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物传记随感录953
雍正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年号雍正。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西藏称呼为“文殊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雍正元年(1723年)出兵青海,次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终年58岁。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读雍正
- -兼读《中国最勤政的皇帝是谁》有感
帝王史上谁最勤政?一人莫属清帝雍正。
宵衣旰食昼夜不息,览阅批发从无留滞。1
雍正在位一十三年,日理万机励精图治。
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从而奠定康乾盛世。
注:1.雍正在位期间共处置各种题本192000余件,平均每年达14700件,亲自朱批41600多件奏折,有的批语,竟1000多字,比奏折本身内容还要多。他在奏折中所写下的批语字数达1000多万字。他几乎每天都劳作到深夜,而且每天的睡眠还不够4个小时。一年只有在他生日那天才休息,可谓日理万机。
他曾说:“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
附雍正诗二首:
《暮春有感》:
虚窗帘卷曙光新, 柳絮榆钱又暮春。
听政每忘花月好, 对时惟望雨丝匀。
宵衣旰食非干誉, 夕场朝乾自体仁。
风纪兮颁虽七度, 民风深愧未能淳。
《夏日勤政殿观新月作》:
勉思解愠鼓虞琴,殿壁书悬大宝箴。
独览万几凭溽暑,难抛一寸是光阴。
丝纶日注临轩语, 禾黍常期击壤吟。
恰好碧天新吐月, 半轮为启戒盈心。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为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