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赤诚心 浑身英雄胆
——缅怀革命老前辈、我的岳父秦怀玉
杨庆礼
我和岳父很投缘,他老人家既严肃认真,又慈祥可亲。饱经风霜历尽艰辛的身板,弯曲了不少,虽然弯腰驼背,走起路来咚咚有力,有些深陷的眼窝里,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烁烁发光,炯炯有神,长长的眼眉下,有几根眉毛特别长,谈笑间,眉毛上扬,不时地抖动,像飞舞的燕子。其声音粗犷,举止大方,给人一种坚贞不屈的感觉。额头上几道深深的皱纹,刻录着他一生为党忠心耿耿地工作,无论多艰辛曲折都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家中摆设着斗地主分的几件旧家具,仍然使用着,没有一样豪华的东西。桌上经常放着《参考消息》《大众日报》等报纸刊物,是他多年学习的习惯。
我们爷俩经常啦起那不堪回首的往事,悲喜交加,我的心也随着他的英雄事迹心潮起伏,他文化不高,再加上上了年纪,他的文章《艰苦的岁月 黎明的曙光》是我根据他的口述,整理成稿,在茌平县委出版的《茌博岁月》一书中发表,他虽然离开我们二十六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时常出现在我的眼帘,他那英雄事迹经常在我脑海里盘旋。
他老人家一九三七年参加工作,一九三八年光荣入党,成立了全村第一个青年团,建立农会斗地主分田地,发动带领群众开展抗日活动,由于工作出色,一九三九年参加了晋冀鲁豫军区的培训,回来担任了运东地委党校教务主任,主持党校的工作,一九四零年五月初八,行至半夜,住在了三十里铺张小庄,初九不明天,几百名日军包围了张小庄,地委书记刘培桐带领大家突围,大多数学员赤手空拳和日军展开肉搏,刘书记等壮烈牺牲,郭少英等突围,他和三十多名学员被捕,在押送济南的途中,经潘店时,他想逃走,被敌人发现,抱着必死的念头,跳入井中。不料井中水钱,没死成,被敌人捞上来,一阵毒打,皮开肉绽。他咬牙坚持誓不低头,表现出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刚强的革命意志,昏死过去又醒来。敌人用铁丝拧住手腕,押往济南。他在狱中建立党支部并任书记,带领其他同志和敌人做斗争,召开了两次纪念会,教育同志们坚定党的信念,鼓励同志们坚持斗争,永不叛党。在党的营救下,他们才脱离牢笼出狱。三十多人,无一叛变。
出狱后先到博平,县委书记陶东岱等在村东头迎接,见面时,那是热泪滚滚,分外亲切,陶书记高度评价了他在狱中的表现,并说是接到上级指示在村头迎接。他也表示了感谢。特别是在狱中,陶书记派人给他送过生活用品及党的指示。他们见面后,在学校里吃的面条,和家人团聚,如果没有一颗赤诚的为党之心,他能坚持到底吗?
一九四四年正月初三,罗兆荣这个汉奸走狗,土匪头子杀害了他一家六口,他毫不屈服,坚持对敌斗争,他意志更坚强,并表示博平不解放不再结婚。在党的指示下,他在家里建立了情报站,接待过往的工作人员,为党传送情报,一九四四年冬,日伪军勾结了十三个县的兵力,准备合围堂邑,消灭我敌方部队的主力。他得到这一重要情报,心急火燎,立即派侯登明同志连夜化装成卖菜的,把写好的情报藏在菜捆里,过河爬岗子,把情报送给县大队长徐宝璧,徐把县大队安全转移,及时避免了一场灾难的发生,使敌人扑了空。
一九四六年博平解放,一片欢腾。他在领导的关怀下,才又建立了家庭。可杨屯一带的土匪非常嚣张,欺压百姓,抢男霸女,无恶不作,并且杀害我农会干部,工作人员,那一带的工作很难开展,他老人家凭着一身正气,浑身英雄胆量,一颗对党工作负责的红心,主动要求去杨屯工作。消息传到土匪头子张子元耳中,他气急败坏地说,只要他秦怀玉敢来,让他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有来无回。谁杀了秦怀玉,必有重赏,我岳母及小姨子们极力劝阻,不让他去闯这虎穴龙潭。可他说,要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他依然挺身而出,挎上双枪,车搭子里装上二人夺,毫无惧色地去了杨屯。在那里依靠骨干积极分子,发动群众开展工作。他得知张子元要举行一次宴会的消息后,便放出消息说要去杨屯碱刘村慰问一名被害群众的家属,调虎离山,让张子元把主要兵力派去碱刘村埋伏,他却和几名骨干化妆称送礼的群众,进入匪巢大辛庄,出其不意地将张子元等两名匪首活捉,并开大会公审正法,真是大快人心。
岳父在一九五六年四月任茌平华纱纺织品公司经理,身先士卒,开展茌平的商业工作。在整风反右运动中,他听了老领导郭少英,陶东岱的话,加上自己对党的忠诚,没有丝毫的对党不满,啥也没说。极个别人想把他打成右派,也是枉费心机,一九五八年,因病退休。退休时,公家的东西,一点也没往家里带,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干部清正廉洁的高风亮节。在生活困难时期,省慰问团去他家访贫问苦,问他有什么困难时,他眼含热泪地说,谢谢上级的关怀,有些困难是暂时的,我争取一家人全头具面,不给上级添麻烦。可以看出他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艰苦朴素,严于律己的高贵品质。
他老人家万万意想不到的是文化大革命中,县里个别急功近利的领导,命令他去茌平参加批判会。在会中,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威逼利诱,甚至武斗威逼,让他承认当年被捕叛变。他遭受了种种折磨,咬紧牙关,挺胸抬头,丝毫没有认这没有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为党忠心赤胆地工作,牺牲了全家六位亲人,我不能对不起他们,更不能对不起和我一块被捕的三十多名战友,别说受点皮肉之苦,宁可把命搭上,也不能承认这没有的事。在这期间,陈绍香同志代表村干部去看望过他,十几岁的二妹秦玉喜骑自行车驮着老母亲和一些生活用品去看望他,可他们就是不让见面。回来的路上,二妹哭了一路,再后来,玉梅去了几次,仍不让见这位老父亲,真是可恶至极,大批判会的组织者,绞尽脑汁,四处找证据,也没有结果,最后调查到当时的铁道部部长万里同志(愿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那里,万里部长打材料证实,当时是党组织营救出狱,老同志是模范党员,根本不存在叛变之事。县里这伙人没办法了,才让老人回家和家人团聚。他在大批判会上,遭受着不应有的折磨达九个月之久。叛徒的帽子没戴上,却落了个秦怀玉真是个硬骨头的美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县里召开人大会,党代会都让它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县党史办的工作人员亲自到家中采访,都给与很高的评价。
我们缅怀这位革命老前辈,我们后人要学习他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学习他英勇不屈百折不挠的斗志,学习他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继承他艰苦朴素严于律己光明磊落的做人根本,教育好我们的后人,永远跟党走,不做给他老人丢脸的事。力争为人民多做贡献,最后我用我的一副对联表达对这位革命老前辈,我敬爱的岳父的怀念之情:
抗倭寇两把匣枪闯龙潭万人敬仰
求解放一腔热血洒运东千秋留名

作者简介:杨庆礼,退休教师。爱好文学、书法和根雕,均有建树。出版诗词作品一部。根雕作品曾在山东省民间艺术作品展览会展览,书法作品自成一家,在民间广为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