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有着古朴而又幽静恬然的古镇里,我走在蜿蜒千年并泛着光亮的青石板街道上,周围的街面铺市正在演绎着它那井然有序却又纯朴的交易和买卖。对于我这个雨中突访的陌生人,这座古镇似乎没有太大的关注和耐心。偶尔有人从铺市柜台里递过来一束目光,稍做停留后便又收回目光翻看手中的书或者其他什么物什。
如果不走进铺市柜台,来这里你纯粹就是一个旅游观光游客,无人打扰你的观景梦。狭长的街道、悠闲的生活、建筑的典雅、古朴的民风,让你似乎穿越千年,行走在时空的长廊里。我惊叹于在以时尚引领都市生活潮的今天,古老而又充满浓郁风情的浦市,日子在时光静好的慢生活中悄然流转。远没有一些新晋都市的嘈杂与浮躁,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将古镇浦市涂抹上一层庄重而又神秘的色彩。
这是晚春的一个午后我来到湘西酉水河畔浦市古镇的纯朴印象。阴沉的天空中飘着毛毛细雨,江南的雨丝总是让人有清新而温柔翩然的美感。那挤满整个空间的细雨就像银丝一样飘飘洒洒地挂在这个有着古朴诗韵的古镇天空里,更加让人充满了一些神秘的感觉。这些似烟又似雾的细雨,轻柔抚慰着小镇那沧桑悠远的历史,也把古镇周围的群山侵染得翠绿而氤氲。流经古镇的酉水在细雨的映衬下,就像一位温情的少女微波荡漾且情意绵绵地缠绕着古朴而富生机的古镇。
浦市的夜是静谧而富有想像力的。当夜幕来临,古镇小巷里的灯星星点点,把夜色笼罩在一片扑朔迷离中。走进小巷,各家铺面依然在各自忙碌着他的生计,那到处都是的米豆腐店面,正在招揽着他的生意。那刚出锅的米豆腐诱人香气逶迤在夜空里,撩拨着你的胃口。古朴而幽静的浦市用他特有的方式,让你感觉到浓浓的生活气息。
古镇以少数民族居多尤其是土家族为主,清澈见底的酉水河孕育和滋养了勤劳纯朴善良的土家人,把一部厚重而有神秘色彩的土家文化写进了历史的书本里。在这个有着阴雨霏霏的午后,信步在古镇的小巷里,连天的阴雨不但没有影响到我对于古镇的探秘,相反却给我增加了对于古镇建筑艺术和人文底蕴,在细雨中时隐时现的朦胧美感,似乎那千年绵延至今的盘瓠文化,以及婚丧嫁娶要哭嫁跳丧那独特的“哭办喜事、笑办丧事”的民族特色,也因为有了阴雨的感染而更富神秘色彩。而那高大气魄、布局对称、雕刻精美、古朴典雅、结构紧凑、功能齐全的二进八字开门,内有三进或四进,正面为三层并连,以青石青砖建造,门额以条石构筑的浦市民居建筑艺术,在细雨的飘摇中,更加显得庄重沉稳而富有震撼性的艺术魅力。
这是湘西位于酉水之滨的一幅水墨画,古老的浦市在这幅画里一直是它浓墨重彩的画眼。那一排排古朴的吊脚楼矗立在时空的长廊里,把这个有着千年古韵的浦市,涂抹在精致而又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画意里。小巷依然是幽深的,那经过多年风雨剥蚀的民居上,有着岁月雕刻的痕迹。铺在小巷上的青石板细数着游人晃动的脚步,以低沉的姿态仰望着游客专注的眼神。
踏上古街,走在这历经悠长岁月洗礼过的青石板上,周围铺面里琳琅满目的织锦、服饰、银器、木具等民族特色的物什铺眼而来,让你有种置身于土家族恬静悠然而又质朴的文化氛围里。邻家手摇脚踏的棉花机在吱吱做响,把土家少女的情怀密密麻麻地织进色彩斑斓的挎包、壁挂、手巾、床帘里。这土家族少女用灵巧的双手和梭子弹奏出的爱情信物,织满了闺中少女怀春的秘密,牵挂着多少土家少年痴情的守望。
前段时间与友人探讨“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时,我曾就此认为,我眼前的苟且就是老家表哥一直向往的远方,而相对于在外流浪打拼的我来说,曾经生我养我的故乡,在渐行渐远的日子里已经成为我梦里的远方。脚踏浦市这片热土,一种古风瞬间浸入骨髓,恬淡而幽静的生活情调,正好可以洗濯粘附在都市滚滚红尘里的污垢灵魂,让心性从容入世清淡出尘。古镇浦市的厚重和包容,纯净和豁达,千年积淀的风土人情,历经时光的雕刻,岁月的洗礼,依然有着永不褪色的深厚本真,这一切的一切,何尝又不是那些生于此长于此,为生活而背井离乡外出打拼的浦市子民梦里的诗和远方呢?
很想看到那些体现土家族图腾和信仰的阳戏、傩戏、摆手舞等,却也因为天气和时候不适宜无法观赏,不过这无妨我对于这个古镇在雨中的细心阅读和探访。陌生的我走进这座千年古镇是需要潜下心来,用真情和热情去拥抱和理解并接纳来自于它厚重的历史气息。古镇的主人没有现代都市人的矫情和浮躁,他们在望向你的那一瞬间其实就把一肠热情递给了你。
有人说:“浦市就是一杯米酒,初来乍到,很难为之所动。但若长居,必会醉倒,醉透,醉得你就像踏着了前世的烟尘”。看来雨中突访而陌生的我要想喝上这么一杯酒,还是需要时间和沟通的。幸好有朋友在湘西驻点,下次重访要他备下老酒,到那时再把盏酋水河畔,以观阳戏、傩戏、摆手舞的精妙之处并细心体味这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瑰宝。
走出古镇的时候,雨后的山峦云蒸雾绕,久违的阳光怯生生地从树枝间,把它的妩媚温柔地撒在大地上,沉稳而无语的土地便氤氲在这湿气朦胧的宁静里。远处的梧桐花开在河岸,浪漫着夏日的情怀。微风轻轻拂过碧绿的河水,在河水的中央或者边缘某处,荡开层层涟漪,这流转的河水稍作回望,便穿越古桥流向了远方。此时阳光初霁,细雨暂停,江南的初夏在古镇的拐角处,已经随着风儿吹进了古镇。
作者简介:唐臻科,作家,诗人。现居湖南株洲。曾专修鲁迅文学院诗歌高研班、毛泽东文学院第十四期作家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以及台湾、新加坡等地100余家媒体。部分散文、诗歌习作进入年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