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艺之道 笔墨的再现
房 伟 •房子兮
初见尚墨老师的作品,便被其墨气所打动。可以想象,他在笔墨的挥洒中,在线条的流动中,达到了“心手合一”的境界。此外,从作品中还蕴藏着他对于文化继承与发扬的使命,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为“文人风骨”也。

人间哪有九还丹,荼毒苍生见泣颜。
国难挺身何所惧,巍魏屹立仰南山。
【致敬钟南山】庚子正月尚墨诗书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书法美学史的运用与整合。早在卫铄《笔阵图》中就提出:将书法看作有生命的形体。张怀瓘《书评药石论》更从筋、肉、脂的关系讨论字形的健康与病象。尚墨老师将方块象形字赋予生命与灵魂,使作品展现出血的循环,气的吐纳,神的闪显。此外,尚墨老师无疑受到了王羲之的影响,其作品在笔法技巧上渗出“书圣之势”。王羲之的作品评价最多的便是“轻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含义是指是貌似飘逸而实含“惊龙”,是“媚”中带“骨”的体现,在飘逸、媚趣之中蕴含犹如“惊龙”的“骨力”。尚墨老师在其作品《致敬钟南山》中就完美复现了这一点:整首诗笔法变化多样,不尽相同,其尾句“国难挺身何所惧,巍巍屹立仰南山。”具有李世民所指的“似断若连”的特征,运笔的墨迹虽断却气脉属连。最重要的便是中国书法的“书势”与“意境”。这两点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理论成就,书法之“势”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意境”范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到“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其在尚墨老师的作品中亦有体现,在顿挫之间,与笔法之中,抒发胸中意气。这既是对前人理论技法的得心应手,也是尚墨老师自己内心境界的体现。
书画同源,书法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以艺术家内心世界表达为核心,通过种种形式突出了艺术如何强烈表达艺术家的情感、观念和精神气质。书法作为线的艺术,赋有纯粹的线条美,具有更加自由与多样的曲直运动与空间构造,表现出种种形体姿态和气势力量:“巍巍屹立仰南山”如龙蛇般的大气,“人间哪有九还丹”又有一种金石般的端正,枯藤般的沧桑;同时犹如人的生命之美,如“筋”、“骨”、“血”、“肉”。中国书法讲求墨与气的结合,墨的世界就是气的世界,这来自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在作品中,“苍生”二字用淡墨书写,同时淡中带浓。水至清而无色,墨至纯而大黑。这种水墨交融的墨色充满氤氲之感,象征着芸芸众生,引发了观者强烈的审美愉悦。汉字的形体之美也在尚墨老师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符号,书法既可以单独寻味,也可整体欣赏。作品“当知天使皆雄杰,应是瘟神成死灰”,体现了整体性、秩序性、和谐性的美,但其中的“应”和“雄”却又有大气磅礴之势。这就是书法的精彩之处,也是尚墨老师境界高超之处。不管是笔墨、还是线条,亦或是象征性符号,都可以看出:尚墨老师喷薄的创作激情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
自杜尚《喷泉》以来,艺术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是否被大众所接受成为现当代艺术的标准之一,德国美学家姚斯认为: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艺术品不具有永恒性,只具有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不断接受的历史性。经典作品也只有当其被接受时才存在。同时作品也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期待视野”。同样,书法面临着诸多难题:首先,生活环境与生存状况的改变形成了新的审美情趣,即世俗化与时尚化的文化需求,游戏化与释放化的文化参与冲动,这些都消解了传统文化的审美规范,也让难以和大众文化接轨的书法难以发展;其次就是书法在实用领域的退出,使书法的普及度越来越少。这表明,未来书法的环境是严峻的,书法唯有寻找新的出路,否则将和竹简一样成为“死文化”。尚墨老师在这一方面做出了贡献。书法的形式难以转变,那就从内容入手,与时代语境相结合,让书法不仅仅成为一种高雅文化,更成为传播的工具,成为振奋人心的力量。尚墨老师选取了“疫情”、“钟南山”、“中国书协第八次代表大会”等当下热点话题,用他纯熟的笔墨功法,以诗的形式在宣纸上呈现。观者在审美愉悦的同时,也有信息的输入,更会被荡气浩然的诗歌打动,达到了三重效果。这就为当代的书法寻到一条出路,让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
正如前面所讲,在尚墨老师的作品中充满了“文人风骨”,这是当代所有书法家乃至所有文艺创作者所要学习的地方,在这里也希望尚墨老师能在书法的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开创先河,正应了那句:“国难挺身何所惧,巍巍屹立仰南山”。

尚 墨 简 介
1962 年生于山东济南,职于媒体。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副主席,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北师大美术学院(书法文化研究 院)兼职教授。出版诗词专著《秋水镜心》《月浸本心》《端拱冥心》等。
欣赏尚墨作品
















作者房伟,男,祖籍济南,出生于山东滨州,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首批签约评论家,山东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山东当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艺术学院特聘研究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