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心声
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璀璨文化的瑰宝。诗词之美在于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诗词是凝固的旋律、智慧的乐章,是祖先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更是诗人用情怀和睿智筑起的韵律长城。时有尽而智恒远,是爱的凝聚;文有尽而意深远,是美的享受。诗词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对诗词的再创作的真情流露,是用心仔细品味作品后,通过字正腔圆的语调、抑扬顿挫的旋律、真挚饱满的感情、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出原作的思想和艺术美感,不仅能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能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云超天
书怀献给党的生日
张文豹
江山锦绣赖群英,党带黎元阔步行。
善政安邦谋国是,躬身建业策民生。
乡村免税农家富,贸市开源货贾盈。
反腐倡廉勤务实,高歌热舞赞忠贞。
夏日银川
赵春光
大漠长河美贺兰,楼台水网换新颜。
葡萄入酒诗中客,枸杞当餐世外仙。
飞瀑穿峡浇果稻,流云卷雪照山川。
凤城一览长相忆,漫笔挥书锦绣篇。
泾源白云山
白燕
兰草芳林满壑翩,玉山秀水绕峰巅。
流云恣肆横天际,菡萏娇羞竭力妍。
红染东坡千色醉,绿幽西岭万花燃。
今随蕤意心儿舞,明梦含香韵味绵。
时代楷模黄文秀
刘成
大学毕业不留城,偏向穷山僻壤行。
入户挨家详建卡,架桥修路总关情。
青春格定扶贫道,高品风扬致富程。
凶猛洪魔夺命后,寨村悲痛唤英灵。
咏暑
冯忠刚
夜深多露好寻凉,暑假无风夏日长。
碧水蛙鸣穿绣户,紫宸雀噪倚雕梁。
烟含柳幕半帘影,藤绕花茵一院香。
谁念酷蒸高热烤,果蔬来制降温汤。
伏天吟
吴茂江
伏至金乌射烈光,山川草木见枯黄。
农夫地畔来回急,野鸟林中出入忙。
愿海生风驱燥热,祈天降雨赐清凉。
心诚诸事皆如意,夏祝秋冬谷满仓。
宁夏硒砂瓜
邓万斌
五月暖阳修地垅,栽苗滴灌防虫鸦。
辛勤耕种心中梦,无怨耘耛足下沙。
银叶沐光凝硕果,甜瓤解暑品奇葩。
荒原砾石脱贫路,宁夏扬名致富瓜。
战马碑
宣民庆
西风淡月冷雕碑,烽火当年草上飞。
九死汗功终未表,一蹄艰险化轻灰。
行天大道兵心仰,埋骨忠诚我泪垂。
血染旌旗堪壮烈,精神气鼓战魂归。
晨起丰台花园见歌手
赵传法
晨练凭身自选优,忽闻高处亮歌喉。
不随大众翩翩舞,偏任清音袅袅柔。
人若无烦心外露,家如有喜口中流。
今生恰遇康平世,骚客抒情用力讴。
午后雷阵雨
徐和
霁后初晴岭透光,一时暑热降温凉。
谷含虹带收残雨,波映鸥群戏懒阳。
菡萏香销星月渺,鸳鸯愁起水天茫。
凭栏望夜飞鸿客,萤火催人入梦乡。
黄羊古落村
秦瑞娟
昔日古村落,今朝景色牛。
鸡啼柴屋静,鸟啭枣林幽。
挥响钱鞭舞,端来寿面筹。
炕头猜酒令,一醉解乡愁。
夏日观荷
薛锋
一水平铺翠盖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娉婷俏立犹遮面,知是仙姑欲弄箫。
雨后
郜明锋
雨过天晴万物新,荷花半露不沾尘。
轻风几许爽心意,恍若蓬莱一梦真。
最高楼·题河套王酒
范春荣
阴山下,河套溢春壶。潋滟醉穹庐。迷蒙蒙地东坡问,爽歪歪地玉山扶。转乾坤,消块垒,会仙姝。
正馥郁、浓香儿袅绕。更堪抵、月牙儿弄巧。挥赋笔、渺群儒。衔来淖尔三分秀,闲庭煮就配莼鲈。且饶他,风雨疾,任狂疏。
(此词获得全国河套王杯诗词大赛优秀奖)
沁园春•过瞿塘峡白帝城怀古
马利明
拔壁吞涛,裁云劈浪,截雨浇荒。望岚环白帝,巍峨隽秀,水旋滩瀑,涛险流觞。横跨高山,纵牵川鄂,雄伟瞿塘控大江。观开闸,似奔腾万马,踏浪飞缰。
峰峦叠嶂悠长。忆古圣、武侯谋拓疆。叹七擒孟获,千秋史载,六离祁岭,万古哀伤。先主遗孤,忠心可鉴,鼎立三强日月光。俱往矣,正今非昔比,盛世辉煌。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坻.屿.堪.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凄清很少有人来。使人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可久坐,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开了。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随从我的人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赏析】
全名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全文193字,用移步换景、特写、变焦等手法,有形、有声、有色地刻画出小石潭的动态美,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文章 对潭中游鱼的刻划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空明澄澈的程度和游鱼的形神姿态,其生动传神的笔触、绘声绘影的手段,令人叹为观止。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作者: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创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主办:宁夏银川黄河诗词学会
本期作者:张文豹 赵春光 白燕 刘成 冯忠刚 吴茂江 邓文斌 宣民庆 赵传法 徐和 薛锋 郜明锋 秦瑞娟 范春荣 马利明
本期朗诵:谢传明 张宝莲 陈银兰 何玉华 夏丽 丁建华 张淑华
本期制作:张淑华
作品来源:选自黄河诗词朗诵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