小时,就是几个孩子洗漱的时候,刚开始我给他们洗漱排好顺序,后来习惯了我就不用管了,有时,我不在家,他们也能按时有序地完成洗漱。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报名后第一次拿回来那么多书,那时候没有现成的书皮套,大家都用挂历或者报纸包书皮。那天下午,我用一本书给儿子做示范,怎样折,怎样把书边压实,哪个地方需要用剪刀剪开,书皮怎样放才能包得合适,细细地示范过去,儿子就说:“妈妈,我来。”其余的书都是他自己包的,他还经常给邻居的小孩帮忙包书皮,两个妹妹上学后包书皮都是儿子给她们教会的。还有小刀削铅笔、整理书包等都是一上学我示范一次,之后,都是他们自己独立完成,孩子们也都觉得这是他们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完成。
儿子在我身边生活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多,儿子上到五年级时,有一天早上,我把饭快做好时,学校水房照例开始放水,那时,地处高山上的城关小学,严重缺水,每天早上放四十分钟水,住在学校的老师只能在这个时候,担上一两担水,去晚了连一担也挑不到,只能到很远的井子里排队等水,那天早上我刚拿起扁担准备去挑水,儿子说:“妈妈,我来。”“你哪行啊,快一边去,那么陡的台阶上你咋能挑上来。”我毫不相信地说。“我观察好了,上台阶时把前边这只水桶伸在栏杆外面,台阶走完后,再慢慢把那只桶抬高转回来。”他很自信地说。我看他说的没错,就将信将疑地把扁担递给他,并嘱咐他少担点水,今天主要是体验一下。结果,他挑水去了,我继续做饭忙得把这件事给忘了,过了一会儿,他果然把水挑回来了,而且,两只桶几乎是满的 ,我又惊又喜,感觉儿子猛然间长大了。打那开始,我把心里升腾起来的丝丝爱怜和不舍深深地压回心底,一直到小学毕业,只要学校放水,只要他爸不在家,挑水的担子就放到儿子的肩头了,后来儿子上了初中,由于中学和小学是紧挨着的,有一段时间,中学做两操时正好是小学的放水时间,而中学学生做体操是散队经过小学到体育场去做的,刘迪会利用散队经过小学这个时间,跑回家把水挑回来再去体育场做操,时间刚能赶上,儿子的举动不但感动着我,还让我的邻居们羡慕不已。现在想来,大概就是从小到大家庭有形和无形的担子压出了他后来的勇于担当和勇于付出。
儿子考上北航后,是他自己拿着入学行李去的学校,我们很放心他的独立,有一次假期聊天,他说:“妈,你和我爸把我们兄妹三个培养的思想这么好,动手能力这么强,简直是个奇迹,你不知道现在有的小孩够多坏,你也不知道有的小孩生活能力多差。”我很愕然。他说他们班有整夜整夜玩游戏,各科全挂被学校劝退的;还有连袜子和裤头都不会洗,家里给整盒整盒地拿来,穿脏了就扔,扔完了又找不到地儿买的。他说他还教会了他们宿舍一个这样的男生洗袜子洗裤头,还领着他到超市去学习买袜子裤头和其它生活用品。儿子上高中上大学那些年,也正是应试教育的弊端严重暴露的时候,那几年每年国家重点大学都有拒录高分低能考生的现象,有的孩子理科分数拔尖,但连最基本的化学实验都做不了,我记得有一年就拒录了几十个。而刘迪从小练就的强大责任心和付出担当,在大学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他还加入了世界名牌大学间的模拟联合国活动委员会,并担任会长,其间分别去了香港和美国,这些活动放大了他的梦想,为他后来去美国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2010年,刘迪考取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硕博连读,并获取全额奖学金,上学期间单独居住,洗衣做饭没有难倒他,还经常有同学跟他蹭饭吃,他是同学中做饭做的最好的,他还带动了不少同学。那时,国内也有一部分出国留学生虽然成绩很好,但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力较差而荒废学业。而刘迪从小练就的强大责任心和较强的动手能力使他几乎没走弯路,他在纽约毕业后只身去美国西部的硅谷就业,婚后他在硅谷买的第一套房子的木地板也是自己铺好自己压的封条,很多生活电器的安装与维修也是自己动手完成的。这些能力使他在美国生活的得心应手。
五,我与儿子的相互承诺
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大概一岁多不到两岁,能听懂大人的话了,也基本能表述清楚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了,我和他的沟通中就渗透进去对与不对能与不能的概念,并对照他的行为帮助他建立这个认知,在领着他到校园玩耍时看到倒垃圾的学生和主动在校园拣废纸的小哥哥小姐姐就让他知道这种行为是好样的,这时,我会趁机引导他也参与其中。同样,在上街时,碰到随手扔垃圾或者站在路边滩前哭着扯着大人要买零食的小孩,也引导他认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好的行为,自己以后不能这样,日常生活中这样慢慢地引导着,他的是非观很早就建立起来了,于是小小的人儿就会给我许多承诺,在我工作忙的时候,他会给我承诺:“妈妈你忙,我按时关电视,按时睡觉。”有时,饭点不能回去,他就会说:“妈妈,我自己做饭吃。”而且他承诺了就能做好。
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也对他有了正式的承诺,比如,今天表现好了,答应做孩子喜欢吃的一顿饭菜;考试进步了,星期天领出去玩一次。儿子上学后,我给儿子承诺:你们班级有大型活动时,我去给你们班帮忙。于是,儿子所在的班级有歌咏比赛时,我经常拿着自己的化妆品去帮忙给他们班的同学化妆;遇有卫生大检查时,我会去儿子班上帮忙整理教室。我答应他的事情也一定认真地做到最好。刘迪上初一时,第一学期的中期考试过后,有天晚上他说不去上晚自习了,班上要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召开家长会,当晚正好我们学校也要召开全体教职工动员会,迎接地区教研活动检查,刘迪知道后有点失望地问我能不能去,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能去。”于是我就提前到教学处领会会议精神,请假去参加儿子的家长会,临走时我问他:“如果有家长发言的环节,你希望我发言不发?”儿子高兴地说:“发。”结果开完家长会又在老师那里了解了一些儿子在班上的整体情况,回到家已经十一点多了,但儿子还在床上趴着,我问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他说:“妈,我等的看你发言了没有。”我心里一颤,想:辛亏发言了,要不孩子会多失望,于是我就高兴而很有底气地说:“发了。”接着我又对儿子说了我发言的大致内容,儿子听了高兴地说:“妈,你说的非常好。”说完儿子满足地睡觉去了。
在儿子小的时候,对于儿子提出的要求,不能答应的我给他讲清道理,能答应但办不到的我也给他讲清原因,合理而能办到并对他的学习和养成教育有益的要求,我会痛快答应,并且一旦答应就一定办到,对于能花钱办到也能自己动手办到的要求,我就鼓励他自己动手来完成。这次到儿子家,他还回想起上小学时,他要买一个五元钱的风筝,我就鼓励他自己做,当时我们学校有个男老师做风筝做的非常好,儿子做的风筝飞不起来时,我就鼓动他去请教那个男教师,找到问题后,再重新做,最终儿子做的风筝虽然飞不了很高,但总算可以放了。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之后,能动手完成的他就不会问我要钱买,而且往往是当我知道时他已经做好了。
在我和儿子相互承诺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共同学会了如何选择正当健康的要求,在我们互相讨论双方的要求时,我们都学会了体会对方的内心,也学会了相互尊重对方的内心,慢慢地儿子体会到了我的心思:就是盼他学习好,盼他各方面都好,于是他每次给我的承诺更能保质保量兑现,后来的各种考试不断地验证了这一点,再后来儿子虽然不在我的身边生活了,但这种兑现承诺的习惯也慢慢变成了儿子一种坚持与拼搏的品质。到现在,儿子的这种品质变成了一种强大的责任心,对妻儿对父母不断兑现着他内心的那份承诺与责任。今年,严重的疫情影响到全球的经济,但儿子的公司还给他提职并连续加薪,疫情让我们妇夫滞留美国的一年中,我们也亲眼见证了他对工作的热情与负责。我们也看到了小时候的影子在他身上的强大折射。
六、儿子口袋里的小纸条
儿子上初一不久,有一天,我的一个邻居也是我的同事,上街回来对我说:“惠老师,小心刘迪早恋。”我吃惊地问:“你发现什么了?”她说:“我今天上街时正遇初一的学生集体去看电影,在影剧院门口,我看见有四五个女生围着刘迪说笑,刘迪好像有点应付不过来的样子。”从此,我就开始留意儿子在这方面的动向,果然有一天,我给儿子洗衣服时,发视儿子的口袋里装着三张纸条,我赶紧打开一看,发现三张纸条都是女生写给刘迪的,其中一个女孩还是小学时我们班上的,三张纸条全是有“嫌疑”内容的,这时,我心里反倒有些紧张,不知道该如何和儿子聊这一话题,我先把纸条按原样折起来,放在儿子卧室的写字台里,我自己想了几天,感觉想法比较成熟了,才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观察到儿子把作业都写完了,我才敲门进去,若无其事地在写字台里拿出那三张纸条,说:“儿子,这是我洗衣服时在你的口袋里掏出来的。”儿子一看,意识到我知道小纸条的内容了,脸“呼”地一下红到耳朵根。我又对他说:“儿子,你不必紧张,这恰恰是好事,有女生喜欢你说明你很优秀,作为老师,自己的儿子没女生喜欢,那我也太失败了。”我这样一说,儿子的脸慢慢地恢复了正常。接着我又说:“别人怎么做这不是我们能管得了的,但我们要清楚自己该怎样做。”我接着说,“给你写纸条的女生里也有很棒的,肯定也有你欣赏的人,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注意相处的方式,越是想单独相处的女孩子越不能单独相处,比如讨论难题,比如办黑板报,而和自己喜欢的女孩单独相处,这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商量这些事情一定要三个人以上或者至少三个人,这样你们的关系才是正常健康的关系,你们才会健康成长。”我这样说着,儿子不住地点头,我感觉他是听进去了。从这件事后,儿子和异性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再没出现让人担心的事情。我自己也通过这件事感悟很深刻,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当孩子有早恋倾向时,大人不能惊慌失措横加指责,这也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正常状态,不能认为这就是孩子不上进不听话的表现,从而约法三章,要求孩子不要和异性接触,这是不现实的,因为班集体就是由男生女生组成的,这时,家长要给到孩子一个正确地和异性相处的方式,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平稳度过青春期。
儿子和我们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那么的甜蜜和充实,现在儿子已经做了父亲,也有了自己的事业,但每每我们在一起回忆起他小时候的事,我们的内心都充满了无限深情,儿子的女儿也马上一周岁了,我们在一起讨论如何引导孩子时,我和儿子会心照不宣地回忆起同一件事,那份相互理解和尊重对方内心的感觉真的很好。我常常指着孙女和儿子媳妇开玩笑地说:“这只雏鸟学飞,你俩陪着”
2020年12月底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