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奇石的雅趣与联想
文/毋东汉


我的觅奇石,纯属附庸风雅。那年在西北大学贾平凹先生居处,贾先生说我比过去胖了。他为我签名盖章时解释,这圆形私章来自异国他乡,自动,带印油,用一百次后就用不成了。我庆幸我用了百分之一。贾先生是我加入市作协的介绍人,曾来长安县文化馆做过写作报告,大家合过影。另一个文友说喜欢他的散文,我趁机饱览了室内奇石之美妙。听贾先生说:这些奇石皆外地所产,秦地没有此物。我看他收藏的石头,的确皆稀罕又精妙,价值难估,都是外省区产的。其中有一块龟石,形似龟板,坚硬,呈黑色,观之称奇。可是,我偶发奇想,陝西不产如他收藏的奇石,我信为不虚,那是他收藏条件太高。如降低要求,也许就近可觅得尚可欣赏的石头,也未可知。

事后,我就约高掌乾、高志英等耄耋老人去长安境内大峪河、小峪河、太峪河等河滩觅石。还和奇石专家李跟东交流觅奇石经验。西王莽村益启英的奇石参加村关老协会举行的展览。李根东的奇石作品《汉滿全席》逗引人流口水,都是可看、不能吃的石头。益启英的奇石,把十二属相凑齐全,还有开国领袖侧面像,越看越像。高掌乾、高志英家的奇石堆积如假山,各有说道。
我觅奇石有以下收获:

①给腿杠劲。我头顶着烈日,脚踩乱石,绊绊磕磕,碰碰撞撞。瓜地挑瓜,挑得眼花。选中一河滩(形容多)石头,个个放在醒目处,例如大石头顶端。回程收取时,我却嫌大、太沉不要,花纹一般的不要,色泽暗淡的不要,图案四不像者不要,形状不美不丑的不要。要求过严,最后拿回来的寥寥无几。我腿肚子蹾得蛮疼,第二天却更有劲了。这是觅奇石第一收获。
觅奇石的第二收获是精神野餐。奇石之奇,在于与众不同。它特有的花纹,有趣的图案,天然的造型,奇怪的色泽等。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都是唯一独有的版本,没有雷同和姊妹篇。觅奇石者睹石联想,为奇石命名,实为乐事。
觅奇石第三个收获是陶冶情操。这是针对大人物说的。小人物往这上边靠拢也不完全是附庸风雅。石头的花纹图案让人联想到历史、地理、文化艺术诸多方面的讯息,情操得到陶冶,宠辱偕忘,快乐。
觅奇石第四个收获得板着面孔装严肃点。奇石中的化石是研究地质、自然地理、动植物进化等学科的依据。说到这儿我要显摆自己。我退休前本来是语文教师,却兼教植物学课。我讲到印痕化石前,备课备到太乙宫公路上去了。天公助我,我在筑路工人堆放于路边的石子堆里,觅得一枚印痕化石。石子砸开的断面上,显而易见的印痕,像柏树叶,黑色,抠也抠不掉,像画上的,像镶上的,其实是石质的。我一边讲印痕化石,一边让学生传阅印痕化石。直观获真知。

我现在收藏的石头虽不算珍奇,却也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它们也是大自然的独生子女,谁也找不出雷同的姊妹。
我枕边这一块,可命名为《孕育坚强》,画面像胚胎初成。书柜里保存的奇石,从左到右,依次为《岳父刺字》《失恋鸳鸯》《丹霞地貌》《袋鼠眺望》等。这些石头,与贾先生收藏的石头相比,差距非常大。就像我的儿童文学拙作比他的成人文学佳作一样逊色得远。他收藏的奇石可能价值连城,我收藏的顶多值一碗羊肉泡馍。我却敝帚自珍,以为尤物,把一块《永恒的弦律》送给西安儿童文学作家、儿歌大王鲁迁先生了。《永恒的弦律》是拳头那么大一块石头,略呈饼状,花纹像许多S形曲线并列,像火苗随风摆动,命名为弦律,因为它似乎有节奏动感,说它永恒,因为是石纹,固定的。我还把一块盆大的《秦岭石》送给陝西师大中文系教授、著名散文作家阎景翰(笔名侯雁北)老师。这算是重礼吧?感谢他为我《育圃寓言》写过序。觅奇石的第五个收获,它能当礼物送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表情达意。
若降低标准,既不想花钱买,又不想跑远路,长安的河里石头白花花一片。能砌石墙的有平面的不够多,能压浆水菜瓮的片石不够多,能当草墩子坐的大片石不够多,能当枕头枕的长方形石头也不够多,当奇石玩于掌心的更少,若标准高,那就没有!但是,山涧有微型山,重若数吨,非动用起重机、大卡车不可。长安韦兆美佳日化𠂆院中竖起一个石头,绕其一周观看,皆微型山一座也,观之称美。
我觅奇石,是参观了贾平凹收藏的奇石引发兴趣,通过觅奇石过程表明,要达到他那高标准的奇石,的确每每零收获。如果降低标准,不太奇的奇石还是有的,而且不花钱,用汗水可以换来的。敝人已尝试过了。秦地无闲草,秦岭有植物园之称。秦地却不产奇石(指能入贾平凹先生法眼那样层面的奇石)。我到蓬莱阁游览时,在海滩上觅得许多小石子,光洁、晶莹、剔透或半透明。同游的本校教师毋养成对我说:“您看,这种石头,有玉的成分!”我一看手中石子的确很像玉石。
看来,要觅得高标准的奇石,须走出潼关,跨过黄河。要写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好作品,衡量标准要提高。遵照贺敬之同志为我的题词“抒人民之情”。这是我最近重温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凝视书柜上的几块“奇石”所产生的联想。
2022-5-27-于樵仙居。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作者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