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记者李新 通讯员刘澎涛、彭建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北宽坪镇韩子坪村党支部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群众”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精神,按照“示范带动,农旅结合,产业融合,整体推进”的思路,实现“产业兴,实力强,环境美,治理优,文明新,幸福长”,全力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乡风好、文化兴、百姓富韩子坪铺展乡村振兴大美画卷”,奋力谱写新时代韩子坪村乡村振兴新篇章。
韩子坪村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按照“示范带动,农旅结合,产业融合,整体推进”的思路,做实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基础,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示范带动强引力。按照全镇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三级联创”抓点示范的安排部署,通过示范带动,点线面结合,整流域推进。

一是在巩固好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吊棚示范点”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双庙”示范点,提升文化广场周边秦岭山水乡村示范点质量,逐步向栲树沟延伸。实施村办公室文化广场明亮工程、悬挂韩子坪地域特色民俗文化宫灯、设置广场书屋和周边屋顶灯带、修建韩子坪标志门楼、修建迂回路、夜景观景台。
二是提升“忆当年·农耕情”示范点品位,在栲树沟口修建精致的农耕体验休闲区,展现石碾、石磨、石凳、耕犁、风箱、油灯,豆腐箱、牛槽等农耕及生产生活老物件,吸引游人驻足休息,现农耕景,忆农耕情。
三是按照“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要求,由区水务局设计,规范提升整治栲树沟河道,形成一定的水域水面,供人休闲游玩。
通过“忆当年·农耕情”等示范点建设打造,使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游客体验、认识、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基因,提升内生动力,忆苦思甜,感党恩,共同建设美好幸福生活。
多措并举增动力。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是在文化广场周边和蠎岭绿道沿线修建香菇、木耳、羊肚菌、天麻、核桃、土蜂蜜等绿色农特产品展台,满足吸引游客旅游购物需求。
二是策划中药材、菌类田园观光采摘体验园,通过旅游农特产品推介、夜市烧烤广场文艺演出活动、夜市景观灯会展等,白天采摘体验,晚上烧烤赏灯观演出。
三是实时举办迎老乡、返故乡、建家乡在外英才座谈会,谋项目争资金,发挥村上在外能人作用,用乡情动人,用产业聚人,用环境留人,吸引各方英才乡贤返乡入乡投资兴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精准滴灌显活力。开展产业发展“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入户大走访大调查活动,与农户就生产生活、产业谋划、意见建议等情况进行了面对面深入交谈,详细了解户基本情况和家庭现状,种养业情况及就业状况、家庭收支情况等,询问他们对产业发展有何打算,征求产业发展、土地流转等方面意见建议,同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坚定信念,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动员他们因地制宜,按照“自发展与引进来”结合实际发展产业,增加土地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勤劳致富、自强不息,不断增加收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助力强村富民,助推乡村振兴,快速过上好日子。
一是确立以路域经济、沟域经济“双经济”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总思路。
二是按照“一轴两区四片四产业”的布局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一道四沟,一沟一特色,以蠎岭绿道为轴线,分绿道沿线“路域经济”区和麻地沟、草滩片、栲树沟、双庙片“沟域经济”区,发展特色产业。
三是运用统筹、协调、分类的科学方法,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实现“一沟一产业一特色”。蠎岭绿道沿线主要规划油菜油料作物种植等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做好农旅结合;麻地沟组突出以经济林红仁核桃林果业和林下散养土鸡;栲树沟突出休闲农家体验和休闲观光农业;岭头双庙片突出五味子等中药材立体观光种植。通过抓点示范带动,促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旅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济水平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韩子坪村大力实施“路域经济、沟域经济“双经济”,挖掘红色、绿色、古色、金色四色资源,按照“一轴两区四片四产业”的思路,大力发展中草药、食用菌、红仁核桃、油菜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确保“一组一园”实现全覆盖。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同乡村振兴的产业衔接,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