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号角
文/芳笺
吹起冲锋的号角
一声命令如山倒
势如那排山倒海
声似那雷霆风暴
敌人是闻风丧胆
阵地上地动山摇
吹起冲锋的号角
冲出硝烟的战壕
带着满腔的仇恨
插上闪亮的刺刀
一往无前的战士
战死杀场也荣耀
吹起冲锋的号角
战士们龙腾虎跃
金戈铁马驰疆场
军心大振敌威扫
红旗在手指方向
虎胆英雄呈英豪。
吹起冲锋的号角
南昌起义军旗飘
八年抗战夺胜利
三大战役传捷报
跨过长江得解放
朝鲜战场敢过招
吹起冲锋的号角
时代召唤国防保
心中常筑强军梦
世界霸权我敢超
飞船航母军威显
维护和平顶浪潮
军大衣
文/刘治华
不知道是谁
又将一件乏白的军大衣
晒在显眼的地方
扭扣上的八.一
在烈日下闪闪发光
我摸了摸烫手的肩章
瞬间流下热泪两行
一个忠厚老实的铁杆老乡
能说会唱 性格开朗
当过兵 扛过枪
自卫还击战
立下了汗马功劳
退伍回乡 耕地种粮
任劳任怨从不张扬
谁知道
命运总是与人开这样或那样的玩笑
机缘难遇 棒打鸳鸯
病魔偏偏又缠英雄儿郎
耳顺之年带病身亡
一生青春献疆场
毕生精力建家乡
怀念 敬仰
致敬 所有的军人
为了和平 为了祖国繁荣畗强
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
冲锋在前 吃苦在前
为正义 为梦想
集足满满的正能量
峥嵘岁月,无悔青春
作者:张元良
七四年底,老兵退伍了,指导员叫我接宣传员小范的班,担任上海北桥烈士陵园讲解员。部队驻地北面,有个烈士陵园,是解放上海时,英勇牺牲了一百三十多名战士埋葬在此。指导员交给我一份烈士陵园事迹材料。要求脱稿背诵宣讲,一遍要讲二十分钟时间。
陵园苍松翠柏,芳草萋萋。一排排墓碑林立,庄严肃穆。烈士们长眠不醒,他们用鲜血生命换来了上海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每年清明节前后,上海的大中小学校都来扫墓。我每天要接待几十批学生,手握喇叭筒,嗓子讲的沙哑,脸晒得像煤球。但我如诉如泣,声情并茂的讲解,使死难烈士的灵魂得到欣慰安息。使广大师生员工受到深刻教育。怀念先烈,不忘初心,珍惜幸福。
领导对我工作给予肯定和赞扬。这一年,我被选为连队的军人委员,支部委员,经济委员,理论学习组长。徐汇 区教育局又聘请我担任《工农兵讲师》,颁发了讲师证。(这是由工人,农民,解放军代表组成的讲师团),我主要负责给学生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搞军训。
去学校讲课或军训。要乘公交车,因我没有手表,时间不好掌握。为此,闵行中学的徐校长和田教导决定送我一块钟山牌手表。当时钟山牌手表价格是六十五元,我坚持不肯收。我说:“我们部队有铁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谢谢!”。后来我每次去学校都提先走,从不迟到。
一天下午,我从南洋模范中学讲课岀来,走到淮海路,看见一个男子和一个小女孩在那里哭。我就上前去问:“老乡,你们是哪里来的,干嘛的?”。男子告诉我,他是从安徽安庆农村来的,行季和钱包给小偷窃去,现在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了,孩子也二顿没吃饭了。我摸摸跨包里的皮夹子,正好昨天发了8元钱津贴费,准备寄回家给母亲看病。(部队那时规定,入伍第一年每月发6元,第二年每月7元,第三年每月8元,第四年每月10元,第五年每月15元……)我说老乡,你别愁,你们跟我走,到了徐家汇汽车站,我给他们买好车票,又买了几块大饼,再给男子5元钱,二斤全国粮票。他泪流满面,父女俩跪下谢我。我说:“老乡快起来,不用谢,一路平安”。我把他们送上汽车,就回部队了。
事隔半年后,指导员打电话叫我去连部办公室,问我外岀讲课的情况,问有没有遇到这么一件事……我回忆一下,说有此事。当时他问我姓名地址,我只说我是解放军,在上海部队。指导员拿岀一封从安徽安庆寄来的感谢信给我。当知道父女俩平安回家,我非常高兴。
后来部队开大会表扬嘉奖了我,还把我的先进事迹刊登在上海解放日报和部队人民前线报上。八一建军节那天,我应邀参加了驻沪部队海陆空三军先进代表大会,和领导一起坐在主席台上。晚上观看了朝鲜艺术团演岀的《卖花姑娘》戏剧。这一天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日子,是最美好的荣耀和幸福!

《峥嵘岁月,无悔青春》
(五)友谊
减字朩兰花 * 清梦
文/良智
天漄路远。独自凄凉人缱绻。过眼云烟。幽谷山林觅蕙兰。
双栖鸾凤。明月相思清夜梦。鹤立霞楼。鴻雁哀呜字字愁。
*****
七六年,是哀天叫地的一年。这一年,周总理,朱老总,毛主席三位伟人相继去世。风云变幻,江河呜咽,草木同悲。我们战士都臂戴黑袖章。
军队的战备任务也紧张了,每人除了枪,还发了100发子弹,6颗信号弹,二个手榴弹。晚上睡觉放在枕头边,随时准备打仗。
我们部队奉命调往皖南山区备战。(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从大上海到大山区,真是天壤之别。这里峰峦叠翠,怪石磷峋,深涧悬流……没有高楼大厦,寛畅马路;只有竹篱茅舍,衰草孤村。部队纪律严明,不允许侵占民房。要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自己动手在山坡上修路造房,开荒种地。
由于干活缺少农具,经常要去山下问老乡借。这个小山村名叫蔡家桥,二十多户人家。四周都是高山峻岭,村傍有条大沙河,潺潺流水,碧波徜徉。河边有户人家姓吴,二间石瓦房,军民关係很融洽。家里有个女孩,长的身材高挑,脸上黑里透红,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条乌油油的长辫子。每次我们去她家借工具,她都很热情客气,还拿岀水果招待我们。山上没有水,我们只能到大沙河边洗衣服,经过她家门口时,她看见我,总要抢着帮我洗衣服。我满脸羞涩,不好意思,婉言谢绝。
有天她对我说:“兵哥哥,你能否帮我买二斤白糖,一斤红糖,我嫂子吃中药用”。我说:“可以"。那时计划商品,有许多东西要凭票。我请连队事务长帮忙,买到了送去她家。她要给我钱我硬没有要。
又过了半年,我要从皖南山区调往上海了,连长通知我准备转业。临走前一天,我下山去向她辞别,她妈说素芳今天一大早进山干活去了,要到天黑回来。我很失望,就留下一张照片让她妈转交给她。
七七年三月,我从部队转业江苏油田工作,后来我收到了她一封来信,告诉我她嫂子生了个大胖小子,非常感谢我帮他们买糖。为此,她哥哥给我寄来二斤茶叶,三斤花生。信中邀请我去玩。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满头青丝已成冰霜。每次当我听到有首歌;“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的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我听了总是非常感慨,内心冲满惆怅。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2022年八一建军节,写于扬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