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克研究的三个“跳出”
施军
在我的视野里,沙克是一位将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通彻结合的当代诗人,面对他面广量大的诗歌文本,丰富复杂的思想艺术蕴含,我们也许可以对他打个比方,他是那种容身于全球一体化的地球村诗人。研究沙克,需要跳出一些固有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思路。
跳出淮安看诗人。无疑诗人沙克是本土的,地方的,属于淮安,属于江苏,然而从当代诗歌发展看,沙克又不是属于地方的,他归属于当代中国整个诗歌发展史的纵向河流,和着新时期朦胧诗的节拍,一起潮涨潮落,到新世纪和众多诗人一起归来,我们清晰地听到诗人的有力足音。四十多年来,我们也经常看到诗人在不同时期创作与活动的身影,应该以开放的视野来看待诗人的努力、贡献和影响。
跳出诗人看诗人。厚重的《诗意的运河之都》,包括之前出版的诗集,是沙克创作成就的标示,也是其诗人身份的体认。他600多万字的创作成果,不仅仅属于诗,还包括散文、小说以及文学、艺术评论,另外他还积极从事诗歌组织与活动。2017年淮阴师范学院承办的新归来诗人颁奖典礼与学术研讨会的举行,源自诗人的企划和穿针引线。沙克也是淮阴师范学院的兼职教授和驻校作家,他把诗的种子撒到学子当中。以综合性的眼光来了解评价诗人,会有更确切的认识与阐释。
跳出诗集看诗人。从沙克诗集《诗意的运河之都》本身来看,读者会有多重体验。无论是诗人一直追求的“生命、自由艺术和爱”诗的内在价值质地,还是充满意象、隐喻诗的外在表现艺术,亦或是隐含诗中诗人的想象力、观察力、反思性和批判性的个性化人格,读者一定会在历史(如抗战题材的诗)、情感(如《走的人还会回来》《我们家的手》等)、乡土(如《码头银杏树》《浦》等)、哲思(如《希望》《一滴水切入土中》等)多方面有所启迪。然而又要跳出文本,梳理其创作的源流、特点的形成。比如我认为他的创作与现代主义诗歌与戴望舒、九叶诗派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诗歌的地方色彩肯定与运河地缘文化相关,而诗人的反思与批判意识又跟哲学思潮、当代生活紧密相联。单线思维难以阐释沙克的诗歌,我们应当以联系的眼光来研讨他的创作。
(施军:文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文学院教授,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淮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附:沙克诗十首
[希望]
风停了,
我没看过风的样子;
树枝安静不动,
所以风停了。
鸟没叫,
我知道鸟的样子;
有时候它又飞又叫,
像风一样。
我没飞也没叫,
所以我不长翅膀,
我希望自己像风那样。
(1979年处女作)
[一滴水切入土中]
来自大海的一滴水
蒸发到高空的一滴水俯冲下来
切入土的肌肤
使我感到地壳松动身体微微上浮
有如大海失去一滴水时
重心不定一副不舍得的样子
其实大海在接待一滴水时
漫不经心,懒得伸手
使我认清一滴水的存在方式
一滴水,唯有切入土中
才算没有白活
才有更生的依托和机会
(1990年8月)
[一条大河]
一条大河,隋朝的血脉
搀着艳丽的西湖,而纤夫老去
西子的裙带犹在
丝丝连连,环绕我的平原
丝丝连连的水系
浮沉着陶瓷兵马
水手老去,镇水的铁牛犹在
刻着时间的誓言和疤痕
我肩上磨损的部分
是地理和老去的物质
我手中的碑文
在草芥的遗志中返青
而在光荣中流向无穷的
只有水啊,庞大的水系
洗涤我的头颅,这无尽的荒野
我的体形是空空的
陶罐,充满稻麦之香
使大河的女儿寸土寸金
避祛灾难的诅咒
长成慈祥的庄园
我的方向中,大河的关怀
川流不息,这深邃的歌谣
稀声的大音,一刻不停地
撞击河床的双腿
河水与尘土,血与骨肉
构成我年轻的漂泊
当大河流尽平原的祈愿
一场大风之后
一场大雨之后
一场淹没之后
我从大水中站起来
从人群和欲望中站起来
脱落另一种生活,钢筋和水泥
这是过去和现在的结果
是坟茔上青草的情怀
和暴风雨的献礼,教我强硬
而固执,坚守爱心
我怂恿在大河的岔口
血浪腾涌,拨弄出突围的橹声
带着平原和时光冲出去
对准大海,包含大海
(1995年)
[我们家的手]
月亮的里面
伸出你白皙的手
细长的手
冰凉的手
柔软的手
冬天被水浸泡裂开的手
我们家的手
洗衣服的手
烧饭的手
买菜时还几分钱价的手
为我捶背剪指甲的手
一边摸着肚子里乱动的胎儿
一边织毛衣听音乐的手
天天晚上教女儿读书写字的手
为病人调配处方夜班不眠的
药剂师的手
搀老扶幼亲昵小猫小狗的手
拉扯着我们的家
往前走
月亮的外边
我的手
女儿的手
紧紧握着——
今夜,其实没有月亮
只有亡妻那一双好看的手
(2001年中秋之夜)
[走的人还会回来]
春天的中间破了
一半的春天离开
病魔,把刀刃插进好人的肝脏
谁能拒绝呻吟哭泣
谁能微笑三百个日夜
把欲死不能的疼痛掩盖
病房内外,漫步在死亡的指缝间
在跟女儿打了最后一场羽毛球后不久
火焰、圣乐和天使同时升起
无数的花儿将你淹埋
留一粒花籽儿
走的人还会回来
花园里的新房子中
有半个家的孤寂,有生命的缺位
夜晚拖得越来越长
电话、电脑满是指印,菜篮子空空
你的衣帽女儿何时能穿戴
留一件红衣服
在阳光的下面有影子
在清洁的客厅里有朋友
在干净平整的衣服上有我
在饭菜的香味中有你
在一阵拌嘴之后有气
在女儿放学回家总是喊妈妈的傍晚
什么也没有
我看不见你在哪里
你将处处看见我
同代人的苦难到此为止,血溅春天
——还有谁能疼痛着微笑到底
哪还有泪水,平常的小小悲哀
我的躯体空空
回荡着溅血的声音
我的躯体还会被充满
女儿捧着花儿还在
( 2001年中秋之夜)
[扫帚眉的遗产]
——怀念从抗战过来的爷爷
穿长衫的人腰里别一把手枪
扫帚眉下的眼神
吓得着学童,烧得着太阳旗
教棒敲打光阴里的懒鬼
手枪射击来犯的魔鬼
战争和争斗,冷硬剧场
演绎冷硬的格调,忘我而不忘仇
阴风暗箭穿过他的里里外外
惹了他枪的人不得好过
七十年代,他死后十年
淡忘他面孔的一个小学童刚记事
摸玩他的旧枪套
从铜扣的反光中辨认那付扫帚眉
脑袋里一会闪出斗士
一会闪出老师,一会闪出公务员
一会我的目光
清晰起来,柔顺起来
那是我奶奶的丈夫
是我父亲的父亲,是我爷爷
我觉察到扫帚眉周围的复杂年轮
像两把砍刀聚集着
枪弹与和平的多重血光
残酷、炙热,带着深邃和温情
深邃和温情被我接受
随着时钟的滴答增添了意味
这一份遗产使用不尽
这一付扫帚眉锁定我一生的秉性
书写着生命、自由、美和爱
进行着生命、自由、美和爱
(2009年)
[复仇记]
——怀念一位抗战的叔祖
敌人被绑在那里
他走过去
一百米射程内不开枪
他想起遭受的屈辱
继续走近
五十米射程内不开枪
他回忆敌人的罪恶
走得更近
二十米射程内不开枪
他考虑对敌人说些什么
五米距离他不开枪
他看到敌人恐怖哀绝的神情
站到敌人面前他不开枪
他把枪口对准敌人的脑门
敌人闭上了眼睛
复仇者说:
我可以在一百米打死你
你害怕了
我可以在五十米打死你
你忏悔了
我可以在二十米打死你
你绝望了
你我可以在五米打死你
你等死了
我可以面对面打死你
你已经死了
我不用开枪了
我从不对死人开枪
(2010年)
[深刻的地方]
一块田里,种着爷爷和奶奶
一条路下,铺着父亲和姑姑
一个墓园中,妻子的体温还没散尽
这是从我没有出生时
从我儿时少时开始的牺牲
这些都发生在一个地方
我生在外城,打这里栽下童年
是苦是福,我都用时间的肩膀扛着
现在我摸着鬓角的一点白霜
想到了母亲远在外省逐渐老去
身边的女儿就要长大
埋葬着这么多家人的地方
在我的体内怎能不深刻
你还要我什么
除了母亲和女儿
我都给你,只要你让我叫你家乡
我的命……也给你
只要你允许我称呼你
家乡
(2007年、2010年)
[码头的银杏树]
想
通过一棵八百年前的银杏树
了解古镇码头
不可能
它每年缔结的白果少于镇民
坠地的总数大于一县人口
露着糙裂的皮肤
粗壮的断枝的表象
把喜怒、内伤往深处包藏
微风细雨中
它的眼神在两片青叶上放光
一群人围绕它
打量着,猜测着,说故事
先秦,淮阴
韩信,漂母
却不便谈论主人——辞赋家枚乘
两片青叶落向半陷进淤泥的汉瓦
引来水牛、白鹭
为我解析那一身树语
全无华丽辞藻、人生比喻
它以为我才是它的知者和信者
能够从淮水中打捞积蓄
文韬武略,包括
早它一千四百年的楚汉恩怨
(2016年)
[浦]
从黄历的流波中,捏出
吉光片羽,辨认乾隆爷的字
那个把一点写在一横下面的:浦
它刻在浦楼的石座上
为行舟护航,为望眼所惊疑
狭长的洲,前朝的前朝
截留下来的一只辫尾
被野芦簇围,被枫杨、皂荚、泡桐
被二十多种灌木乔木草芥遮掩
楼顶的笼灯红出十里以外
这里只说野芦、槐和垂柳
鹧鸪爱食野芦根下吸附的毛虾
白鹭爱抓着柳枝过宿
爱槐花蜜的书生不如爱一个
故意把一点写在一横下面的字
浦:南船接北马的驿站
康雍乾三代下江南的御码头
五十万众生的河道、漕运总督之埠
吴棠升擢吟饮的淮扬菜之都
皇恩浩荡,把一个点写成石头
压服水灾和祸害
洲子头的戏亭里悠出了拉魂腔
曲里拐弯下不了扬州、苏州、杭州
去得了苏北、鲁南、皖东北以及豫东
淮人念旧,被改造的字从折子戏里发散
接成风土水系的网
接成手绢与淮河,竹板与沭河
小锣与灌河,小鼓与盐河
以及三弦琴与黄河
花褂子与泗河的众流、众愿之网
拉魂腔感应皇恩浩荡一个字
把一点写在一横下面的:浦
爱狭长的洲,野芦、槐和垂柳
爱鹧鸪嘴里弹动的毛虾,白鹭的夜
不如爱槐花蜜里故意的浦
(2017年)
沙克,书写者,言语者。60后,生于皖南,居住江苏。历任多家媒体杂志编职,高校兼职教授,北大访问学者,政府、教育及文艺机构顾问等。现从业于文艺研究、文艺编辑及文艺协会。文本有诗歌、散文、小说和文艺评论等。获得过多项全国性文学奖和文艺评论奖。兼任中国文联主管的《中国文艺家》杂志社副总编辑、艺术总监。
《南方诗歌》2021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1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2-3月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4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5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6月总目录
“崖丽娟诗访谈”:蓝蓝|进入诗歌的想象力就是进入文明
“崖丽娟诗访谈”:敬文东|新诗必须拥有它的自我意识
“崖丽娟诗访谈”:冯晏|写诗是对揭示和隐藏的辨认
“野外诗社”山 叶:警戒线
胡赳赳:湘中山水九章
“四川诗人“王小阁:向星光取暖
“四川诗人”易 杉:树的第三人称
“四川诗人”卓 兮:风吹过我们的时候(组诗)
“四川诗人”王国平:梦呓的人比我更清醒
“四川诗人”陈维锦:雨在窗外,开金属的花
“四川诗人”蒲小林:石头记(组诗)
“四川诗人”杨小娟:时光下的温情(组诗)
“四川诗人”田小田:那时的蛙鸣
“四川诗人”辛夷:一位叫芦花的姑娘
“四川诗人”雪馨:我并非为了某个抵达而去
“四川诗人”林兰英:我的江湖(组诗)
“四川诗人” 步钊:用一朵玫瑰就可以抗拒人间的寒冷
“四川诗人”陈小平:必须理解纸张的重量
“四川诗人”李自国:神灵载着石头飞翔 (组诗)
“四川诗人”吉树奎:山里简笔(组诗)
“四川诗人”绿袖子:而此涉有声,有水,有念
“四川诗人”凡 羊:乡村风景(组诗)
“四川诗人”邓翔:你的水中游着舒伯特的鳟鱼
“四川诗人”老房子:蜀乡走笔(组诗)
“四川诗人”刘月静:望远山
“四川诗人”文佳君:故有眼(组诗)
“四川诗人”茶心:将多余的水份都挤出来
“四川诗人”梦茵:今夜,请关闭月亮
李之平:北疆的流水
姚 辉:与父亲有关(组诗)
蒙 晦:墨水知道血的配方
骆家 译:科尔恰金的诗(13首)
梁雪波:裂变的花冠
“品鉴”:楼河&刘南山|演绎的愉悦
江 非:在银河系(12首)
傅元峰:比喻颂
野桥:这是一场还要持续很多年的修炼
殷龙龙:后颈的天空
远人:我从未进入过的万物深处
丛峰:在时间中塌陷
李树侠:我在无边的美里走动
羊依德: 我看管的两滴水(组诗)
许梦熊:乌伤回忆录
“90℃诗点”:臧棣&张媛媛|重新为时间命名
“90℃诗点”:张媛媛&陈润生|愤怒、绝望与悲悯
沙克:倒下去,站起来(组诗)
育 邦:最后的隐喻
秦立彥:用身体保护着那一点寒冷
刘振周:对一本诗集的阅读
石 头:枯枝集
李振: 接受冬天最后的寒气
刘春:荒芜之诗(10首)
苏龙:梦见大海的模样
许桂林:想你们,从春天到夏天(组诗)
文西:未来的人群(组诗十首)
胡游:迷失在头颅盛开的瞬间
"风云会“:廖伟棠|给肉身的留言
陈星光:惶然录
苏勇:为死去的人寻路
黎二愣:我想看(组诗)
马叙:我愿意看到你们在爱,在沉溺,在分手(组诗)
蓝马:秋天(五首)
成婴:还是要坚定不移祝福人间
沈健:被禁止的符号(组诗)
秦晓宇:连月亮也不自由
“品读经典”以薇|重与轻:试论阿什贝利的诗学艺术
汗青:东风成了会吐丝的神
“尚新”|张德祥:沙克的独创性语言风格和坚韧人格精神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