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女 相 伴
——个昼夜与老母相伴的公务员
文/原光辉
李珍琪,是某省省直机关的一名正处级公务员。在她母亲七十四岁那年她退休了。她那时有一个后续的老伴儿做伴,女儿在国外读书,日子过得还比较轻松。退下来后本来该过幸福的生活了,但没想到家庭雾云突起,和后续的老伴儿产生了矛盾。她想的是母亲自父亲走后,一直孤零零的单身生活在农村。虽有姐也有弟,但他们有的子女太多顾不上老人,有的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像她在岗一样工作太忙,出差太多,也顾不上母亲,所以虽想把母亲接来尽孝,也无能为力。现在她退休了,时间可以由自己支配了,可以把母亲接来一起生活尽孝了。可没想到后续的老伴儿咋做工作也做不通,最后放了绝话“有你妈没我,有我你妈就别来”,她无奈选择了要母亲,后续的弦断了。她在太原也成了单身了,就这样开始了她现在已经是十七年的母女昼夜相伴的生活。母亲习惯在老家平陸的山村窑洞里生活,因此珍琪退休后大多时间在乡村老宅与母亲相伴。
回老家与老母亲相伴过日子,对于珍琪来说是如鱼得水,快乐、自如,其乐无穷。珍琪上大学,是她们村的村政府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上学前是村里铁姑娘队的队长。是由于她表现好,高中底子也不错,1972年村政府推荐上了省城的大学。毕业后留到了省教育行政部门当了公务员的。回了村有当年的不少姐妹们,有群众基础,熟悉农村生活,会干农活儿。生她养她的老院挺大,她回去后的当年,就把这院开发出来。种菜、养花,开始了田园生活。年年长得各种菜吃不完,满院鸟语花香。好一个农耕时代的自然的田园生活。一切城市的繁杂,上班工作的忙乱早都忘光。母亲坐在石台桌上,举起枴杖对她指手画脚,更给她增添了母爱的温暖。她想原来没老头子,子女不在眼前环绕,只要母爱在也能享受天伦之乐。
珍琪退休的第二年,女儿毕业了,也找上与她同省同在美国留学的对象了,工作也在美国。婚礼回请是在太原由珍琪给举办的宴席。由于珍琪的为人忠厚,回门宴席办得虽然不那么浩大,但亲朋、同事、同学去的不少,很风光。举办完宴席,女儿,女婿要回美国时,女儿向珍琪提出要求母亲与姥姥同去美国养老,相互照应。但珍琪没有答应。她知道女儿婚后很快就会有孩子,她应当照护,但考虑到母亲年事已高,所以婉言拒绝了。她同女儿说,“考虑你姥姥实际情况,你有了孩子妈也不能去照护你,就靠你婆婆吧,你一定要多尊敬她”。女儿也理解妈妈确实靠不上,就这样母女俩住了三周,在难舍难离的母女情中相别了。机场送别时,母女泣不成声。
珍琪心想,再见还不知在何年。珍琪的父母一辈子生活在平陸的山村,只来过太原。珍琪父亲健在时,就曾打算安排两位老人出去旅游,见见世面。但未等具体安排,父亲将近古稀之年,突发急病走了,在她心里留下终生难补的内疚。女儿完婚走后的十月国庆,她带母亲去海南三亚旅游。旅居在宾馆,每日早出晚归,半个月观光了海上观音、猴岛、天涯海角、鹿回头、大东海好多景点。她们住的宾馆离椰梦长廊海边很近,不远走就在海边观海景。无巧不成书。有次还同素不相识的家乡同县同村的娃李家本家的姑父袁老相遇了,建立了深厚的乡情。成了后来有事相帮,相安慰的最近的游子亲情。
祸不单行,珍琪带母亲出来旅游还很注意母亲的累。旅游景点少点,时间短点,但毕竟是老人,担心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一天清晨起来,母亲爬在桌子上,头晕泛力不想抬头,不想动。珍琪觉着不妙,急忙叫车送到人民医院,挂急诊。医生初诊急性脑梗,急诊医生很有医德,为了能让老人迅速住院治疗,责成实习大夫,用轮椅帮助送到住院部,住了院。珍琪此时担心、感激之情交加。安顿母亲住院后,先给椰梦长廊初遇的袁老通了话,要求相助。解放后的中国总是好人多,善人多,雷峰多。袁老知道此事后先是安慰。他知道珍琪现在最需要帮助的是钱和人。他年岁太大帮不了,派他的保姆去。因为她的保姆是从三亚家政顾的,是三亚通,能帮上。然后给他在县里卫生部门工作的侄儿打电话,尽快协助珍琪母解决异地住院治疗费用的问题。珍琪感动的不知该说什么。视频中盈着眼泪说:“姑父,姑父多亏了您,不然我孤身一人,真不知该咋办。姐弟们一来家里离不开,也没钱,来不了。来了也人生地不熟,远水解不了近渴,不像阿姨能顶上用。你是我的再生父亲”。
珍琪的母亲好在送医院及时,医生尽心,治疗得法,护理到位。两周后顺利出院了。平安回到家乡了。先在太原养了几月,来年春天才回到平陸老家。
珍琪母女打开院门,进了街门,定身仰望。院里他爸栽得那桃树屹立,花蕾红艳。母女相伴的又一春天将要又与他们母女相爱的幸福时光天长地久下去。谱写新的母慈女孝的新篇章。
2022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