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2日这天,是全市统一免费核酸检测的日子。真是不巧,昨天还是晴好天气,今早醒来却风雨交加。这下可愁坏了我——出行靠坐轮椅的老伴儿,又要受罪了。我住的高层楼和后面多层楼高度上存在较大落差,于是,楼宇周边的风很大。雨借风势,肆意从窗纱向屋里钻。一阵忙碌地准备之后,我和老伴儿乘电梯下楼来。老伴儿单手撑伞,将伞杆紧贴在怀里,避免伞被风刮偏,打湿她伸在前面的腿和脚。我穿一件透明的塑料雨衣,方便腾出双手推轮椅。从路面到核检位置有些坡度。我费些力气,把轮椅推到点位跟前,帮老伴儿收好伞。又费些功夫,从雨衣里面的衣兜里,掏出老伴儿身份证,递给核检“大白”。这时,老伴儿没留神,手中的伞跌落在地上,我急忙蹲下身拾起伞。“喂,你赶紧扫码啊!”核检“大白”将秦腔《杨门女将》穆桂英即时贴,粘在老伴儿临时二维码背后,见我啰啰嗦嗦影响后面人核检速度,便没好气地催促起来。当我们手忙脚乱地做完核检,雨水早打湿了老伴儿的头发。我赶紧为她撑好伞,吃力地推着轮椅,从一帮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眼前,在“马路牙子”(道沿)遍布且没有任何“无障碍通道”的路上,逃也似的往家赶。我俩紧赶慢赶进到楼栋门里,因病失语多年的老伴儿摇摇头,“哎”了一声,冲着南边的方向,嘴里“喔喔”地发出声响。我愣了一下后,明白了她的意思,此时此刻,她想起了小张女士……两年半前,我和老伴儿搬去另一个小区居住。刚入住第二天,便遇到我国新冠疫情大爆发。这期间,我们先后遭遇本楼本单元出现疫情被整体封控、隔壁楼宇因疫情封控而全小区实行管控,以及全市区整体管控等极其困难的局面。作为小区物业的“楼宇管家”小张,就是这个时候,进入了我们的生活。2021年临近收官,小区因出现确诊病例被整体管控,小区居民每天都要按要求,凌晨四点半开始做核酸检测。当时,家里只有我们俩人,孩子们在另一个小区居住。每每遇到雨雪天气,都会给坐轮椅核检的老伴儿,带来很大困难。“师傅,您别急哈,我想想办法。”我把情况如实告知“管家”小张,看看能否特殊关照一下,请“大白”上门做核检。第二天,小张很早回我微信:“师傅,街道办有关部门还没回复我,今天得麻烦阿姨下楼做核检啊!”我和老伴儿做完核检刚进门不久,便听见敲门声。打开门时,两位“全副武装”的“大白”轻声细语地说:“我们是来给×××做核检的。”听说我们下楼做过核检,“大白”嘱咐道:“明天就不用下去了,我们来家做。”小张得知此事,长出一口气:“这就好,阿姨不用在雨雪天里受罪了!”此后,就是好天气,小张也常在微信里关切询问我们,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她帮着解决。有次,街道办对各小区进行核检抽检,正好抽到我们单元。午觉醒来,我推老伴儿下楼排队做核检,正碰见小张在做服务工作。她立即招呼道:“师傅,您和阿姨不用排队了,优先给您二位做。”我和老伴走过长长的队伍,来到核检点前。“您和阿姨慢走!”做完核检,小张又亲切地与我们道别。三个月前,我和老伴儿搬回现在的小区。先前几次核检中,我发现做完核检折返路上很不“平坦”。小区道路被几个核检通道“隔离栏”占居,人们只能从停车位上的花砖地面或绕较远道路返回;回程路上“道沿”遍布,轮椅推行十分困难。在先前居住的小区做核检时,也会经过两处“道沿”和花孔地砖路面,身旁的“志愿者”们,总会在此时伸出援手,帮我一同推着轮椅向前移步。遇到核检做完返回道路不方便轮椅行走时,“大白”们还特事特办,打开封闭通道,使我和老伴儿回家之路,“绿色”畅通。置身此情此景,小张,阿姨想起了你。她是渴求在困难面前,健康人能对像自己一样的病残人士,给予多一点特殊关爱和“感同身受”。六十多岁的老伴儿还不算老,小区比我们年长且体弱多病、需要坐轮椅核检的老人,不在少数,他们会遇到同样的困难。我想,坏天气里,当核检的轮椅出现时,“志愿者”可以伸出援手,助处于困境的人一臂之力;核检折返的路上,小区可以为坐轮椅或行走困难的人,辟一条“无障碍通道”。大疫当前,需要全民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核检路上,更需要特殊关爱温暖举措!杜小龙,生活在陕西西安灞桥田洪正街半个多世纪的退休人员。曾在某央企担任报纸、电视台、新闻网站主编和负责人,高级政工师。有十余万字的新闻报道、新闻调查、时政与社会评论和散文等作品,在国家、省市以及行业媒体上发表。2021年8月以来,已有七十余篇散文、随笔和小小说,在《作家故事》《人民作家》《文学作家》《陕西文谭》《当代文学家》和《灞水两岸》等,网络大众文学平台发表。现为西安市灞桥区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