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回到高考重塑命运的上世纪80年代,一个历史老师的到来,能让一个每年高考录取只有个位数的普通城市中学上升到高考录取百位数,这是多么轰动的名师教学效应呐,而历史科目并非语文和数学一样的重点科目,而这位历史老师还带过语文科目,地理科目,可见这位历史老师的文科学识是全面的,教学方法是神奇的,和学生同吃同住,关爱学生也是极致的,如同对待自己的子女,推荐学生的高考录取是用心的,推荐学生的就业也是不遗余力的,把一个教书育人,成绩斐然,不是教育家的教育家的光辉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试问:那时的特级教师有这样好的教学成绩吗?回答肯定是不一定。虽然教学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培育成才更是多方面的因素促成。
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民族兴旺,文化传承,教书育人,中华民族太需要曹老师一样的非教育家的教育家了。
“北大被打成右派的就有699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和一把好牌,而是打好一把烂牌”。
我经百度检索,“反右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7年发起的第一次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大型政治运动,主要结果是给空前大量的人确定“右派”身份。在当时的形势下,对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反击是正确的,必要的(关键词,进攻-反击-正确-必要),这对于分清大是大非,稳定新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稳定制度-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对1957年春夏的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又采取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形式,在全国开展了一场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致使反右运动严重扩大化了。一大批忠贞的中共党员,有才能的知识分子、有长期合作历史的民主党派朋友、政治上不成熟的青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他们被下放进行劳动改造,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他们蒙冤受屈22年,许多右派分子落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悲惨境遇,使他们不能为国家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反右运动的扩大化,造成了极为不幸的社会和政治后果,从此使中共党内的“左”倾错误和骄傲情绪与日俱增,明显膨胀发展起来,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绝大多数被错划的右派分子都得到了平反,当时是以“拨乱反正,平反昭雪”的方式进行并完成的。
“右派分子”虽然从此成了历史名词,但“右派分子”当中绝大多数从历次政治运动中“死里逃生”的知识分子,已被世人所公认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社会良心的典范,学人人格的楷模。
这就是过往的历史。
新中国的建立,开天辟地,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政治经济体制上的探索尝试是一种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在全国人民高涨的热情和激情下,不是这方面搞过头,就是那方面搞过头,不是让这部分族群受伤,就是让那部分族群受害,更有让全体人民共同受害的衣食不继等问题。反右扩大化造成的严重的后果,是中华民族的内伤,在内伤已成既定事实的前提下,是在内伤中恐慌、焦虑、愤怒、悲伤至死,还是在庄敬自强中愤然而起?这是对人的灵魂的另一种拷问。北大被打成右派的就有699人,难道个个都像曹老师一样凤凰涅槃成为了不屈的灵魂吗?一味地抱怨指责,于生命有任何的进步的意义吗?
“所有的苦难都不值得赞美和称颂。就像所有的贫穷和悲歌都不值得赞美和称颂一样。以此激发我们对苦难和悲歌的反思和警惕——我们不要如此的苦难和辉煌”。
多么直击灵魂的发问,多么振聋发聩的反思,这才是站在历史长河里,时代的制高点上,对社会发展中严重的错误问题的深思,深沉有力,彰显智慧,与那些肤浅的“文革”伤痕文学作品仅有痛苦的呻吟,和历史漩涡中挣扎的灵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文哲之高,当下立见。
最后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每届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常用的“同心同德,团结一致,锐意进取,顽强奋斗,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主题,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心聚力、继往开来的共识和号召集结于此,与各位看官共勉。
凯旋,甘肃永登人,八十年代于师范学院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藏教育事业,先后在自治区教育厅、工商行政管理局、外贸系统工作,后下海自主经营。严谨,自律,勤于思考,善于学习。自诩为布衣天子!
阅读《白银教师曹兆海》原文,请移步至“陇上风情”微信公众号或百度搜索。
