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归来》节选
作者:王余昌
朗诵:张天云
2018年3月28号,20位志愿军烈士的忠魂回到了祖国。在烈士的遗物当中,一支钢笔的笔帽套在钢笔的后端,这只锈蚀斑驳的钢笔告诉人们,它的主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书写着什么?
那是68年前一个深秋的夜晚,一名随军记者带着这支钢笔跨过了鸭绿江。他用钢笔记下了汉江边那50个日日夜夜;记下了上甘岭的血肉拼搏;记下了黄继光高喊着:为了祖国!

一块弹片撕裂了他的血管,他紧握这支钢笔没有撒手,他想用它再多记一下点儿什么?他想告诉人们:我们不能后退!因为身后就是咱们的家,咱们的国!落后就得挨打,落后就得血流成河啊……!
这是197653位烈士的忠魂在呐喊!快点儿强大起来吧,我亲爱的祖国!

恍然之中,我似乎看见那钢笔的主人向我走来。他是那么的年轻,那样的鲜活,他是一位还不到20岁的小伙儿。他跟我讲,战争真的很残酷!眨眼之间就会阴阳两隔……
他说:"他想家!想娘!想吃家乡的小鱼儿炖豆腐"。他说:"今天祖国接我回家,我要用这支钢笔写一封信给妈妈。告诉她,我们的祖国从此不再有悲伤;不再有饥饿;不再有屈辱;不再有战火!"。

告诉妈妈,今天的祖国让世界瞩目;今天的祖国如一轮红日喷薄。此生无悔入华夏。若有来世,我的户口还落在中国!若有来世,我的户口还落在中国!!


作者简介:
王余昌,1950年出生,从事表演艺术近五十年。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理事、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艺委会委员、辽宁朗诵家协会副会长。曾在多部话剧及影视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塑造出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并多次获国家及省内大奖!多年的演出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作出电影剧本、数十个小品等多项文学作品。近十年来潜心诗歌创作,由其创作并演出的大型叙事组诗《红色记忆》、交响诗画《我们走在大路上》《旗帜》等,被誉为是近年中国诗歌的一个收获。2015年携原创作品《今夜星光灿烂》《不该忘却的数字》《山谷里的回声》参加全国第四届"夏青杯"朗诵大赛登顶折桂勇夺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